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2-02 06:38董红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肿块

董红艳

(汪清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 吉林 延边 1332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年龄在40~60 岁。临床资料证实,对比治疗手段来说,诊断准确性以及早期诊断更加重要,将其应用于乳腺癌患者诊治过程中,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主要利用病理学活检对乳腺癌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病理学活检属于诊断黄金标准,具有可靠性,结果精准,但是这一操作属于有创检查,患者接受度差,随着临床持续进步医学影像学技术,引入超声检查[1],效果理想指数不断增高,有无创性特点,安全性较高,容易推广,临床常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对乳腺癌患者病情进行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肿瘤病灶实际血流信号进行了解,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本组试验抽取90 例乳腺癌患者,分析诊断乳腺癌期间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90 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入组,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 例患者,年龄在25~72 岁,均值45.5 岁;对照组45 例患者,年龄在24~71 岁,均值45.0 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表现是乳头溢液、乳房疼痛等;患者均为女性;术后行病理学检查者;入院实施多项检查者。排除标准:乳腺囊肿患者;年龄在18 岁以下者;没有完整临床资料者。

1.2 方法

使用迈瑞DC-70、乳腺用探头型号L12-3E(7.5 MHz 线阵探头)、经阴道探头型号V11-3E(5 MHz~12 MHz)。

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自行上抬并外展双臂,确保充分暴露腋窝区以及乳房,应用二维超声对患者双侧腋窝、乳房进行全面扫查并动态观察肿物外形、大小、位置等信息。

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肿物内血流分布、走向并保证取样最粗大血管实施频谱多普勒操作[2],血流夹角在60°以内,观察峰值流速,了解对应阻力指数,然后记录在案。

1.3 效果研究

病灶二维超声表现:形态不规则,内部存在微小钙化灶,或者内部没有均匀超声回声,外部没有包膜,边界模糊,生长浸润,利用超声检查病灶后方,回声区衰减[3]。

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血流信号在Ⅱ级或者Ⅲ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罹患乳腺癌。观察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确诊率、漏诊率对比[n(%)]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属于肿瘤疾病,病变位置是女性乳腺导管上皮以及末梢组织,对比子宫内膜癌来说,患病率稍低,是女性容易发生的第二大癌症,对患者发病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环境急剧恶化存在极大关联。统计相关数据得出,乳腺癌目前发病率在30%左右,尽早为患者确诊、尽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乳腺癌来说,实施早期干预的治愈率在90%以上,因此,为患者尽早确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4]。

目前临床正在不断上升乳腺癌发病率,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是一项重大健康威胁,应采取早期准确诊断,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选择良好检查诊断措施,临床十分重视。分析多年病例得出,对比恶性率来说[5],乳腺癌患者良性率更高,分析原因,是因为现代技术先进,发展成为极恶性结局的患者较少。

临床诊断乳腺癌,可以运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等检查技术手段,在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有较高诊断价值,无创无痛,与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实施超声诊断这一方式,优势明显,诊断费用低廉[6],没有辐射,容易操作,可以实施非侵入性检查,可以重复操作,患者接受度高。随着临床逐渐应用二维超声专项技术以及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过程中,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价值较高,可提供参考价值较高的影像资料,在肿物检查上,以上两种方法应用效果均显著。

乳腺癌患者典型声像图特征如下:患者病灶区域形态不规则,有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呈现为分叶状、蟹足状、毛刺状改变,包膜以及边界均不明显,内部没有均匀回声,有细微钙化存在其中,后方多数是回声衰减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患者肿块周边以及内部有丰富血流,血流在色彩方面混乱,对于肿瘤内血管来说,走行弯曲,阻力指数在0.70 以上。

诊断乳腺癌期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行性更高[7],有血流变化特征,应用二维超声检查,确诊率略低,存在肿块无包膜、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减弱回声等情况,有微钙化特征、淋巴结转移。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病理解剖与患者声像图表现密切相关,声像图表现包括病理基础相关癌肿细胞形态、大小、弹力纤维含量、分布状态以及增生多少血管等。内部回声可充分反映肿瘤组织物理特性,对于多数乳腺癌患者来说,存在不均匀实性低回声,若伴有坏死、出血,患者有无回声区,呈现为囊实性反射。有钙化点存在,呈现为沙粒样,是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以提示乳腺癌存在,相关性文献报道[8],微小钙化灶检出率为68.50%,笔者认为,在乳腺癌患者检查过程中,不管有没有明显肿块,若发现钙化斑,尤其是发现沙粒样钙化点,应高度重视,避免临床发生漏诊情况。在肿块内,一般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在Ⅱ级或者Ⅲ级,若患者乳腺癌肿块在2.5 cm 以上,患者肿块内血流信号乱、多,血流速度快,可以增高阻力指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以及检出率,是乳腺癌患者首选检查办法。

二维超声影像资料可清晰显示患者乳腺内部的解剖结构,临床医生可以借助这一手段为患者实施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可对患者疾病改变进行明确并提高乳腺肿物检出率,但是,在判断患者乳腺肿物性质上及患者乳腺癌病情上,均没有理想诊断价值,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超声征象为乳腺肿块外形不规则改变,毛刺样、蟹足样,边缘不清晰,二维超声诊断后,乳腺肿物表现为以上特点,分析原因得出肿瘤物纵向浸润式发展生长的生长速度有差异,病灶边缘容易表现不齐,在肿瘤内部,回声也表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肿瘤物周围浸润,周围组织纤维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胶原增生现象,临床诊断过程中,乳腺癌患者在定性良恶性过程中使用二维超声,主要查看病灶外形、内部与后方回声以及边缘状态等,鉴别诊断中,参考影像学特征,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肿瘤物,特征是隶属Ⅱ级或者Ⅲ级血流型号,肿瘤内部有丰富血流,血流信号等级强度正相关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对比二维超声来说,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通过临床分析以及推荐,可知具体原因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肿瘤的性质进行准确鉴定并且有高速高阻特征,良性肿瘤无血流信号,或者信号呈点状、少许,不管是阻力指数还是流速较低,利用这一超声技术,均可将乳腺癌良恶性性质鉴别,准确率较高。将两种超声联合应用,对比单一超声检查来说,乳腺癌确诊率更高。

以下措施可以将肿块检出率提高,显示血流信号,具体包括:首先应熟练掌握探测技巧。每一个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在每一次扫查时,达到乳腺周围脂肪组织,不能遗忘乳头后方,可避免漏诊。对腺体组织进行检查时,对前后脂肪层、库伯韧带等有无病变组织存在进行观察确定,周围脂肪组织向腺体层深入,会导致假象,类似肿块,应对其仔细辨别,避免漏诊情况发生。在探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探头,避免加压,否则会改变肿块位置以及形态,尤其是彩色多普勒检查过程中,加压会造成血流信号显示受到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诊断乳腺癌期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有较高价值,确诊率更高,漏诊率更低,值得临床推荐。后续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数量,增加本组试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肿块
彩色的梦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有那样一抹彩色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