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 模式下审计专业数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1-11-30 13:04崔君平赵敬文盛美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智化课程体系案例

崔君平 赵敬文 盛美琦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审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现如今是“大智移云”时代,“互联网+”的思潮深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数智化变革对审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要进行思维革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高校必须深刻意识到大智移云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打造“大数据+审计”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高校培养这种拥有双重专业背景的人才存在较多困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打造、学生能力培养、实验环境支持等方面都需要突破难关。

■高校审计专业数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一)课程体系需更加完善

目前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作为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的支撑,需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编写特色教材及案例、充实行业案例与数据、构建大数据审计专业方向考核评价机制。

(二)师资队伍需调整结构

一方面,既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老师较少。在此情形下,需要尽快加强大数据审计师资队伍建设,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是由不同专业教师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在“大智移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只要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无论是审计专业教师,还是其他专业教师,都可以进行大数据审计教学。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要不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来持续弥补。

一方面从教师年龄层次上看,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都是师资队伍中不可缺少的。总体来说,当前很多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总体创新能力较差,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数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青年教师往往学历较好,思维更加灵活,但是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高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培养更多了解数智化审计实务的双师型教师。在引进师资人才时,高校的思路应该更加开阔,不要过分看重学历和职称,轻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吸纳来自于企业的兼职教师,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扩大对兼职教师的招纳比例。

(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偏弱

大数据审计专业方向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有意识地去研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并吸纳,深入调研西方国家领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不断的向先行者学习提升自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当前,一部分审计专业教师思想较为守旧,重视理论,较为轻视实践教学。

(四)和智能化结合的环境条件不足

很多国内高校的实验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相比于国外一流的实验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实时互动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智能审计课程对实践教学场所的软件和硬件不同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鉴于大数据条件下的审计需要云计算的支撑,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并不能满足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要求。

■基于CDIO 教学理念的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1)懂业务:培养的学生要熟悉审计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掌握审计实务的应用场景,掌握审计准则及职业道德守则。

(2)会管理: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把职业操守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审计知识、确定审计策略、提出具体审计计划。

(3)能分析:学生要能够学以致用,灵活地将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审计实务,掌握数据分析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4)用工具:熟悉常用的审计分析工具,了解工具应用逻辑及使用方法。

(5)善决策:能够将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并展示观点,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展现,从而培养出可以熟练运用大数据工具、为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的大数据审计人才。

(二)构建大数据审计教学平台

打造“数智化”课程特色,课程建设应结合信息化技术在大数据审计业务中的实战应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审计业务,探索会计数据的内在联系,挖掘审计业务潜在价值,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新形势下审计技术及审计职能的转变,用创新的审计视角应对未来即将进入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包括数据挖掘技术、云服务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等大数据审计工具。构建大数据审计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行审计大数据实验。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升华为应用能力,满足现实审计工作的需要。

中职会计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案例的方法落实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精选案例,抓住案例的重点内容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案例库,选择其中较为典型、实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折扣销售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较为典型的案例:某金店的老板在节假日推出了八五折促销活动,让学生判断金店的促销手段是否合理。这个案例贴近生活,并且符合教材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讨论热情,还能引发学生关注更多生活中的纳税问题,使他们积极思考。在案例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发掘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针对不足提出建议,以提高学生对具体业务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三)采用CDIO 审计教学理念

CDIO 审计教学理念,就是引导学生构建相关教学项目进行实操训练,从而让学生通过完成案例项目,达到团队协作,并完成任务构思(Conceive)、流程设计(Design)、目标实现(Implement)和项目运作(Operate)。该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型和综合型培养。

工程教育首先提出的CDIO 理论,但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教育改革指导意义已不限于工程教育领域,在商科的实践教育改革中,CDIO 理念也被广泛应用,如会计、审计的实践教学改革。基于CDIO 理念愿景,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如下特点的新时代大数据审计人才:掌握跨学科知识,且能够活学活用,针对审计项目,能借助一些数智化分析工具,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审计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完成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准备、实施与终结,为形成审计意见提供支持的专业人才。

(四)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路径

1.促进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升级

高校必须深刻意识到大智移云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打造“大数据+审计”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高校培养这种拥有双重专业背景的人才存在较多困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打造、学生能力培养、实验环境支持等方面都需要突破难关。要大力促进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升级[1]。

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既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又熟悉实务工作的“双师型”教师是高校的财富,应当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甚至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在引进师资人才时,高校的思路应该更加开阔,不要轻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吸纳来自于企业的兼职教师,是不错的选择,扩大对兼职教师的招纳比例。建设和锻炼“双师型”队伍,有助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通过校内大数据审计实践基地,教师不仅可以直接在校园内进入工作现场锻炼,同时还可兼顾学校教学工作,让实践操作技能切实达到较高的水平。

3.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1)打造精品课程体系。着力建设一批专业核心课程、核心通识课程,推出一批跨学科专业课程、大数据与专业融合课程、仿真模拟实验实训课程、校企共建课程,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质课程。

(2)精品课程体系离不开高水平优秀教材作为支撑,需开发打造一批大数据审计课程特色教材。

(3)推新课程形式,在线教学模式受众面广,对于一些专业核心课,可以开放优质在线公开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

(4)建设财务大数据基地。为打造一流高水平课程,需要建设大数据审计实验室、大数据案例室、研讨室等,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4.促进学科建设、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体系建设

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评估定性、定量评价机制。根据国家“1+X”证书政策,院校与专业协会一同进行专业认证,为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

5.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课程体系

“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在审计学专业原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优化调整,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战略思维的数智化复合型审计人才。

6.构建学科专业交叉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教学资源组织方面,打通审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行政壁垒,实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师资力量跨界整合。在教学组织模式上进行数智化转型,树立互联网思维,形成跨学院协同知识体系。

■结束语

培养数智化、复合型大数据人才符合我国战略发展需要。在“高教40 条”的指导下,运用CDIO 项目教学模式,在兼顾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制定大数据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找到合适的培养路径,弥补高等院校大数据审计人才在培养的不足。同时,要推动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师队伍需要通晓大数据专业理论知识、审计理论知识,并具备实践教学能力,满足我国审计专业大数据人才培养需要。

此外,数智化、复合型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和“3+2+1”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应经常进行系统性评估。高校在探索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践行CDIO 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智化课程体系案例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人工智能“智化”教育的内涵、途径和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