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写能力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探析
——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南湖小学部为例

2021-12-02 13:06邙心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书写能力练字笔画

邙心睿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130000)

汉字的书写能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重视书写,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是语文课堂上一项急需落实的教学任务。1962 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小语会的崔栾老师多次提出要重视写字指导。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南湖小学部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2018 年以来,该校加大写字指导教研力度,力图达到覆盖全体学生,提升全员书写水平。在写字教学中,学生的书写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阻碍了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

制约因素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于书写的评价,只是停留在教师口头的肯定,并没有明确表达在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正规的评价体系当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以下简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了针对写字的要求以及教学评价建议,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写字的评价最终只落实了“写正确”这一项目标。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有缺位。写字时间往往被阅读等教学活动占用,即便有写字教学环节,很多教师也处理得如蜻蜓点水。

制约因素二:语文教师指导能力不够。写字是一种技能,不是单纯重复练习就能达到目标。汉字的构造,笔画的书写,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和方法。然而,很多教师指导写字的方法非常单一,甚至写字指导中只有对书写姿势的提示和对书写态度的提醒。“字如其人”“要写端正”“一笔一划”这样千篇一律、空泛的教学语言是达不到指导学生写字的目的的。一些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板书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工作内容繁多,板书练习落不到实处。

制约因素三:写字教学的年段目标模糊不清。不分年段,不问基础,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盲目。低段教学中书写要求过低,没有形成扎实的基础;中高年段,忽视书写指导,造成书写速度与书写质量成反比。学生一旦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再想写好字就会难上加难。不同年段的学生,书写训练的目标应该有所差别。现实中缺乏针对写字教学的研讨,导致写字教学年段界限不明,也没有长远的教学目标规划。

制约因素四:学生缺乏书写兴趣,没有主动练字的愿望。练习书写是一个枯燥而又辛苦的过程,学生年龄小,缺乏认真书写的动力和耐心,尤其到了高年级,书写量加大,很多学生只注重是否写完,很少关注是否写好,需要在家长和教师关注的情况下,才能够认真书写。没有自觉规约,汉字书写是难以达到美观的。

种种因素成为学生书写能力提升的障碍。找到写字教学低效、无效的症结,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南湖小学部对症下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重“身教”,写好字从语文教师做起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语文教师的板书示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教师板书能力是指导书写的前提。为此,南湖小学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提升教师板书能力的教学活动。

首先,召开教师书法培训班。“建议、提倡”教师练习板书很可能是开“空头支票”,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一些教师练字效果不显著,感觉总是摸不到门路;一些教师嘴里说着练字,但是一有事情就忘了练习。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书法培训,将教师集中在一起,由书法教师担任培训者,每期培训班有讲解,有作业,让练习板书不再是“想法”,而是真正的行动。在专业书法教师的指导下,教师的书写水平提高很快,同时也将自己练字的心得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提升了书法指导能力。

第二,展示每日练字的成果。为了更好地督促教师挤时间练字,学校为语文教师每人准备了一块小黑板,每天练习写规定的内容,并把练字成果展示在走廊里。学生、教师之间的评价就是监督之眼,激励教师们积极主动地练习板书。在日积月累之中,教师的板书能力就会提升。

第三,定期开展教师素养赛。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已经召开了三届“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其中一项就是“板书大赛”。比赛让不张扬的书写以外显的形态展现。小学部的比赛场地就设在班级,青年教师在学生的注视下比赛,激烈的氛围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赛教师。更多教师加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真正达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第四,期末进行优秀书法展。优秀的教师书法作品在期末展出,供全体师生共同欣赏、学习。在期末家长会上,家长也能欣赏到师生的优秀的书法作品。这是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的营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写一笔好字”成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真心向往的能力。

“先培后练”“以赛促练”“榜样带动”这些举措带动了教师主动参与到练字当中,也真正实现了教师自身示范能力的提高。

二、循“规律”,教写字从科学施教入手

(一)研究课标,解读学段训练重点

关注各学段的教学衔接,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写字教学才会落到实处。课标明确提出了写字教学的年段目标。低年级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年级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高年级要“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从体例上就可以看出,低年级是练习写字的关键期,要重视书写基础,从习惯和习字方法上加以要求,过了笔画和结构关,并且能够发现和总结书写规律。据研究,小学生掌握字形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三段:泛化阶段—初步分化阶段—精确分化阶段。[1]低年段小学生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缺乏完整精确的分析、综合能力,感知汉字时缺乏完整性和精确性,写字时常结构混乱或产生细节错误等。为此,低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应重点引导学生多多练习观察。古人练字,先要会读帖,然后再临摹。因此,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将“学会观察”定为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笔画。不脱离汉字,在结构中观察笔画,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笔画观察要侧重两个度:一个是长度,一个是角度。例如,观察“十”字中的“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横画写的长,还要向上倾斜;观察“直”字中的横向笔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个字中横画很多。首先要观察最长的是最后一笔,其次要观察横画长短虽有差别,但是它们倾斜的角度是一致的。二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结构观察要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观察左右结构的汉字,除了观察左右两部分的宽窄之外,还要观察两边的高低关系,简称为“高矮胖瘦”;观察上下结构的汉字时,教师可以重点强调找出字的中心轴,观察上下两部分在中心轴上的分布。

中年级要逐步脱离田字格的辅助,熟练掌握汉字书写规律,也就是从“练写”字形到“默写”字形,并且不断提升书写速度。教师主导地位降低,逐步发挥学生自主习字能力,给学生自主观察,自我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运用”基础之上,教师就典型问题适当点拨。进入中年级,学生要更换书写工具。因为笔尖硬度不同,学生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书写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教师要想策略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适应期。此时,书写的量不要激增,要循序渐进。在这个阶段数量不会提升质量,而且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当延长书写的时间,减少书写的字数,同时严格要求书写质量。在学生适应了新的书写工具后,就要开始进行脱离田字格的书写训练,从写单个字过渡到写词,写句,从关注单个字的笔画、结构关系到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练习把一句话、一段话中的所有汉字写得大小一致。

高年级则要练习熟练书写,注重篇章布局,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进入高年段,单个字的书写已经不再是重难点了,重难点是能连贯地写,写得协调统一。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在前,写在后”;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试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写最漂亮的字等等。这些方法的提示,逐步提升了学生书写的速度。同时,“提速不减质”,书写速度加快,不能以牺牲书写质量为代价。大量数据表明,当书写量增加后,学生的字形容易向圆形,扁形发展,这是由于学生书写时手部肌肉紧张,没有形成肌肉记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写字教学中重点强调字的整体结构感,要求写瘦长的字。在写习作的时候,更要注重整篇汉字协调统一,不能前紧后松,减少勾画涂抹。

中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升了,但不是写字教学就不重要了,结合年段目标搞清楚教学重点才能够“对症下药”。书写能力是不断提升的过程,既不能越位,也不可以不到位。

(二)研究学生,激发学生主动习字的兴趣

练字如果不得法,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自然就不能形成兴趣。所以,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确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写字教学不是简单传授书法知识,有些书法语言不经过教师的转化加工,即便说得再专业,学生也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例如,教写“斜钩”这个笔画,用书法语言来描述是:倾斜的弧形,出弯要均匀,弯度要小。这样的描述可谓清晰明了,但是如果受众是小学生,这种教学语言无疑是晦涩难懂的。弧形是什么?均匀的弯是什么样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将这样的书法语言转化为儿童语言:斜钩像根竹子,把它用力压在地上,看它身材就变弯了,它可是绷着劲呢,好像你一松手它就要弹起来一样!请同学写一写像小竹子一样的“斜钩”吧!写的时候要注意角度,不要把小竹子写断了呀!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一下就拉近了书法和学生的距离,不仅很好地向学生诠释了书法的知识,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除了运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来转化书法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的示范来让学生感知。“书空”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地感受笔画走势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书空示范,这里指用幅度比较大而夸张的肢体动作,带领学生按照笔画的走势来在空中书写,感受笔画的走势与力度。

例如,指导书写笔画“撇”时,教师如果只用语言去描述:书写时落笔要重,收笔要轻,并且要逐步抬起笔尖,这样才易出笔锋。学生在独立练习时很难直观感知到书写力度的变化,落笔就会千差万别。但是,书空就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到这一点。

研究学生,钻研方法,学生练字有兴趣,学得专注,练得投入。课堂教学中的写字指导才能真正达成提升整体书写水平的目标。

三、抓“评价”,练好字从检查督导抓起

首先,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主书写能力的保障就是学会自我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评价,找准书写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自觉地监督书写质量,而不是盲目完成书写内容。所以,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设立自我评价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例字特点,对照自己书写的汉字来进行有的放矢的评价。最初练习评价时,学生的关注点还不够全面,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关注单个笔画,而忽视从整体结构上判断笔画位置是否合理,需要教师提示评价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在正确评价基础上的修改,会快速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

其次,教师要随时跟踪评价。跟踪评价分为随堂跟踪评价和课后跟踪评价。随堂评价是指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及时解决。可以结合幻灯设备,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提出修改意见。时间上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面批面改。随堂评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课后作业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课后跟踪评价尤为重要。批改符号是达成与每一个学生有效沟通与指导的桥梁,教师可以尝试与学生约定彼此熟悉的批改符号,使学生不用听老师讲解,看到修改符号就能够明白哪里有问题,如何修改。例如,在例字上圈出写得有问题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对照修改;笔画不到位的,教师可以范写一个笔画……总之,要简单明了,还要一以贯之,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独立修改。

第三,教学管理者的月评价。这是一个更高级别的阶段性评价。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学主任通过检查学生作业书写,了解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距。这种纵横交织的评价,方便教学管理者清晰而又全面地掌握整个小学部学生整体书写情况,也能透过学生的书写了解到语文教师教学的开展情况。共性问题集中解决,突出的个性问题重点解决。教师也通过作业展评找到差距不足,相互取长补短。在总结会中,教师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最后,学校要确立权威评价。来自学校的评价更有影响力,更能带动师生的书写热情和重视程度。因此,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在最重要的期末考试试卷中加入了三分的书写分,计入百分内。虽然分值不大,但是含金量却很高。这意味着,知识点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如果书写不合格,卷面也难以达到满分。除此外,南湖小学部还单独设立了书法考级制度,优秀的学生获评“书法能手”,而考级不合格的学生则要加大练字力度,教师将会额外给予更多的关注。

写字教学任重道远,每一位语文教师,每一节语文课堂,都为小学生书写能力提升提供了可能。重视写字教学,把它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教的作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语文教师要内练基本功,外练教学法,关注全体,提高学生书写能力,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昂首阔步,写字教学在路上。

猜你喜欢
书写能力练字笔画
芭蕉上练字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练字真的好烦啊
爆笑四格
找不同
大学生书写能力调查和应对对策研究
学会放弃
语文教学中巧用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