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稻+羊肚菌”水旱轮作模式羊肚菌栽培要点

2021-12-02 03:04鲁洪旗
农技服务 2021年2期
关键词:塑料膜羊肚出菇

鲁洪旗,黎 丹

(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业农村局,贵州 遵义 565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首要目标是产业兴旺。因此,选择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类,按绿色高效要求进行生产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羊肚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1],全球范围内需求量较大,仅欧洲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就达20 000 t,而目前我国羊肚菌年产量不足10 000 t、年出口量(鲜品)仅1 000 t,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畅销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且市场潜力巨大[2]。为提高红花岗区稻田产出效益,增加农户收入,2019—2020年在贡米村进行了“优质稻+羊肚菌”周年水旱轮作模式试验(即秋季水稻收获后,在稻田搭塑料棚种植羊肚菌),取得了鲜品产量152 kg/667m2、产值18 240元/667m2的效果。同时增加了稻田有机质含量,减少了水稻种植的施肥量,实现了稻田利用的绿色、高效、可持续。现介绍稻田种植羊肚菌各环节操作要点如下,供红花岗区“稻+羊肚菌”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参考。

1 菌种和稻田选择

羊肚菌菌种可选择四川农科院、贵州泉源菌业菌种场生产的六妹品种,在大规模种植前应进行出菇试验。稻田要尽量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地块[3]。

2 土壤处理

在水稻散籽时,及时开十字沟排水,待水稻收割后深耕备用。羊肚菌喜生长于pH为 6.5~7.5的土壤中。如遇酸性强的土壤,要在栽培前用生石灰100 kg/667 m2(根据土壤的酸碱度高低适当增减)均匀撒施,然后翻松地面,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pH,还有一定杀菌消毒的作用[4]。

3 大棚搭建

“稻+羊肚菌”种植模式一般搭建简易竹架棚或钢架大棚,长×宽为(30~40) m×5.5 m,竹竿间距1.0 m,盖遮阳网,天冷时加盖塑料膜(羊肚菌对温度极为敏感,若气温升高,需及时撤下塑料膜),棚中间用竹竿加固,以免降雪等因素导致坍塌。棚与棚之间的距离根据地形留足走道,一般以 1.2 m为宜。棚周围开深沟排水。

4 播种

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一般在气温下降到22℃以下时播菌种。海拔900~1 000 m的区域在11月播种,海拔1 000 m以上的区域可提前播种[5]。播种量一般为160 kg/667 m2左右。播种后开厢起垄,每棚 5垄,垄宽80 cm,垄高 20 cm,垄沟宽 30 cm,垄沟和垄面需平整。随即安放滴管带,浇水使垄面湿润,土壤需保持足够水分(一般为60%左右)。

5 田间管理

5.1 放置外源营养袋

播种后,时刻关注土壤水分,如遇温度升高需撤下塑料膜,温度低时加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棚内温度不高于20℃)。播种后7~15 d,待菌丝爬满厢面后将营养袋均匀的摆放在垄面,一般为2 000包/667m2。摆放时将营养袋一侧用刀割开一道长口,然后用手捏住两面使其开口微张,最后将开口的一面朝下紧贴垄面放置,并轻压使营养袋里的营养物质与土壤充分接触,一般20 cm左右放置1个营养袋。营养袋摆放不宜过早,过早会加大杂菌污染,也不宜太晚,太晚菌丝得不到营养会死亡影响产量,以菌丝爬满厢面时为最佳时间。营养袋摆放完成之后,覆盖地膜。

5.2 菌丝生长期管理

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大,可通过调节大棚的通风口、滴灌带、地膜和大棚塑料膜进行调节,保障棚内温度不超过 22℃和菌床表面潮湿[6]。

5.3 出菇期管理

菌丝生长到50 d左右时,喷水准备出菇。如种植面积较小,可撤掉外源营养袋,刺激原基产生,增加产量;如种植面积较大,从经济效益来看,投入成本高于增加产值,可省略此步骤[7]。待菌床上的菌丝褪去,畦面出现白色水浸状球形物(羊肚菌原基),羊肚菌进入出菇期。原基生长3 d左右开始形成子囊果,长至 1 cm左右时,菌盖和菌柄开始分化显现,温度控制在5~25℃,湿度在80%~90%,同时注意通风,每天中午通风 1~2 h。

5.4 病虫害防治

幼菇成长期,温度不能高于 25℃,温度过高可造成子实体畸形和生理性病害。特别是在红花岗区,春季夜雨多,棚内湿度大,当环境温度大于25℃时,最易发生霉菌性枯萎病,病情蔓延迅速,可在24~48 h侵染整个子囊果,以菌盖表现明显。侵染初期,染病部位白色绒毛状,后期有粉末状,随着时间延续,受侵染的部位会萎缩、凹陷、破损,所以下雨后要做好通风。此外,菌棚里潮湿的环境容易发生菇蚊、蛞蝓和跳虫等害虫,可放置粘虫板防治菇蚊、蛞蝓和跳虫,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喷施(需在子实体生成前)[8]。

5.5 采收及采收后处理

次年3-4月是羊肚菌的采收期,待幼菇长至10 cm左右便可采摘(幼菇到成熟需要10 d左右)。采摘时用刀在菌柄基部切断即可,切忌连根拔起,避免伤到原基及其周围小菇。采收后的鲜菇若用于鲜售需及时放入冷库,若用于干售可用烘干机烘干(温度在50℃左右),一般干鲜比为1∶10,烘干后的羊肚菌需密封保存。

猜你喜欢
塑料膜羊肚出菇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发报纸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CR4级盐雾试验参比试样可剥性塑料膜涂浸装置及工艺方法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不同材质食品包装用塑料膜(袋)透氧性研究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