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农村能源发展历史、现状及面临问题和建议

2021-12-02 10:53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沼气池沼气农户

陈 田

(个旧市农村能源工作站,云南个旧 661000)

个旧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东经102°54′—103°25′,北纬23°01′—23°36′。东西宽40.5 km,南北长56.5 km,总面积1587 km2。东与蒙自市毗邻,西与建水县接壤,北与开远市相连,南与元阳县、金平县隔河相望。境内岩溶地貌,多暗河、溶洞,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岭连绵,峰峦叠嶂,山区面积占全市面积86%,地势高差较大,最高点大莲花山海拔2740 m,最低点为蔓耗新村,海拔150 m,相对高差2590 m,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对沼气发酵十分有利。全市辖3个街道、2个乡、5个镇、7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为45.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8万人,农户数42183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1%;个旧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共有汉族、彝族、壮族、回族、苗族、傣族6个民族。多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农村节柴改灶、成品灶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建设,充分利用了农村可再生能源,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文章分析了个旧市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1 个旧市农村能源发展历史

1.1 个旧市农村能源工作站建立

1990年初,农村能源职能从农业局沼气办划归林业局,成立了个旧市节柴改灶办公室,1992年更名个旧市农村能源工作站,编制5人,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2 个旧市农村能源建设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个旧市第1口沼气池是1937年兴建于宝丰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少量发展农村沼气,“远、大、深”是当时沼气池的特点,起到了积极的宣传示范作用。由于受建造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缓慢,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建池技术的提高和成熟,由农业局沼气办成功示范推广斜管进料曲流布料沼气池。“六五”至“七五”期间沼气池建造技术逐步成熟,农业局沼气办成功试验示范推广斜管进料曲流布料沼气池;“八五”期间,农村能源职能从农业部门划归林业部门,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资金、物资,加之农村能源工作重心是推广省柴节煤灶,沼气池的推广工作一时难以开展,所以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普及速度缓慢;“九五”至“十五”期间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由节柴改灶转移到沼气建设上来,沼气池的推广应用开始迅猛发展,到2003年全市突破万口沼气池,每年以2000口的进度增加;“十一五”期间进入巩固沼气规模效益和成果阶段,开展户用沼气CDM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展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和成品灶推广;“十三五”期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政策取消、太阳能热水器、成品灶推广逐年减少进入巩固阶段。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成品灶推广政策取消。

2 个旧市农村能源发展的经验特点

2.1 政策配套,各级部门重视农村能源建设

国家农村能源的政策经历了从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到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再到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目标变迁。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农村能源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贡献;中国农村能源政策担负起了缓解国内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的国际压力的重任。

根据国家农村能源建设方针,个旧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视,特别是沼气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速度。把农村能源建设列入市财政大盘子,各年补助有所提高。并把沼气指标列入市级对乡(镇)的年度考核中,全市林业指标占10分,其中防火3分,造林3分,沼气4分。市政府对每建1口沼气池1998—1999年补助100元;2000年补助200元,建1口青贮池补助100元,每年从扶贫款中拨10万元资金扶持贾沙、卡房贫困乡(镇)沼气建设;2001—2003年对涉及《项目》的农户补助200元及1.5 t水泥;之后,优惠政策向全市农户铺开。各乡、镇(区)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具体的补助政策。全市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2.2 以项目促发展

个旧市农村能源建设立足项目促发展。这些年得到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项目立项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相应的地方项目,加上乡(镇)的重视、林业站及能源专管支持、村委小组配合,个旧市顺利实施了《云南省沼气建设重点县一期、二期项目》、《生态家园项目》、《户用沼气CDM项目》、《省级农村能源示范村项目》。同时实施了地方确定的《个旧市万口沼气池项目》、《个旧市白云水系林区村寨沼气建设项目》、《个冷路沿线—丫洒底温泉周边村寨沼气建设项目》、《个旧市建立污水净化沼气池试验项目》,先后建成100余个沼气化村和乍甸省级沼气镇。

个旧市积极配合生态家园项目建设。农业部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强东、西部农村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西部农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决定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在西部7省建立10个生态家示范村,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家园模式雏形,开发、培育当地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市场,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大规模实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奠定基础。个旧市乍甸镇小甸头村成为云南省唯一被列为全国生态家园的示范村。

个旧市建立污水净化沼气池试验项目。为有效治理城镇污水,把个旧市建成集旅游、观赏、度假为一体的城市。先后派人到昆明、成都学习了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争取上级重视,于2000年投资11万元,在林业局宿舍区建设1口200 m3污水净化沼气池作试验,至今已正常运行20年。

2.3 注重农村能源技术创新

注重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村能源综合效益。为了使农村能源建设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先后引进成功的经验发展个旧市能源技术,不断为农村能源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如在沼气建池技术上从开始的“远、大、深”到“圆、小、浅”,从单一建池到集中连片、示范村、沼气镇规模化发展,从斜管进料曲流布料沼气池到直管进料、大管出料沼气池,到单向回流自动搅拌沼气池,先后研制出金湖A型、B型、C型、D型沼气池,使个旧市沼气建池技术不断提高。深入农村实地研讨适合农村节柴灶型。节柴改灶技术从老虎灶到标准节柴灶、到研制出金湖型二次进风节柴灶和节柴汽化炉。老虎灶的热效率在10%左右,而标准节柴灶热效率能达到20%,金湖型二次进风节柴灶热效率提升到35%以上。该灶型曾参加全省优秀灶型展示会,在展示过程中,经专家测定全温段热效率达到40.98%,在标准节柴灶热效率20%的基础上翻了一翻。开展城镇污水净化沼气池试点、两级厌氧发酵沼气池试验、沼气群池研究、示范等。个旧市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先后获得过4次州、市科技进步奖和1次省科技兴林奖。

3 个旧市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取得效益

经过8个五年农村能源建设,个旧市累计建成沼气池18642口,占农户数的40%左右;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432 m2,占农户数的50%左右;推广节柴灶43192万眼,形成每年可节约薪柴18.2万t,节省劳力94万个,相当于保住森林9333.3 hm2的规模效益,实现年创直接经济效益6480万元,对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重要作用。

3.1 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农村能源项目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使得全市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1个户用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和秸秆3 t左右。

3.2 增加优质可再生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

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建设1个6 m3的户用沼气池,相当于替代1.5 t标准煤,可解决3~5口之家1年80%的生活燃料。

3.3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发展农村沼气,推行“一池三改”(建沼气池带动改厩、改厕、改厨),建设生态家园,猪进厩、粪进池、沼渣沼液进地,居家环境和卫生状况大为改善,厨房无炊烟,厕所无臭气,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已成为各地防控血吸虫病、煤烟型地氟病、猪链球菌病等疾病、疫病的重要措施。沼气的使用,解放了农村妇女,使其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农产品质量

沼渣、沼液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改善蔬菜品质口感。1个6 m3的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8~12 t,可满足1333~2000 m2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沼液喷洒作物叶面,可灭菌杀虫,使秧苗肥壮,粮食增产15%~20%,蔬菜增产30%~40%。

4 个旧市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纵观全市农村能源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沼气使用率正在逐年下降。据调查,全市现有农户数4.2万户,建成沼气池1.8万户,推广率达到40%左右,经过多年的使用,沼气使用率下降到50%以下。主要原因是①部分农户外出务工,家中只有留守老人,无力管理;②管道灶具损坏无法正常使用;③没有搞养殖,沼气缺乏发酵原料,种—养—沼纽带断裂;④搬迁、建房填埋。这就造成大量沼气池处于闲置状态。二是成品灶推广到农户后,农户成品灶使用率低。三是农村能源建设下一步发展什么。2020年成品灶、太阳能热水器政策没有了,而户用沼气从2015年就没有农户建了,政策也取消了,下一步农村能源要做什么?

5 建议

(1)加强对农村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要有稳定专业的农村能源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能源后续管理的良好环境。

(2)努力构建能源建设与“循环经济”互推互动的推广机制,利用好沼气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好模式,形成“种植—养殖—沼气”的循环型、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仍然保持沼气使用率高的村寨,如水塘寨、黑桃湾、联合村、云掌寨等,都是种—养—沼纽带保持好的村寨。

(3)要结合农户使用习惯,不断改进成品灶的使用方便性,提高成品灶热效率,从面上提高柴草的利用率。

(4)拓展农村能源利用范围,全方位开发农村资源,构建全面、协调、系统的农村能源发展新模式。积极与厕所革命、设施农业、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结合,将节能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生物发酵等技术结合利用,促进农村项目和技术集成。

(5)开展户用沼气兴废利旧项目,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尽量恢复沼气池的使用,确保国家和农户多年来在沼气上的投入不浪费,稳定巩固历年取得的推广成果,持续发挥综合效益。

(6)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广,加强光伏项目面向农村的研制、推广。

猜你喜欢
沼气池沼气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河北农民凭沼气专利致富
技术先行,加强交流推动中国沼气健康持续发展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