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玉米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21-12-01 10:17王兴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蛴螬斑病乳油

王兴平

(柳林县贾家垣乡人民政府,山西 柳林 033399)

柳林县玉米种植呈现面积扩大化、模块化和机械化的趋势,但玉米病虫害的爆发频率和危害也日益加剧,对玉米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分析柳林地区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综合的治理对策,对于保障玉米产量的正常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常见病虫害

1.1 常见虫害

1.1.1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危害的症状:玉米蚜虫主要啃食玉米的叶片、茎秆和吸取嫩穗汁液,在灌浆期,玉米蚜虫会在植株穗部快速繁殖,形成枯斑。被蚜虫污染的玉米的光合效率、花粉传播受到较大影响,雌穗苞叶和玉米茎秆等部位会出现煤污。

1.1.2 玉米红蜘蛛(玉米叶螨)

玉米红蜘蛛危害的症状:爆发频率高,在玉米叶蜡发生期危害严重,严重时单株能寄生万只,导致玉米植株大面积枯死,空穗率显著提高,籽粒不饱满。红蜘蛛虫害一直是柳林虫害防治的重点。

1.1.3 玉米螟

玉米螟危害的症状:每年玉米螟一般爆发3 次,第1 次为春玉米心叶期,第2 次为春玉米穗期或夏玉米心叶期,第3 次为夏玉米穗期。受损部位分别为植株茎秆或叶片,影响养分运输,提高倒伏率,通常导致玉米减产10%,严重达到30%。

1.1.4 蛴螬(金龟子)

蛴螬危害的症状:蛴螬喜欢啃食幼苗的嫩茎,使玉米苗枯黄而死,伤口还可诱发病害,一般在春秋2 季爆发,在中后期会大量啃食雌穗,导致玉米大幅减产。

1.1.5 地老虎(切根虫)

地老虎危害的症状:低龄幼虫以玉米的茎秆和嫩叶为食,造成叶子孔洞或者缺刻,中龄和成虫白天躲在浅层地表,晚上在植物的嫩茎取食,导致玉米植株枯死,直接影响生产。有时地老虎的粪便还会腐蚀植物的根部,导致玉米根部腐烂而死亡。

1.2 常见病害

1.2.1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危害的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孢子堆布满整个叶片,叶片会从受害部位折断,导致全株干枯,严重导致籽粒不饱满玉米减产10%~30%。

1.2.2 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青枯病危害的症状:发病多见于灌浆期,整个植株由上至下青枯状。发病时,整个植株的茎基部软化,内部和穗部变得空松,倒伏率升高,有时还会出现果穗下垂、穗柄软化、穗柄较难剥离的现象,不利于采收。根系的发育也会出现问题,根系少而且短,然后慢慢变黑腐烂,籽粒排列松散,灰暗没有光泽。

1.2.3 玉米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危害的症状:一般为根系端部的新发育部分出现深褐色腐烂,植物组织慢慢坏死;中胚轴下部褐变甚至腐烂;叶片尖端发黄,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1.2.4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危害的症状:对玉米叶片的危害较大。下部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病斑呈长梭型、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当田间湿润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造成整个叶片枯死,严重导致减产15%~30%。

2 防治措施

在玉米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和方法上,应该遵循“两高一优”和“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分阶段、分时期层层防治。

2.1 精耕细整

播种玉米前,农户要仔细对田地进行翻整,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要将田间的秸秆清理干净,清除虫害的生存环境,为玉米后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2.2 严格选种拌种

挑选优质的玉米品种,考虑抗病虫害、抗倒伏、耐旱耐捞和高产等因素,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种植前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可增强种子的病虫害抵抗力,提高玉米的出芽率。

2.3 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对土地和光照条件进行考量,既要合理密植,提高产量,又要防止临近地块病虫害的传播。

2.4 监测预警

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做好病虫害的监督预警工作。首先分级分区域建立管控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区域划分,落实属地责任,同时做好病虫害多发区域的物资储备和监测工作。根据病虫害的规模和区域,制定多种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病虫害,立即向农林部门汇报并启动紧急预案,集中所有力量开展防控。

2.5 化学防治

2.5.1 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蚜虫防治:用质量分数为50%的马拉赛昂乳剂1 000 倍溶液,或者2.5%灭毒死蜱乳剂3 000 倍溶液,喷洒植株1~2 次。玉米红蜘蛛防治:每年的6 月中、下旬,如果玉米植株的下部叶片有黄白色斑点出现,一定要迅速喷洒农药。可选择使用75%奥美特57EC乳油1 500~2 000倍溶液、5%霸螨灵悬浮剂1 000~2 000 倍溶液(浓度为20~50 mg/kg)或者2%辛阿乳油3 000倍溶液,连续喷洒植株2~3次。蛴螬防治:用50%辛硫酸-溴氰菊酯乳油拌种,辛硫酸-溴氰菊酯乳油、水、种子的比例为1∶50∶600,将拌种液均匀喷洒在种子上,之后闷种3 h,种子干了之后就可以播种,有效期为20 d。在蛴螬发生较重的地块,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溶液灌根,每株灌200 g 左右,可杀死根际附近的蛴螬、白蛾或夜蛾。地老虎防治:用50%辛硫磷-溴氰菊酯乳油(300 g/0.067 hm2)拌细砂土(50 kg/0.067 hm2),在作物根旁开沟撒施药土,并随即覆土,来防治小地老虎。

2.5.2 病害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质量分数为25%百菌酮粉剂1 500~2 000 倍溶液或者45%硫悬浮剂200~300 倍溶液、将石灰、硫磺和水按照1∶2∶10的比例混合、25%丙环唑3000倍溶液、12.5%烯唑醇4 000~5 000倍溶液,隔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青枯病防治:用50%甲霜安粉剂300倍溶液混合25%渝-7802 杂环类杀菌剂,或者用58%甲霜灵锰锌粉剂600倍溶液在植株的喇叭口期喷雾防治。发现零星病株可以用甲霜灵锰锌400倍溶液或者苯并咪唑44号500倍溶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 L。根腐病防治:防治方法与大小斑病类似,可参考后面的大小斑病的防治方法。大小斑病防治:预防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苯并咪唑44 号500 倍溶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溶液、75%四氯间苯二甲腈800 倍溶液、25%三唑酮乳油800 倍溶液、40%稻瘟光乳油800~1 000 倍溶液、农抗120 的200 倍溶液,隔10 d 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 次。治理时,当田间病株率达到70%、病叶率20%左右时,就可以开始喷药。可以使用50%苯并咪唑44号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者90%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酰锰和锌的络盐,均加水500 倍,或者40%稻瘟光乳油800 倍喷雾。每0.067 hm2用药液50~75 kg,隔10 d 喷药1次,共喷洒2~3次。

3 结语

玉米作为柳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类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和农业技术部门进行联动,结合具体情况,对玉米品种、化肥和农药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适时播种、打药、施肥、收割,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本地区农业水平又好又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蛴螬斑病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60%敌畏·马乳油对桑螟的防治效果及在桑蚕体内的残毒期探究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