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文融合中的价值对话与互鉴

2021-11-30 15:36罗心欲杨尚昆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人文

罗心欲 杨尚昆

(1.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广东梅州,514071;2.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人文融合趋势向好。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从2019年6月起,香港爆发的修例风波给港区的繁荣稳定、央港关系正常化抹上了一道阴影,同时也对大湾区的运作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近年来,各界对粤港澳大湾区课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充分阐释,但其中对大湾区人文价值观互动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却略显单薄,不足以支撑共建人文湾区的价值定位及要务。《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1]。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层复合体系,其发展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既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显性求索,又有意识形态、人文维度的价值考量,而相对而言,后者的受关注程度、成绩和表现却不那么突出,这有待于更为加强及进一步提升。“人文是无形力量和最高竞争力”[2],作为人文交流合作系统中的内核、隐秘部分,价值层面的交流对话和价值观的互鉴融通,对于共建人文湾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推动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最深沉和根本的意义,不可能回避或虚化也不能回避或虚化。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必须准确认识、深刻把握价值对话和互鉴在大湾区人文融合中的本质底色,立足长远,着眼大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可行路径,付诸有效实践。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价值之维

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相结合的一个概念,是事物见之于主体的一种关于有用性的相对关系。事物的有用属性和主体人的需要构成价值的“一体两面”,两者不可或缺。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仍然存在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筹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前进的一场宏大叙事,关涉国家层面、战略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粤港澳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有利条件。通过顶层设计和各方联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改革开放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更是顺应客观形势、紧抓发展机遇的主动作为,意义十分重大。从港澳方面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全新通道,以及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共担民族复兴大任、共享国家发展红利的集成平台;从中央、内地方面来说,可凭大湾区这一重大抓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国两制”新局面,这是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合世界的一个桥头堡,以及参与全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块试验田。

根据《规划纲要》,大湾区具有“五大战略定位”,即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3]。这是一种价值引领、价值导向,但也面临一个价值解读和价值选择的问题,在这里,“‘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是一个研究起点,最终由现象研究、价值澄清而至价值判断”[4]。这一国家发展战略首先由中央高层提出、部署和推动,直接利益相关方是粤、港、澳三个地区,在中国现行的行政体系和央地关系体制下,粤方与中央在战略方位、政策意图、发展方向上保持高度完全一致自是不必言说,具有价值逻辑的同质性、一致性。但是,作为高度自治的港澳方参与和融入这一战略,不仅扮演着与粤方有所区别的功能角色、承接不一样的权利责任,而且还能相对自主、有选择性地趋向其所委身的价值,有自己微观的价值预设和价值遵循。在大湾区的公共框架内,粤方作为一个执行者的价值主体存在,而港澳方更多是以一个响应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于是,在同一个大湾区的平台上,不同个体带着自己的价值实践体系来对待和处理合作事宜、合作行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目的,由此产生价值际会与价值对话事件。其间,一方面,各价值主体以对方作为达至自己目的的手段,激发合作开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以互利共赢、彼此成就的成效论证这种价值自利、自洽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因为只有通过不同的价值交汇、磨合,促成思想上的价值共识及基于共同利益的价值认可,才能真正实现大湾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粤港澳大湾区人文融合的核心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提是粤、港、澳三个部分的“组团”,在机制构建的基础上达成有机融合,营建共存、共生、共赢的区域社会生态关系,其除了开放布局、区域经济意义上的形态整合行动外,还是一个内外相宜、神形俱合、人文融合的民心工程。它所持有的不是粤、港、澳简单机械相加的加法模式,而是具有扩散效应的“乘法模式”,或者正整数基础上的“次方数模式”,其中的先决条件就在于“融合”。就此而言,大湾区建设不仅有区域、体制、经济融合的直观考量,还有人文融合的原始基础和内在需求。粤港澳文脉相亲的事实和传统由来已久,以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的同一性构成集中而突出的人文价值链[5],文明融合的佳话流传甚广,留下了丰富的共有人文资源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6]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软件”程序和有机部分,发挥好粤港澳文化同根同源这一潜在优势,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和人文融合,能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深刻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机理元素及价值论据。正因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的使命任务,明确大湾区建设人文向度下的共融视角。

在人文融合中,价值对话和互鉴无疑是最高层次的部分。如果说文化是人的主体性存在形式,是将人与自然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那么价值就是划分人类群体的一个根本标准。价值体系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居于文化体系的核心位置,包含一定时期某一群体的共同理想信念、准则规范、伦理道德,以强大的指向性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引领并作用于社会和个体的一切活动。当前形势下,如何善用价值分析法研判和评价日益凸显的风险矛盾问题,统筹公共价值追求,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为大湾区有序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港澳和内地的“价值分立”,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突和对立的产物,随着冷战思维的终结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的深入以及彼此间的渗透连接,大湾区内部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的融合将成为可能。尤其当经济全球化推进,人们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愿景变得更为清晰和迫切,这为价值对话和互鉴提供了合法性土壤。在大多数港人看来,民生、发展、秩序稳定议题是优于所谓民主政治价值的,况且,民主政治因其相对性而模糊不定,但前者却意涵明确而富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当前香港总体人心思稳,可能实现由乱而治转向的根源所在。当然,价值对话和互鉴是隐藏或附生于这些努力中的。同时,“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7],价值对话和互鉴本身也表明了一种态度,就是价值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有用性和实际效益之别。

三、粤港澳大湾区价值对话和互鉴的探索方向

(一)科学准确诠释“一国两制”要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四个核心城市”的架构规划建设的[8],其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上。“一国两制”是港澳顺利回归的制胜法宝,也是回归后的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要诀,更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框架。按照“一国两制”的规制逻辑,在单一的国家结构体系,利用大湾区的实践平台,容纳港澳资本主义性质以及广东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这无论对港澳还是对广东都是最符合各自实际、最有利又相辅相成的制度框定。但是,这里又相对淡化和搁置姓“社”、姓“资”之争,都以保持自身原有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包容对方生活和价值观作为开放性保障。

这个大的原则和方向毋庸置疑,在涉及港澳发展问题上,大湾区建设是以中央“一国两制”要义为唯一标准与核心准则的。香港修例风波折射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反中乱港势力“另类诠释”干扰“一国两制”实践[9],使“一国两制”脱离价值初衷。以此为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大湾区建设绝不是“港澳优先”、向港澳“妥协”的政策安排,而是为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互动合作;绝不是政治实体间的对弈重组,而是区域经济实体间的融通再造;绝不是主要依靠中央和内地的支持、付出,而是强调多方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以及责权利公平对等原则;绝不允许西方价值观以民主之名大行其道,而要守住港澳繁荣稳定秩序的底线。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准确诠释“一国两制”要义?这就涉及到“一国两制”的话语构建问题。首先是理论话语。只有明确科学、严肃而强有力的话语方式,才能确保牢牢把握话语权。要以把握“两个大局”①2019 年5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恢宏气度,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深入阐释“一国两制”及其与大湾区建设的深切关联,真正从为什么建设大湾区、建设什么样的大湾区、如何建好大湾区这样的角度来确立合法性理据和话语权,进而巩固共建共享大湾区的思想政治基础。其次是实践话语。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一国两制”的话语构建离不开实践支撑。“一国两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和民众日常,让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它、尊崇它、支持它。因此,要牢牢抓住“一国两制”的价值基点,关切港澳广大民众的民生利益诉求和民心价值愿望,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政策、机制和法律法规,以制度保障和利益实惠提升全体港澳民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比照和融通

核心价值观的对接是价值对话和互鉴的重要纽带。所谓核心价值观,是起着关键作用、处于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是对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反映人们价值共识的“公约数”。价值对话和互鉴,大体上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交流、交锋、交融。无论内地还是港澳均在总结自身价值实践的基础上,凝练人们所秉持和践行的价值理念、价值原则和价值准则,形成了各自倡立的核心价值观,是自觉实践概括和创造性理论建构、实然现实成果和应然精神追求的统一。其中,内地从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就依此勾绘出全国、全社会以及亿万国民的完整精神家园,走上了“国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良性轨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为定语,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依序系统界定。而香港的核心价值观几番表述、多方提出,体现了香港社会的多元化特性。在多个论述中,有2004年6月的《香港核心价值宣言》版和董建华所述的“务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融合版”,有2009年6月的《香港再出发宣言》版,以及2012年的梁振英就任致辞版等,归结起来,所表述的价值观精神大同小异,集中于自由民主、公正法治、公平正义、多元包容等方面。此外,澳门的核心价值观相对简洁,主要就是爱国爱澳、一国两制,体现了澳门对中心秩序和大陆方面的价值向心力。比较起来,在大湾区范围内,港澳和粤方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既有诸多相通的提法,但在实质内涵方面理解不同;香港核心价值观没有细分多层,以重点陈述社会价值观为主,没有国家层面的愿望和要求,这也导致了香港在国家意识、国民意识方面的淡薄,而大陆方面着眼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关系,统合了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伦理取向、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因此,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展开价值对话和互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吸收港澳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和践行机制,注重从港澳地区中西文化交汇中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同时,港澳也需抛却门户之见,尤其香港要消除部分人心目中其自身价值观上的虚妄“优越感”,增补国族认同方面的价值观成分。

(三)创新港澳青年价值认同机制

青年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大湾区建设的生力军,也代表着大湾区的活力和希望。赢得青年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就赢得大湾区的美好未来。但同时,青年因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快,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可塑性强,且从小接受西式教育者众,某种程度上也充满不确定性。当前,很多学者普遍对青年群体表示高度关注,对这个群体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表示忧虑,比如涂海霞等认为,部分港澳青年对祖国有疏离感,国家和民族归属感不强[10];邹学平指出,澳门青年政治认同已出现偏差甚至危机[11];田飞龙揭示,香港治理存在“青年问题”[12],等等。对此,我们应加以警觉,开展认同壁垒的“破冰”行动。切实推动港澳青年通过大湾区培育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亲近感,不断增强身为“中国人+本土人”的国民和公民意识,也是大湾区建设的民心工程。一是要积极塑造青年价值理性。无论价值如何多元多样,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情境下,只能委身于一种价值。教导青年价值观,最有效的方式是传授价值认知方法论,教育其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客观看待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看待大湾区的历史使命,懂得关注、理性分析社会和人生当中的价值现象和问题,学会过正常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对象不仅针对港澳青年,也包括内地青年,只有实行同教同学才能尽可能消除彼此的心理隔阂、价值鸿沟。二是要深入开展青年爱国教育。应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培植青年爱国力量,使青年爱国运动薪火相传。可基于港澳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的特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宣传普及,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教育,激发爱国人文情怀,明晰爱国法理依据。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激浊扬清、解惑释疑,及时回应、解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的形式帮助青年辨别是非,防止青年误入歧途。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占领网上传播阵地,为青年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三是要多元构建青年参与机制。最好的教育是实践教育。要根据青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需求,拓宽大湾区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与渠道,包括政治参与、文化参与乃至经济建设参与,加强青年参与平台、阵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塑造大湾区青年集体价值意识。积极引导、大力支持港澳青年投身和服务大湾区建设,创造一切可行条件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在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大湾区建设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中出镜出彩。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人文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