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核桃早春冻害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2021-12-02 03:04陈建超
农技服务 2021年2期
关键词:晚霜补救措施核桃树

陈建超

(商洛市丹凤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陕西 丹凤 726200)

丹凤县位于E110°7′49″~110°49′33″,N33°21′32″~33°57′4″,作为陕西主要核桃产区之一,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核桃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丹凤县总面积2 438 km2,总耕地面积1.53万h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687.4 mm,无霜期217 d,日照2 056 h。晚霜寒潮(“倒春寒”)天气常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时间一般持续3~5 d。经过多年调查发现,丹凤县2008年4月10—12日、2012年4月4日、2015年4月5—8日、2018年4月4—7日和2020年4月11—13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平均每3年就发生1次,且每次发生时间均在4月4—13日的3:00—5:00。由于晚霜低温冻害等灾害在核桃生长期时有发生,导致核桃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核桃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为丹凤县及类似地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分析丹凤县核桃生产与冻害发生现状,及核桃冻害发生特点与主要表现,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引进和选育抗冻害品种等预防晚霜危害技术方法,及在晚霜发生后采取增强树势等的补救措施。

1 丹凤县核桃树生产与冻害发生情况

丹凤县现种植有核桃树2.68万hm2,共760万株。其中,良种面积0.153 3万hm2,挂果面积1.25万hm2、412万株、平均株产3.3 kg,年核桃产量1.36万t,年产值2.17亿元。核桃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早春3月,丹凤县气温转暖并持续回升,偶尔升温超过26℃,催生核桃树花芽和叶芽的萌发;至4月中旬,受强冷空气影响,丹凤县出现大范围断崖式降温,气温降至-5℃~-3℃,致使正值开花期的核桃树遭受严重冻害。如2020年4月中旬对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商镇、棣花镇、土门镇及竹林关镇等5个镇71个村的核桃树调查发现,有30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占总调查村数的42.25%,受灾面积约300 hm2,占总调查面积的50%,受灾株数72万株,占总株数的60%,经济损失约3 800万元。

2 丹凤县核桃树冻害的发生特点与主要表现

丹凤县自然环境条件虽然很适宜核桃生产,但每2~3年就会遭受1次晚霜冻害危害。在核桃开花期,前期气温持续升高,甚至最高温>26℃,之后气温骤然下跌至-3℃以下,气温变幅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致使核桃的新梢、嫩芽及花序受冻害。调查表明,种植区域的海拔、地貌、地形及树龄、树势等与核桃树受冻害程度密切相关。受严重冻害后核桃树主要表现为新梢、嫩芽及花序干枯、变黑甚至死亡,造成核桃树绝收[1-4]。受地域、地形和地貌的影响,核桃树受冻害的程度存在差异,背风向阳的山谷、山沟受灾较轻;同一区域内,部分高海拔地区和坡塬地受灾较轻,而部分地势开阔地(平地、台地、塬地等)和川道、沟道受灾较重;同一树体不同部位的受害情况也存在差异,上部枝叶较下部枝叶受害轻。同一区域内不同品种核桃树的受灾程度不同,辽核、西洛等受灾较轻,香玲和鲁光等受灾重;树势较弱者(幼树和挂果树)普遍受冻严重,反之树势强且管理水平高的园区受害则相对较轻。

3 丹凤县核桃树冻害的防控与补救措施

3.1 灾前防控措施

丹凤县核桃树早春冻害平均每3年就发生1次,不仅严重影响当地核桃丰产、稳产,且给种植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早春低温冻害来势凶猛,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且破坏力极大。为减轻“倒春寒”灾害天气对核桃产业的影响,特提出以下防控措施。首先,加强农业科研机构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协作,根据早春冻害发生规律,建立健全相应的早春冻害预测预报体系,以有效防止冻害的危害[1,5]。其次,通过加强对核桃树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抗冻害核桃品种选育,尤其是发芽晚、抗冻抗寒且丰产性能好的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如辽核、西洛等发芽晚、抗冻害的核桃良种选育。第三,及时灌水防霜冻。灌水有助于提高晚上土壤的温度,从而减轻霜冻危害,因此,可根据气象预测预报结合常年种植经验及当地早春低温冻害发生规律,及早做好防范措施,在早春低温霜冻来临前2~3 d及时灌水。同时,在建园选址时最好选择背风向阳坡地、台塬地块,避免在低洼地、风口坡面建园。第四,在“倒春寒”来临前,采用果树花芽防冻液(如M-JFN防冻液)等喷施全树,在气温-4~0℃时对花芽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而当气温降至-7~-5℃时也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冻害。此外,在冬季来临时也可以进行树干涂白,一方面对树体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从而有效避免早春霜冻危害,另一方面还可兼治树干病虫害。最后,果园熏烟。将果园清理的杂草、枯叶或树枝等按一定距离(约50 m)集中堆放,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预报,在早春时节凌晨气温降至1℃时,组织群众点燃杂草堆释放烟雾和热量,有助于增加空气温度,减少核桃树地块热量散失。

3.2 灾后补救措施

为减轻灾害损失,指导果农做好灾后补救工作,促进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补救措施。首先,加强水肥管理,增施复合肥帮助恢复树势。对于受冻害较轻的核桃树可喷施叶面肥,通过补充树体营养,刺激果树生长及保花保果,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受冻害严重的树,需要及时浇水同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含钾有机肥及生物菌肥快速补充营养,有助于及早恢复树势,促进核桃树新芽萌发,恢复生长。其次,短截促发新枝。冻害发生后及时适当进行枝条短截,剪掉冻害枝和病虫枝,刺激隐芽萌发,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第三,开展林下间作。积极引导群众在核桃园大力开展林下经济作物如豆类、中药材等间作,以弥补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第四,积极做好理赔工作,为农户生产及生活保驾护航。灾害发生后积极联系保险公司协商应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加入核桃保险的地块进行现场勘察、定损与理赔等工作,确保群众及时得到补偿,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救。

猜你喜欢
晚霜补救措施核桃树
暖春、晚霜与晚霜冻害探析
——以深州蜜桃产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嫁给马云
我与核桃树的相遇
老核桃树
水工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晚美V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