大学生创业规划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理路

2021-11-30 13:04申思达滁州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规划大学生

申思达 (滁州学院)

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规划应当更加鲜明、聚焦、精准,将其作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达致创业规划应有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凸显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规划的极端重要性。创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价值意蕴并非单一向度,而是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的丰富形态。只有认清并遵循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在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创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作用特点和影响方式,才能实现大学生创业规划内涵式、高效化发展,从而激发大学生开拓进取的意识,推动大学生向着创业梦想的目标不断奋斗。

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必要性及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涵也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延展。大学生创业规划需要根据时代提出的要求,深刻把握其重要特征,掌握其内在规定性。在此,必须深刻认识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必要性与基本特征,为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筑牢基础。

(一)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涵

古有“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今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业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大学生创业规划则是提升创业能力的有力支撑。大学生创业规划是一种创业教育,具有多个层次,通常是围绕某个具体的事项或者一定的项目来进行分析论证,主要是以案例、样品、实物等方式呈现。项目可以是具有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可以是创设某种合乎市场需求的职业。大学生创业规划培养的是创业素质,涵盖的行业非常广泛,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

(二)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规划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正如总书记所言:“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2]。”基于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创业规划促进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直面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困惑,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并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中的现实问题给予有效解答。为此,理直气壮地做好大学生创业规划工作,帮助大学生具备创业理念与信心,促进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三)大学生创业规划的重要特征

一是示范性。大学生创业规划具有重要的表率与示范作用,所谓“见贤思齐、见微知著”,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与社会创业氛围是共通的,具有外部性与外溢性的特点。二是持久性。大学生创业规划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大学生创业规划不仅仅是固态的观念与制度,更加是动态的标识与符号。无论岁月的流逝,大学生创业规划都以一种无声的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浸润着大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持久地发挥着创业引导的重要作用。三是导向性。大学生创业规划可以激发与生成个体创业激情,促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创业品质,具有鲜明的创业意识导向性功能。四是创新性。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创新性特征是指善于融通各种现实资源,不断推动方法与技术的创新,让创新为大学生创业规划提供深层次滋养,注入生机活力。

■大学生创业规划的价值意蕴

作为一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践理路与制度安排,大学生创业规划把信念、梦想、情感、境界等价值意蕴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相关联。基于大学生创业规划视角来阐释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需要以鲜明的价值意蕴把握大学生创业规划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明晰科学指引。

(一)坚定大学生创业信念

总书记指出[3]:“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把握与理解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功能意义和理论旨趣,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指明发展方向,持续发挥大学生创业规划的价值功能与信念导向。大学生创业规划强调坚定青年创业信念和用创业梦想润泽青年信仰,深刻阐明了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旨趣,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指向,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丰富大学生创业内涵

大学生创业规划围绕时代主题、紧扣时代特征、把握大学生发展特点,科学谋划设计大学生创业工作,不断丰富着大学生创业的内涵。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规划必然伴随着市场需求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跃升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彰显着大学生创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关联性。在实质的层面,大学生创业规划凸显出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追求,塑造着大学生创业的报国之梦,成就着大学生创业的贡献之梦,开创着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之梦,打造着大学生创业的世界之梦。

(三)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

大学生创业规划精准切入创业能力提升的情感意识中,丰富并延展了创业能力提升的情感内涵。大学生创业规划与创业情感空间无缝对接,使得大学生不断焕发出新的创业激情,从而生成创业能力提升的情感动能。通过创业规划能够营造增进大学生创业激情触发的现实感知空间,使创业能力的提升更加坚定、充盈、持久。在此基础上,通过借助大学生创业规划,可以打造一个更具感召性与说服力的创业热情迸发空间,为促进创业能力提升打开一个新的情感窗口,从而更好地激发创业激情。此外,大学生创业规划从具体的创业目标预期中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动能,促进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忠贞不渝、持续奋斗,养成铁一般的坚强意志与风雨无阻的高贵品质。

(四)提升大学生创业境界

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容必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一步地丰富与发展,在中国梦的不断指引下,大学生创业规划能够更加地明确目标导向,增强创业发展的前进动力,实现以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创业水平伟大飞跃,不断开辟大学生创业的新路径、新领域、新境界。从具体的形态分析,大学生创业规划将青年创业要素具体化,并且在现实具体深处,青年创业梦想需要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理念与内涵来阐释、丰富、拓展与落实,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水平与质量。

■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实践理路

科学思想与创新理念是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先导,全面深刻领悟大学生创业规划的价值意蕴与精神内涵,并运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牵引、相互促进,不断拓展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的新局面。

(一)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规划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印刻在大学生创业规划的蓝图上,是深入破解大学生创业规划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症结的内在要求,表征着新发展理念与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在互动与深层共鸣。新发展理念丰富了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容,通过秉持创新、绿色、共享的大学生创业规划理念,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彰显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科学性,不断提升其时代层次与发展境界。为此,需要运用新发展理念厚植土壤,凝聚价值共识,为大学生创业规划提供发展导向性,建构起创业规划的价值准则、逻辑架构与现实进路。通过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推动大学生创业规划的机遇把握、战略制定、道路选择,为创业规划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二)用系统性思维化解大学生创业规划困境

系统性思维是大学生创业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应有的现代思维,是回应大学生创业规划发展困境、破解创业规划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创业规划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思维侧重的是“多”的思维,是“整体”的思维,是系统联系、整体优化的思维[4]。对大学生创业规划进行系统化的思考与研究,凸显将大学生创业规划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用系统性思维化解大学生创业规划中的关键性问题,促进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理性化。概而言之,从系统出发,发掘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内容深度、追寻大学生创业规划的逻辑理路[5],用鲜活的案例打动学生、以深厚的创业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远大的理想感染学生,真正实现大学生创业规划达其效、观其行。

(三)用项目式推动大学生创业规划向纵深发展

项目式是将大学生创业规划具体项目化,依托项目式形成具体的实践指向,把大学生创业规划与市场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推动大学生创业规划内涵式发展[6]。大学生创业规划离不开市场,需要对产业市场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在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全过程中,项目式发挥着“领航员”“牛鼻子”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创业规划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精准挑选大学生创业规划项目,让大学生创业规划与产业发展零距离对接,克服大学生创业规划过程中的盲目状态,不断拓展大学生创业规划的视野境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创业规划的自觉性与主动性[7]。

项目式让大学生创业规划从表层走向深层,促进大学生创业规划精准切入产业市场的关键节点,从根本上把握住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现实着力点,为大学生创业规划提供坚实的有效载体。

(四)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示范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中涌现出众多“创业典范”,其生动实践呈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直抵大学生内心最深处。让大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得到创业灵感的启发与创业精神的体悟,从而释放出多米诺效应[8]。榜样带动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辐射力量必然是巨大的。高校需要从程序设置、内容延展、宣传引导和制度建构等维度强化激励意义,建构创业价值表达机制,为形成创新创业风气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撑。同时,需要将成功案例鲜活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让大学生从令人敬佩的真实案例中汲取创业规划的思想精华,彰显富有时代气息的大学生创业价值鲜明导向。

(五)充分发挥协同在大学生创业规划中的独特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9]。协同理念改变以往片面、零散、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蕴含着全新的大学生创业规划理念,从而构筑起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现时运行形态与未来发展之势。协同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离不开协同的力量及其机制支持。用协同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提升,就是要通过协同方式形成合力,以多方力量共聚、多种资源共享、多种方式共用等优势助力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形成实效。在深层次上,应当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协同发力破除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瓶颈、用协同生成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动力、让协同产生大学生创业规划的聚合力。

(六)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宣传引导

新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创业规划的宣传教育提供了全新场域。新媒体技术通过精准性、便捷性、即时性等科技优势打破时空阻隔,有利于深化认知,促进深层次的大学生创业规划实践认同[10]。因此,需要科学把握新媒体技术宣传教育的功能优势,促进大学生创业规划的话语体系现代化转换,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教育效应。首先,通过视听化的动态呈现、情景化的叙事表达、互动性的认知接受,实现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传播引导的最佳效果。其次,凭借新媒体精准传播,强化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的传播教育策略,注重精细化、精准化[11]。最后,通过充分了解与分析不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个体禀赋,根据大学生的知识背景、性格习惯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传播内容与形式,使得大学生创业规划建设传播的方式更加贴近微观个体的现实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规划能够精准有效建构。

猜你喜欢
规划大学生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凸二次规划及线性规划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