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必须“讲理论”

2021-12-01 08:12王力钢刘伶俐龚雪艳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

王力钢 刘伶俐 龚雪艳

摘 要:高校思政课要发挥好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必须回归和突出“理论育人”特质,把教学重心放在“讲理论”上。思政课要讲“真理论”,牢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根本职责,增强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立起“正道理”;要“真讲理论”,突出理论思维能力培养这个重要目标,增强教学的理论性、逻辑性,讲好“大道理”;要讲“理论的真”,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原则,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讲透“实道理”。

关键词:思政课;讲“真理论”;“真讲理论”;讲“理论的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1]。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隐性教育不同,高校思政课是通过专门、集中、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理论育人”是思政课的主责主业。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思政课“讲理论”的认识理解出现偏差、思想重视程度不足,课堂上或多或少存在理论讲得不够、不透、不活等问题。如有的对思政课范畴下的“理论”概念作泛化理解,从而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教学主题;也有的为追求课堂“生动、热闹”而大量堆积经验材料,却有意无意淡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色彩,致使思政课教学理论性、说理性明显不足;还有的不注重、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所有这些在“讲理论”上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思政课要发挥好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必须要在思政课教学中突出理论特质,回归理论、聚焦理论、讲好理论,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一、思政课要讲“真理论”

这里的“真理论”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思政课讲“真理论”,就是要突出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始终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作为根本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显著提高,课堂“杂音”明显减少。但同时也要看到,少数思政课堂还存在淡化政治性、思想性的“去意识形态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识化”倾向,即在教学中片面扩大通识性内容,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讲解不到位,把思政课上成了通识课[2]。“比如把‘原理课作为哲学课来讲,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且长篇累牍地从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哲学讲起,无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或把‘纲要课作为纯粹的历史课来讲,大谈上古史、封建史,或从横断面上大讲近现代的道德史、经济史、文化史等”[3]。二是“伪学术化”倾向,即少讲甚至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采用一些所谓的“时髦”学说或经不起推敲的“最新研究得出”结论。比如,或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带而过,大讲特讲西方经济学理论;或是不重点讲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着重讲其他学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观点;或是“对已有历史定论的问题不断发表‘新见解,刻意追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凸显研究视角和学术水平”[3]。三是“去斗争性”倾向,即对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思潮,不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而是回避矛盾、放任自流,更有甚者有意无意地迎合认同。如对否定和歪曲党史、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不是旗帜鲜明的予以驳斥,而是态度暧昧甚至推波助澜;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去分析批判,而是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更多的予以肯定和颂扬。

表面上看,思政课“去意识形态化”的产生原因,或是教师理论功底不足,对自身专业之外的领域不精通而“不能讲”;或是教师主观认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为迎合学生而“不想讲”;或是教师担心驳斥错误观点引发争议而“不敢讲”。从更深层次看,实际根源在于教师思想上的两个“认识不清”。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认识不清,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不管用了,或认为它只是政治宣传工具而非科学理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科学真理。再一个是对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认识不清,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的普通一员,以对待普通课程的态度对待思政课。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先进的价值导向是其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最突出特征;思政课也绝非普通课程,而是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

教育。

針对“去意识形态化”问题,思政课必须牢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中心任务,增强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毫不动摇讲“真理论”,立起“正道理”。一是正确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要求,把政治性放在教学的首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思政课应当也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否定其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培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要求。远离政治性、淡化思想性、模糊意识形态性在认识上错误,在实践中有害。二是科学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职责。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也是开放的理论,需要不断吸收人类知识的最新成果来丰富发展自身。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视野要广”,广泛吸收借鉴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但思政课的根本职责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理论教育……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4],只讲创新、不谈守正,只广泛吸收借鉴、不守牢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三是旗帜鲜明反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思潮,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正道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尖锐复杂,种种错误观点、思潮从不同角度攻击和试图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质是妄图取消党的领导。这种较量看似不动刀枪、不见硝烟,实际上事关生死。青年学生涉世未深、政治鉴别力不强,容易被蛊惑,需要思政课教师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对错误观点、思潮中的“歪道理”予以针锋相对的驳斥批判。要有理有据分析“歪道理”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要揭露其真实面目、真正图谋和危害所在;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正道理”立起来,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

二、思政课要“真讲理论”

这里的“真讲理论”是指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严谨的“理论”来讲授,是针对有些思政课堂少讲甚至不讲“理论”而言的。思政课“真讲理论”,就是要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重视教学的“说理性”,既不能只停留于经验层面而不升华到理论层面,也不能只罗列理论观点而忽视逻辑论证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思政课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有些思政课堂片面追求表面“热闹”,存在理论性不够、说理性不足的“去理论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验化倾向。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材料的堆积”,即在教学中大量罗列经验材料或历史资料,而很少讲或基本不讲理论。“一些教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教学实践中只联系实际而完全没有理论,随意肢解、脱离教学大纲,以当下各类新闻话题、热点故事为主要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教学”[3]。这势必导致材料与理论相割裂,造成“回避理论、不讲理论”的结果。二是知识化倾向。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观点的堆积”,即把理论分解成一个个知识性观点罗列出来,缺少严密的分析论证过程,只有知识的“点”,没有逻辑的“链”。比如有的教师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讲经济危机、讲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却不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只告诉学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却不论证“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灭亡”,这势必导致理论观点与论证过程相分离。以上两种倾向的存在,表明有些思政课教学在“讲不讲理论”和“如何讲理论”上出现偏差。

表面上看,思政课“去理论化”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讲“理论”有畏难心理,认为理论既不好听又不好讲,自然选择避重就轻、避难就易。从更深层次看,实际根源在于教师观念上的两个误区。一个是把抽象等同于晦涩的误区,认为既然理论是抽象的,因此必定是晦涩的。列宁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着自然”[5]。理论作为对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要从繁芜丛杂的经验材料中发现规律、要超越具体把握一般、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也只能依靠抽象。抽象是理论的特点而非缺点,不能把其等同于晦涩,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把抽象的理论讲得鲜活生动。再一个是把“讲理论”等同于罗列知识性观点的误区,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点摆出来就是讲理论,只问“讲什么”、不问“如何讲”。实际上,要讲好理论必须遵循“理论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包括构成逻辑和形成逻辑,构成逻辑指理论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严谨逻辑体系;形成逻辑指理论的形成应遵循“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路线和思维进路。因此,讲“理论”既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又要符合认知规律、展示思维逻辑,而不能简单罗列知识性观点。

针对“去理论化”问题,思政课必须突出理论思维能力培养这个重要目标,增强教学的理论性、逻辑性,切切实实“真讲理论”,讲好“大道理”。一是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抽象理论的关系,把理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课本质上是理论教育,经验材料是分析得出理论的基础,是为讲清理论服务的;理论是对经验材料的抽象升华,是教学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以“能否服务于讲清理论”为标准精选经验材料,切忌把手段当成目的;同时,所讲理论必须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抽象得出,切忌搞成两层皮。二是坚持“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与“理论思维的运思过程”相统一,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思政课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而知识要升华为价值,必须通过理论思维能力这个桥梁。理论思维能力是灵活运用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概念范畴、思维框架来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面对重大问题和复杂形势时始终保持理论的清醒,进而才会坚定政治信仰、树牢价值信念。因此,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必须成为思政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不仅要靠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靠教师在教学中示范理论思维的运思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这就要求“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必须同时也是“理论思维的运思过程”,即从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来分析解决当下教学主题,得到新的理论知识的过程。可以看出,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与理论思维运思过程的统一,也是前述“遵循理论的逻辑讲理论”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理論内容与生动形式的统一,讲好“大道理”。马克思主义的宏大视野决定了其理论性强、抽象性高,思政课的不少教学内容,如世界观、方法论、唯物史观、“两个必然”“三个为什么”“四个选择”等,是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一般很难通过对具体生活经验的反思,自发形成于学生头脑,必须要靠“灌输”。但灌输绝不等于“填鸭”,要在增强教学理论性、逻辑性的同时,探索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多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创新性教学方法,以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让“大道理”更好地入脑入心。

三、思政课要讲“理论的真”

这里的“理论的真”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真理的强大力量”,是针对有些思政课堂不注重、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而言的。思政课讲“理论的真”,就是要重视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思想实际,既不能从概念到概念、就理论而理论,也不能把“联系实际”简单化为举例说明。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地讲,今天的思政教师比以往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有些课堂仍存在“理论与实际分离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院化倾向,即片面追求“学术性”,从课堂语言到教学过程都远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如有的教学直接大量使用“教科书语言”“文件语言”“论文语言”,这些高度抽象概括却难接地气的语言,往往会令教学过程表现为“用一个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概念”“用一个结论论证下一个结论”。思政课的受众是理论修养普遍不深的青年学生,这种从概念到概念、就理论而理论、“有概念无生活”的教学很容易导致他们因理解困难而丧失学习兴趣。二是简单化倾向,即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等同于“举例子”,通常情形是先讲一般原理,然后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种做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但由于缺少真正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容易使学生产生“马克思主义只能印证简单事实、说明浅显道理”的错觉。从长远看来,会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肤浅化,难以深刻体会理论的真正价值所在。

表面上看,思政课“理论与实际分离化”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联系实际不够重视,或只在理论的逻辑闭环中打转,或图省事仅做举例说明。从更深层次看,实际根源在于教师头脑中的两个“理解偏差”。一个是对“用学术讲政治”的理解有偏差,认为既然是“用学术讲政治”,那么就无须联系实际,只要从纯学术角度把理论的逻辑讲清楚即可。因此以纯学术研究的要求对待教学,只注重理论的学术性、专业性、逻辑性,而忽视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把学术研究风格直接套搬到课堂上,把课堂教学变成学术报告。再一个是对“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说服”单纯就是在理论论证上无懈可击,“真理的力量”仅表现在让学生无从反驳的逻辑力量。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的“人本身”绝非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思政课教学如果不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不密切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只在理论的逻辑论证上打转,学生口服但未必心服,就无从体现“真理的强大力量”,也就不能真正说服人。

针对“理论与实际分离化”问题,思政课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原则,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真真切切讲“理论的真”,讲透“实道理”。一是紧密联系“四史”,用历史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威力。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思政课提供了绝佳教学素材。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精选“四史”中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通过生动具体深入的纵横比较分析,教育引导学生从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感悟真理的强大力量。二是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教育引导“四个正确认识”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个正确认识”既指明了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也对如何讲好思政课具有极端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教育引导“四个正确认识”实质上就是教给学生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这样,理论才能由“抽象”进一步上升为“思维中的具体”,从学术象牙塔回归现实生活;学生才能更深刻感受理论的感召力和亲和力,由“被逻辑论证说服”发展到“被真理的力量征服”,进而升华到“发自内心的信服”。三是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在解疑释惑中讲透“实道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热点事件和社会焦点问题能迅速传播进校园。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但未定型、关心社会但不成熟、接受信息能力强但理性辨别能力弱,在社会问题面前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1],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都有哪些,在针对性的解疑释惑中讲透“实道理”。如对一些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对负面现象不回避、不矫饰,向学生说明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这样,思政课才能有温度、有力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悟到马克思主义是解释社会现实、解决思想困惑的“看家法宝”。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2020(17):4-16.

[2]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3] 吴阳松,陈金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79-83.

[4] 陈锡喜、董玥.论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95-100.

[5]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1.

[6] 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指标测度、形成过程及干预机制”(项目批准号:19VSZ14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王力钢,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刘伶俐,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龚雪艳(通信作者),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思政课
高职思政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对策实践探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提高高效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问题探析
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路径优化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