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岭南谪宦文人苏轼的家国情怀

2021-11-30 15:36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惠州岭南苏轼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一、引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1057年(嘉祐二年)登进士科。苏轼总是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对新党和旧党执政中不利于老百姓的政策提出抨击,导致他不容于新旧两党,时常被人诬陷攻击。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1094年6月,苏轼被贬至惠州。1097年,苏轼又被贬至更远的儋州。1101年(元符三年)被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是这样概括自己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2641他的自我评价客观而公正。

二、对岭南风物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一)歌颂岭南的山川风物、名胜景观

苏轼在宋神宗时,先被贬惠州,再被贬儋州。苏轼谪居岭南惠州时,携带了他的幼子苏过,侍妾朝云。他到任后,先是暂住在惠州的府城东门楼合江楼,合江楼是东西二江的合流之处,风景秀美。

苏轼赋诗《寓居合江楼》三首,其一:“海上葱茏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1]2071诗歌写出了江景的动态美,饱含着诗人对美丽江景的喜爱。

据危太朴《东坡书院记》记载,苏东坡刚到惠州,寓居合江楼,数日后,迁嘉佑寺。“山川风气能清佳否,孰与惠州比?此间海气郁蒸,不可言,引领素秋,以日为岁也[2]1626。把惠州的风景之美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毫不掩饰对惠州的喜爱。

苏轼初尝荔枝,作《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1]2121-2122从颜色、味道等方面写出了荔枝的风味。他认为荔枝的美味是其他任何水果都比不了的,只有江鳐柱、河豚鱼相近。

又作《食荔支》:“罗浮山下四时春,庐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1]2194。可见苏轼对荔枝的喜爱,由于过于喜爱,觉得做岭南人也不错。

岭南的风物景象、名胜景观也开始普遍进入苏轼笔下,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食槟榔》《咏槟榔》《荔枝似江瑶柱说》《记惠州土芋》《记岭南竹》等。《荔枝龙眼说》中就将荔枝和龙眼的口感差别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绘,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岭南的名胜景观在苏轼的作品中也是比比皆是,如《题广州清远峡山寺》《题寿圣寺》《题合江楼》《题白水山》《题嘉祐寺壁》等。

(二)歌颂岭南人民

《题嘉祐寺壁》序言云:“轼始至惠州,寓居嘉祐寺松风亭。仗履所及,鸡犬皆相识。”[2]2270苏轼受到惠州人民的欢迎,很快与老百姓来往密切,关系亲厚起来。

《迁居》序言云:“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1]2194-2195诗句云:“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1]2195苏轼喜爱白鹤峰,本来打算在那建居用来终老的,却不想造化弄人,竟再一次遭受贬谪。

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岛儋州。军使张中,请他暂时住在行衙里,并另外建造了一小间官舍,打算让他做安身之所。但没想到湖南提举董某派遣使臣渡海,督查他的行踪,见到他居住在官舍,逼迫他迁走。“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2]1626苏轼记载的就是这一遭遇。

苏轼在儋州讲学,学生们自发地帮助其造房子,“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不可言也。”[2]1628苏轼笔端流露出惭愧之情,一方面体现出苏轼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和民众关系好,情谊深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当地人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苏轼作《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1]2100别开生面地塑造了岭南“青裙袂”的农家劳动妇女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当地劳动妇女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序言云:“三月四日……以与客言,不觉至水北荔支浦上。晚日葱茏,竹阴萧然,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1]2103-2104由此可见,苏轼和当地的黎族百姓相处极为和谐融洽。《和陶远旧居》:“不敢梦故山,恐与坟墓悲。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穹鱼守故沼,聚沫尤相依。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1]2250-2251诗歌传递出对惠州白鹤新居的想念,对长子迈的思念。苏轼能把心里话和邻家翁说,从侧面反映出他和当地人的关系是非常的亲厚。他作《观棋》,序言中说素来不会下棋,曾经一个人游玩庐山的白鹤观,听到古松流水间的下棋声,非常喜欢。儿子过略微会下棋,儋守张中每天与过下棋打发时间,苏轼在旁边坐着观看,一天天的竟然不厌烦。

在儋州,苏轼和黎族百姓亲如一家人。他认为汉黎均是一民。作《和陶劝农》两首,其一:“咨尔汉黎,均是一民……”[1]2254。他以亲如一家人的态度对待岭南人,岭南人也是这样回报他的。苏轼作《和陶拟古九首》其九云:“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1]2266当地的土著送吉贝布给他御寒。实际上,苏轼生活困苦,他自己在给程全父的信中说:“某与小儿亦粗遣,困穷日甚,亲友皆疏绝矣。”[2]1627所幸的是,岭南人民时常对他进行照拂,常有人给他送各种东西,如当地土著给他送打猎之物,王介石给他送酒子,程全父送他药、面、纸张等物,让他心生温暖和感激。

《和陶和刘紫桑》:“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1]2311。张中帮建房子,符林、黎子云等人,都住在城南,常和苏轼互通有无。《过黎君郊居》:“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1]2560《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1]2380这几首诗是记录与黎子云和符林交往的。苏轼与当地人交往甚密,但最为亲厚的当属黎子云和秀才符林。他对老秀才符林评价颇高,认为他是儋人安贫守静之人,一些史料对此也有记载。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蕈馒头》:“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1]2627普普通通的吃食,到了苏轼诗里,因与相知的人吃,却有了另外一番风味。《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1]2322-2323其二:“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1]2323。诗人与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悠闲舒适地在一起,与民同乐,且没有半点官架子。诗歌写出了黎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苏轼离开儋州时,有十数父老担酒馔,直至舟次相送,执手涕泣而去。作《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1]2362-2363

苏轼北归时从澄迈渡海,刚好姜唐佐从广州返琼,不能相见。苏轼感到特别惋惜,云:“此怀甚惘惘。”他将一些书籍托人还给姜唐佐,并将自己的端砚送给姜留作纪念。他归途中经过儋州城东的朝天宫,作诗两首。《澄迈驿通潮阁》其一:“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1]2364-2365其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1]2365对海南的眷恋之情,把岭南当故乡的真情跃然纸上。

三、尽其所能造福岭南人民

苏轼为人民办好事不是贬谪来岭南之后突发奇想,偶然为之。而是他一贯心系人民,心系天下的结果。在徐州,他率领军民修建堤坝,抗洪抢险,保全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杭州,他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在黄州,他关心人民疾苦;在惠州、儋州,他和父老乡亲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苏东坡热爱岭南的一草一木,关心岭南人民的生活疾苦。他到岭南后,虽没有实权,但他还是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贡献

1.解决广州民众饮水问题

“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丁何由得。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2]1692-1693

有个罗浮山道士,名叫邓守安,道行过人,平时爱做好事。苏轼从他的嘴里听说广州居民深受咸水之苦,于是给广州太守王仲敏写信,建议在蒲涧山滴水岩下开凿大石槽,以盛山泉,再用竹筒引山泉入城,以便居民引用,解决饮水问题。苏轼不仅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做好了经费预算:“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2]1693钱从哪里来,苏轼还提议:“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2]1693苏轼建议在循州购置良田放租,租金所得,用作更换管道的费用;再在广州城中建一批公屋放租,作为日常修葺的费用。苏东坡推荐邓守安来推进此事,说他廉洁、可靠,可见苏东坡对细节也处理规划得很详细,殚精竭虑将此事办得圆满。

后来,王敏仲听从苏轼提议,实现了引蒲涧山水入城。苏轼又给王敏仲写了一封信:“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2]1695苏轼在解决广州民众饮水,建立供水系统上可谓倾尽心力,不仅设计供水方案,且提出经费解决方案,甚至日后的维护与保养及检修方法都一一设计好,可谓思虑周全,设计完备。

2.督促建造水磨

苏轼作《游博罗香积寺》序言云:“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2]2112。他看到博罗香积寺旁溪水长流,于是建议县令林抃安装碓磨,利用水的落差,来舂米磨面。苏轼的这一举措可以窥见他时刻将人民放在心里,脚踏实地地帮助人民解决难题。

3.帮助修建二桥

苏轼帮助修建东新桥、西新桥二桥。桥成,苏轼做两桥诗并附序言:“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锁石碇,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楼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1]2199《东新桥》:“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1]2199-2200诗人自注:二子造桥,余尝助施犀带。诗歌写出了新桥造好后百姓喜笑颜开,争先恐后地去桥上体验的样子。诗人并不忘嘱咐要经常修葺。《西新桥》曰:“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1]2201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人们在新桥建成之后的兴奋、喜悦之情。“冬涉水过脐”点明了建桥之前,寒冷的冬天,人们只能在没过脐的刺骨冰水中过江。前后对比,更觉建桥的必要和意义重大。“宝钱出金闺”句下,诗人自注:子由之妇史,顷入内,得赐黄金钱数千助施。子由是苏轼的弟弟,也就是说苏轼发动家人捐助,弟妹把得到赏赐的钱捐出造桥。

苏轼在杭州西湖修筑了苏公堤,在惠州修建了东新桥、西新桥,可见他一直以来都保有一颗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

(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苏轼在海南的生活非常困顿,他在《和陶连雨独饮》中透露为了吃上饭,连酒器都卖掉了。在海南,苏轼饮食不具,缺衣无药,他所住的地方,仅仅只够遮蔽风雨。“食无肉,病无药”在这种生存都很艰难的境况中,他仍然不忘传播知识文化,仍然坚持对海南后进进行培养,在教育方面,为海南做出杰出贡献。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且欣习齐咻,未敢笑越吟……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1]2312-2313读书声就像琴声般美妙,写出了苏轼对邻家儿诵书的赞许之情,对后生的殷切期待之情。

苏轼作《和陶示周掾祖谢》:“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1]2254苏轼到了儋州,听说有学堂,就过去看了看,却发现学堂里空无一人。虞翻,字仲翔,徙交州,虽然处于罪放但讲学不倦,门徒常常数百人。苏轼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决心效仿虞翻,为儋州的教育出一份力。苏东坡名誉四海,很快就有很多后进慕名来求学。比较有名的有姜唐佐、黎子云、黎子明、吴子野、符林、王霄等人。苏东坡对后进们都很热心,尽心尽力地诲人不倦,使这些后进在学问上都有所增益。

作《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序言中记载,儋州人黎子云、黎子明两兄弟,在城东南居住,自己亲自耕种。偶然与军使张中前去拜访。那里水木幽茂,风景很好,但茅屋破败。大家要出钱给他在此地建屋,他欣然同意了,“名其屋曰载酒堂,用渊明《始春怀古田舍韵》”[1]2280,并亲自命名为“载酒堂”。后来,苏轼经常和朋友、后进们在载酒堂谈论学问。

苏轼讲学之后,因其盛名在外,吸引了远近一批学子前来求学。姜唐佐远道而来向苏轼求学,恰逢苏轼病卧不起,他仍带病书写,表达歉意。病卧不起,说明病得还相当严重,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轼仍及时带病书写,和学子进行交流,可见他对学子们非常重视。《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小酒生黎法,干糟瓦盎中。芳辛知有毒,滴沥取无穷。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1]2324-2325冬至,诗人与诸生团会,同饮同醉同乐,体现了苏轼与诸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苏东坡的教导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饱学之士。苏轼北归三年后,姜唐佐举了乡贡,王霄等人也举了明经。他们中符林(公元1109年)考中了进士,这在海南是史无前例的。符林虽然在苏东坡北归几年后才考中进士,但他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和苏东坡对后进们的教育与培养是分不开的。随着符林开了进士先例,岭南历代应举登科的人层出不穷。苏东坡在岭南的教育上可谓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在医疗方面的贡献

苏轼自己常生病。他给程全父的信中云:“老病废学。”[2]1624,“老病百事皆废”[2]1625,虽含有自谦之意,但年老多病确是实情。给程秀才的信中云:“此间食无肉、病无药”[2]1628。岭南病了没医生,也没有药,他每次想到京城无数人死于庸医,就倍感庆幸自己幸免一难。当然,这样的想法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为了改善岭南地区医疗落后的状况,他通过实际行动,为岭南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他亲自躬耕种植药材

在儋州,苏轼为了解决“病无药”的难题,自己种了多种草药,如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诗人的《小圃五咏》就是以上述五种药材入诗,如《地黄》:“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1]2157-2158地黄,和五脏之气,归宿丹田,诗歌描绘了他栽种地黄和用来治疗疾病的事。他在《枸杞》中写道:“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1]2158-2159枸杞的根、叶、果实都是可以食用的,因此叫“无弃物”。他精心栽种,用来明目,抵抗衰老和疾病。他把这些中药推荐给大家,鼓励大家服用,用来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

2.多方求购药材

苏轼不仅亲自躬耕种药,采药,还多方求购药材。他在给罗秘校的信中说岭南药物奇缺,如苍术、橘皮之类,皆不可得,向罗秘校求这些药材。在惠州时,给程正辅写信:“广州多松脂……因话告求数斤”[2]1602他写信给程全父,希望他寄药给儋人治病,作《与程全父》:“彼土出药否?有易致者,不拘名物,为寄少许。此间举无有,得者即为希奇也。间或有粗药,以授病者,入口如神,盖未尝识耳。”[2]1627

3.传授药方及养生之法

苏轼传授子由和岭南人养生之法,给广州知州王仲敏的书信中介绍了他自己对养生的领悟和养生之法。苏轼的药方都是经过他亲身实践,不断检验,最终将有效用的传授给当地人。

《食芡法》:“故食芡者,能使人华液通流……吾在黄冈山中见牧羊者,必驱之瘠土,云:‘草短而有味,羊得细嚼,则肥而无疾。’羊犹尔,况人乎?[2]2337《养生诀》:“每日以子时后,披衣坐,面东或南,盘足,扣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2]2335

他还教大家治瘴疠的方法。他写信给王仲敏:“治瘴止用姜、葱、豉三物浓煮热呷。而土人不知作豉。”信结尾处,他感叹这里没有黑豆,听说广州黑豆颇丰,便找王仲敏讨要三石黑豆,目的是做成豉,给有瘴疠的病患喝,治疗他们的瘴疠。他不仅教大家方法,而且实实在在地求购原材料制作成药,分给当地百姓治疗疾病。

苏轼撰写种植地黄的方法,“勉其人多植地黄”[3]2589,撰写《服地黄法》,告诉人们地黄的药用及服用方法,还撰写《服生姜法》《服茯苓法》《治内障眼》《胎息法》《藏丹砂法》《治痢腹泻法》《学龟息法》等一系列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如治疗眼疾、治疗消渴病、治疗瘴疠等方法。毫不夸张地说,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名副其实的医学家。

(四)在传播岭南文化方面的贡献

苏轼授徒讲学,培养岭南后进,这对于形成岭南民情风俗具有重要意义。他修建的东新桥、西新桥,经过历代维护,千年来屹立不倒,形成了岭南独特的文化景观。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岭南这一和中原完全不一样的边地风情,其笔下的地景书写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是岭南独特景致风情的直接呈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的产物。他主观上借岭南山川风物抒写情怀,客观上传播了岭南文化。

《再用前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1]2076诗人赏梅,却说梅花要来找他。梅花知道他醉卧着,于是派啄木鸟先敲门。到挂是指倒挂子,岭南珍禽,绿毛,红喙,如鹦鹉般大小。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罗浮山下的梅花冰清玉洁、清丽温婉的高尚品格,使岭南自然景观“人格化”。苏轼使岭南自然景观“人格化”“文化化”,极大丰富了岭南自然名胜景观的文化内涵。

《隋书·谯国夫人传》:“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踞山涧,部落十余万家……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冼夫人保家为国,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是赫赫有名的爱国人士。苏轼为冼夫人作记,对她进行歌颂。一方面体现了苏轼本身的爱国情怀,借物抒怀,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促进了岭南文化的传播。经由苏轼等名人之手,冼夫人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因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见,这与苏轼对岭南文化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三:“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1]2323一个没有姓名的年老妇女,由于被写入苏轼的诗歌中,而流传千古了,后来只要是提及春梦婆,大家就知道那是儋州人。可见苏轼虽然主观上在文字中是有所寄托,但客观上却传播了岭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诗人有《题合江楼》《题嘉祐寺壁》《题白水山》《题广州清远峡山寺》《题寿圣寺》等,他的足迹遍布了岭南名胜佳迹,并记之以文字。苏轼借助其文学、政治上的身份,将岭南的风物人情及在岭南的活动以文学形式传播出去,使岭南走出地域限制广为人知,扩大了岭南在全国范围的影响,使岭南成为明清小说家笔下主人公活动的环境与场所。

四、一以贯之的济世之心

苏轼心怀天下,心怀百姓。他在惠州给王敏仲的信中云:“春来雨阳调适,必善岁也。想慰勤恤之怀。莫由瞻奉,惟冀若时为国保练[2]1689-1690。他关心农作物,关心王敏仲,实际上是关心人民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境况。

《荔支欢》里,苏轼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1]2126-2127苏轼对统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诗歌显现了他一心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元符三年北归,他虽然已经六十多岁,风烛残年,身体早已虚弱不堪,但他仍心怀天下,眷念着为朝廷出力。《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其二:“如我自观尤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萤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古音。”[1]275由此可见,他早年齐物、济时的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灭。到了晚年,这颗齐物、济时的心仍顽强跳动着。

《和陶劝农》其二:“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民无用物,珍怪是直。播阙熏木,腐余是穑。贪夫污吏,鹰挚狼食。”[1]2254对贪官污吏的憎恶与谴责力透纸背,透露出对民众的深切同情与怜悯。苏轼有一些关怀生产的诗歌,如《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他还与学子们如黎子云等谈论海南的生产,引导学子们也心系百姓。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厮言乃验》二首,其一:“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1]2343苏轼在元祐年间也多次提出治理黄河的主张,不仅不被采纳,反而为众人所攻击。元符二年,他的主张得到应验。元符三年,苏轼此时总算“赦虞翻”,赦书已到,谪宦即将北归,他的心里是心系天下的,故而非常欣喜。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写于徽宗刚继位时,当时苏轼认为他将大有作为:“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1]2367表面写风雨之后转晴,实际抒发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之情。诗歌表现了他对徽宗的期盼,期盼河清海晏,以为朝政将从此清明,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济时之心。

五、结语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谈到他最推崇的四个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4]24苏轼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体现在其爱国、爱民上,堪称今人学习的典范。

我们研究苏轼的家国情怀,对于在新世纪下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建设幸福家园,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研究古代作家作品,不是要在故纸堆里打转,而是要有启发,要古为今用,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接轨。

猜你喜欢
惠州岭南苏轼
岭南荔枝红
奔跑惠州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惠州一绝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惠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