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2 08:20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足球队足球

任 剑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 214400)

一、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内涵

(一)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实施背景

1.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必须充分挖掘、整合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足球的体验活动中得到全面、个性的发展。

2.基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足球文化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设计,可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可以为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3.基于学校的历史。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设计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体现学校的实践历程,在学校现有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符合学校的发展愿景。

(二)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设想与宗旨

设想:以“校园足球文化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课程体系),以“学科渗透”为路径(改革教学模式),以“校园足球联盟”为平台(优化社团组织),以“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为支撑(组织专题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广泛参与和多元互动,进行自主体验和成长。

宗旨:强身健体塑品格,体验互动共成长,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品格,在体验互动中展示才华、快乐成长。

(三)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目标

目标:强大的凝聚力,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协调力,出色的表现力。同时,根据低、中、高年段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设定相应的发展目标。

围绕课程目标,我们又分“知足球”“玩足球”两个专题选择课程内容。“知足球”由读(语文)、唱(音乐)、听(晨会)、看(综合实践)四部分组成;“玩足球”由绘(美术)、写(作文)、跳(课间活动)、耍(体育)、赛(体育活动)五部分组成。

以“玩足球之写”为例,要求低年段学生设计一句加油的话;要求中年段学生写一段自己参与足球活动的体会;对于高年段学生,则要求其撰写足球新闻稿,记录班级足球比赛日志,写《给足球专家的一封信》。

(四)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实施原则

1.尊重需求。学生能力有差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喜好和需求,让学生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体验足球文化。校园足球文化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更为达成学校“特长明显”的培养目标提供有效路径。

2.遵循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也各不相同。顺应学生天性,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文化课程,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更加饱满、更富朝气、更加出彩。

3.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课程结构,及时把握教育动态,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尽情发挥自身优势”的基本理念,明晰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让课程实施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

二、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

体育课上,我们激励学生逐步习得足球的基本技能,让他们在发展技能同时提升身体素质;语文课上,我们与学生一起品析关于足球的经典文章,了解足球的历史、发展与现状;音乐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尽情演绎、自主创编啦啦操;美术课上,学生会拿起手中画笔,自由畅想心中的足球;班会课上,我们与学生一起欣赏足球的精彩瞬间,共同为班级足球队加油呐喊;哪怕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也会自觉沉浸在课程的进程之间,他们或撰写足球评论,或创作文化标志,自得其乐。

(二)关照所有学生的过程体验

爱踢球的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三人制”“五人制”或“七人制”足球比赛中切磋技艺;球踢得好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足球队;不善于踢球但拥有某一项爱好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所长,如设计海报、跳啦啦操、唱足球歌曲、讲足球故事等;甚至相关能力有缺陷的学生,也可以在足球游戏等的体验过程中,收获快乐。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积极改变以往的活动方式,大力倡导“丰富经历,注重体验”的活动理念,认真记录、全面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知识与过程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落实主体地位。

以成立“班级足球队”为例,第一,召开全校各班班长会议,宣布由班干部负责组建足球活动的各支队伍;第二,由班干部分工合作负责邀请同学、教师或家长给本班足球队起好队名、设计口号、拍摄照片、制作海报,并将成果张贴在本班的“足球课程展板”上;第三,请每班讲述组建过程中的故事,拍摄纪录片,并在电子大屏幕中展播。

(四)实现家校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生家长的参与度也直接影响着课程质量。

为顺利实现家校合作,我们主动改变,充分利用班级QQ群、“家长开放日”等沟通平台,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课程理念;注重引导,以《给学生家长的60条建议》为载体,让学生家长深入理解课程价值;与学生家长组建“爱心联盟”,热忱邀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课程的实施。

正是在这样的积极互动中,学生家长能逐渐正确认识学生、合理评价学生、积极发展学生,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资源。

三、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让每一个学生的体验都精彩呈现

《足球护照》是学校为校园足球文化课程实施所设计的个性化评价手册。从“护照”名称的书写,到校徽、内页的设计等,都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护照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结构分年段规划,记录了每一个学生在校内外的所有足球文化活动情况。“护照”的推行,直观地呈现了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与成长历程。

(二)让每一个团队的成长都充满激情

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发展团队。一方面,我们将足球文化课程纳入“爱心教室”班本课程的建设体系,大力倡导各班组建足球队、啦啦队,定期展示各班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班级、年级、校园足球联赛,丰富评价方式。如评选“十佳足球宣传海报”“十佳啦啦操队”“十佳后勤服务队”“十佳足球队”等,让联赛的过程成为凝聚团队、发展团队、享受团队的旅程。获奖团队的图文资料,都可以登上“校园足球名人堂”。

(三)让每一次活动的过程都体现智慧

第一,坚持“过程大于结果”。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应该是注重过程的教育。我们会以DV或日志的形式,定期记录、展示某一个团队的成长经历,用常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不寻常的道理;还会对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取得巨大进步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大力表彰,深入挖掘、积极弘扬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通过电子大屏幕展播,让这些精神力量成为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动力。第二,坚持“进程即课程”。我们鼓励教师主动开发班本课程(微课程),将班级足球队、啦啦队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教学建议整理成册,让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帮助每位课程的实施者进行总结和反思,给更多的教师提供参考和建议。

综上所述,透过足球看文化,我们能体验足球文化的无穷魅力;将文化提升为课程,我们能发现师生成长的无限可能。将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可以让学生对足球运动抱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其主动参与足球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尽情展示才华、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足球队足球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让足球动起来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少年快乐足球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