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及IL-6浓度的影响

2021-12-01 00:46武志平安晓刚孔雅俊
河北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研究组

武志平,安晓刚,孔雅俊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临床常采取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骨折予以治疗,可临床发现,该手术方式一方面容易诱发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因该病多为老年群体,该年龄段患者器官衰退,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更大,加之手术疼痛的刺激,大大提高手术难度[1]。有学者发现,氟比洛芬酯可通过降低环氧化酶水平来抑制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是一种新型的非体类抗炎镇痛药物[2]。然而,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尚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则探讨不同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及IL-6浓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8例,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均54例。研究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61~74岁,平均(67.27±3.85)岁,体质量指数(BMI)18.5~26.7kg/m2,平均(24.8±1.3)kg/m2。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2~74岁,平均(67.31±3.91)岁,体质量指数(BMI)18.7~26.1kg/m2,平均(24.5±1.2)kg/m2。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首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年龄60~80岁之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有本研究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

1.3方法:对照组予以1.0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规格:5mL∶50mg),静脉推注。研究组予以5.0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规格:5mL∶50mg),静脉推注。

1.4观察指标:①认知功能: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3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3]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该量表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即分数越低,认知功能越差。②疼痛情况:分别在术后2h、12h、24h、48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4]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分数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③IL-6水平:分别在术后2h、12h、24h、48h采集静脉血2mL。血清离心后冷冻至-20℃冰箱。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不同时点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时点间、组间差别及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组内成对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d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两组患者术后3d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较于术后1d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事后组间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前1d,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3d,研究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点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分)

2.2两组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VAS疼痛评分的时点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组内成对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2h相较于术后2hVAS疼痛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两组术后24h、48h相较于术后12hVAS疼痛评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事后组间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研究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2.3两组不同时点IL-6水平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IL-6水平的时点间、组间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组内成对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h两组IL-6水平相较于术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事后组间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前,两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24h,研究组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点IL-6水平比较

2.4不良反应:研究组恶心2例(3.70%),对照组皮疹1例(1.8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3,P=0.558>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3 讨 论

超前镇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为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疼痛敏化,以达到缓解围术期疼痛而采取的镇痛措施[5,6]。氟比洛芬酯可选择性地在创伤处蓄积,调整药物在机体的分布状态,通过降低前列腺素来进行靶向镇痛,在非甾体抗炎药中,它是一种疗效强、不良反应少的药物[7,8]。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2h相较于术后2h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上升,研究组术后24h相较于术后12h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24h与术后12h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两组术后48h相较于术后24h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术前高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较低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更有利于阻断机体疼痛刺激的传递。

研究表明,众多外科手术因是有创性,会使血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上升。IL-6水平在术后8~24h上升最为明显,主要因创伤处免疫细胞的释放、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有关[9~11]。围术期患者机体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对患者预后情况有重要影响,故相关研究认为IL-6水平可视为围术期炎症水平的指标和围术期患者机体损伤的标志物[12,13]。本研究两组不同时点IL-6水平比较上,术前,两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研究组术后即刻、术后24h、术后24h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 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安全性评价上,研究组发生恶心反应2例(3.70%),对照组发生皮疹1例(1.85%),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高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优于低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且同样具有安全性。

临床表明,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的MMSE量表,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的优势[14]。本研究显示,术后1d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研究组;术后3d两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较于术后1d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术后3d MMSE评分回到术前1d水平,而对照组术后3d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较低浓度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予以5.0mg/kg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手术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研究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多模式超前镇痛作用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