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羊生产》课程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模式探索

2021-12-02 17:39曾金焱李国智杨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肉羊导师企业

曾金焱 李国智 杨华

(1,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730020;2,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 745700)

1 背景资料

2018 年甘肃省将羊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6 大产业之一,全省58 个贫困县有55 个县的518 个乡镇适宜发展羊产业,其中在庆阳、临夏等地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创出了好的带贫模式。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和贸易摩擦,导致我国进口肉食品安全风险加大,而我国羊肉的消费量却逐年增加,据统计,2020 年末全国出栏31941 万只,比上年增加242 万只,增长0.8%,全国羊存栏30655 万只,比上年末增加583 万只,增长1.9%,全国羊肉产量492 万t,增加5 万t,增长1.0%。促使甘肃省肉羊产业迅速发展,肉羊产业各生产环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需求越来越紧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羊生产》课程实践模式试点背景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时间不算短,教师来源单一,主要来自高校,养羊的实践经历不足,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实践积累不够深厚,特别是目前《羊生产》课程教学基本以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为主,受校内基地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要求。这些短板一方面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学院培养的人才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学院长期战略发展不利。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步伐,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的有效手段,是获取专业技术技能的重要载体。学院畜牧工程系与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打造学院高水平高标准肉羊实践教学校外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协同育人,实现了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学实验、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职业培训与科技服务等一体化多功能实践平台。

学院畜牧工程系之所以挑选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作为《羊生产》课程教学实习基地,是因为该公司为全省独一家的肉羊育种龙头企业,以公司总经理李国智为首的技术团队,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 年“中国十大技术扶贫优秀团队”,今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公司成立时间短,起步高,生产规模大,生产环节齐全,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程度高,具有国际视野,中外交流,技术水平先进,学生和教师在此实习实践均能全面了解肉羊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肉羊生产中各环节的先进技术和技能,特别是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有更加实际的规划,现已成为陕、甘、宁等省多所高校的实习基地,也是全国肉羊制种和生产的标杆企业。

1.2 合作企业背景

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 年,系采用轻资产模式在环县建办的肉羊制种基地,已完成现代化羊舍55000m3,饲草料库房5000m3,青贮设施15000m3,有机肥发酵池3500m3,有机肥库房3000m2。

基地自建场起,聘请澳大利亚胚胎移植协会主席戴维德.奥斯本博士(DAVID.OSBORN)作为技术总监,组织引进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肉羊技术专家34 人次,促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引智专家全面参与基地的设计和建设,建成肉羊产业技术中心,包括冻精生产线,胚胎生产线,人工授精中心,胚胎移植中心,营养分析中心,疾病检测中心。目前已经引进和转化的技术包括“一只配一万,一天配一千,一扫三二一,一变三十六”等四个一技术,正在向产业推广。

基地先后引进无角陶赛特、白萨福克、南丘、杜泊等优良肉羊品种冻精8000 头份,优良种羊180 只,良种肉羊胚胎1000 枚,初步建成制种能力。基地全面采用漏粪地板系统和机械清粪系统,种羊饲喂采用智能化机器人饲喂系统,实现了精准化营养,确实保障种羊的品质。

2020 年,在环县木钵镇建成商品繁育基地,占地150 亩,存栏母羊规模2 万只,可生产杂交育肥肥羔6 万只,同时建成年出栏10 万只商品肥羔生产基地。至此,公司形成从制种到商品繁育,再到商品育肥的“三级二元”繁育体系,实现了良种肉羊的基因优化组合,并创造最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该繁育体系在环县推广的同时已向全省推广。

公司因专业优势、经营模式突出获得了甘肃省财政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中国农科院、庆阳市农科院、环县畜牧推广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团队合作,联合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三支技术力量,合力启动培育甘肃省第一个舍饲专用肉羊新品种项目,目前培育工作正在开展杂交繁育。

1.3 企业所在地区的背景

庆阳市养羊历史悠久,目前肉羊饲养量达728.2 万只,占全省饲养量的36.4%,已建成规模养羊场(合作社)数量达到798 个,发展千只种羊扩繁场202 个,千只规模育肥场201 个,百只规模养殖户1.25 万户,达到市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22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2 个,部级3 个。其中环县是庆阳市养羊重点县之一,正在探索“羊业兴、产业旺、百姓富”的小康之路,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引进“百名高端人才”,留住“千名大学生”,培养“万名职业农民”,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1000 名大学生“羊倌”。

综上所述,甘肃省肉羊产业需要大量掌握生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人才,如何培养支撑肉羊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本着为地方畜牧业经济建设与发展培育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服务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落实“三教”改革,构建适合肉羊产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共享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施肉羊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 探索“羊舍教室,多导师制,中外融合,团队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在专业团队“多导师”的指导下,借助企业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羊舍教室,开展肉羊技术和岗位实践活动,提高技术能力和岗位担当能力,共同完成《羊生产》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体验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养羊的基本知识,复习和巩固所学《羊生产》课程的内容,拓展和丰富课外知识,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多导师制”是指由不少于3 位导师的团队共同指导和培养学生。该团队必须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导师1),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导师2),企业技术总监(导师3)组成,重大项目还需由羊场经理(导师4),国内专家(导师5)和国外专家(导师6)参与指导。

2.1 挑选学生,分类培养

由专业教师在畜牧兽医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摸底工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分类培养,从喜欢养羊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中优先挑选庆阳籍学生,采取“地缘优势,双向选择”的原则,利用寒暑假时间,由学校教师(导师1)带队入驻企业,进行短期体验实习和跟岗实习。大三学生不论地缘关系直接入场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通过观看企业展板、VR 视频、沙盘等了解企业的概况,进入羊舍参加生产,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切身感受产业现实,职业现实,团队精神,技术要点,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感性认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过程。大一学生的体验实习可以补充和丰富专业教育,对羊场有初步认识,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指明方向;大二学生的跟岗实习可以弥补校内教学实习的不足,弥补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大三学生的顶岗实习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为提高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奠定基础,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2.2 轮岗接受技术基础教育

主要针对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羊场学生先要接受一周的企业概况、企业技术、企业文化与生产安全教育。企业根据生产任务,将肉羊的生产阶段划分为12 个项目组,如育羔组、哺乳组、保健组、育成组、育肥组、空怀组、怀孕期组、产羔组、公羊组、人工授精组、胚胎移植组、日粮营养组等,并为每位学员(学生和员工)制定学习目标和最终考核目标。然后在“羊舍教室”接受技术基础教育,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项目组,每组指定企业实践指导老师(导师2)一名,组长一名,分别跟随导师2 学习。每个组的学员在本组内学习十天,要求全面掌握本组的标准化工作流程(SOP)、工作的要点和技术环节,全面掌握本项目组的关键业绩指标、最常见技术难题。期间在核心(关键)技术组学习,会有国内专家(导师5)和国外专家(导师6)指导,实现了“中外融合,团队培养”的目标。利用晚上时间,各项目组每3d 召开集中座谈会一次,各项目组之间进行交流,以确保各项目组学员对全局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

2.3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实践目标的顺利实施

通过引入多导师评价方式,力争做到对实习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合理评价。当本项目组学习结束后,由实践指导老师(导师2)、组长、企业技术总监(导师3)和学校指导老师(导师1),共同组成考核组,对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学习和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本次顶岗实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计入学生考核档案。随后,按照轮岗顺序,转入下一个项目组,同样指定实践老师(不是一个导师带到底),制定学习目标和考核目标等。待所有组员轮换学习了每一个项目组之后,技术基础的学习告一段落,学员转入下一个实践学习环节——岗位担当。

2.4 以“工匠精神”为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职业素质

在“羊舍教室”学生接受岗位担当教育是检验技术基础教学质量的手段,也是学生转变身份的关键阶段,有的放矢,分类培养。

(1)召开分析会议。组织学员召开羊场分析会,让学员从各自角度分析羊场现状,如现有技术及要点,影响全局生产的因素和可以改进的方面等,通过讨论使学员对技术基础达到自我思考和判断,掌握各环节技术对于全局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贡献和影响。

(2)确定实习主管。会后分发给学员每人一份“岗位担当申请表”,提出申请的理由,自己对于岗位的认识和理解,3 位导师(导师2、3、1)一起分析申请人的特长、申请理由,结合生产实际安排,确定不超过总人数的10%做实习主管,其余学员将通过一个“模拟招聘程序”组合进入实习主管所担任岗位的工作单元,如人工授精组组长为一个实习主管岗位,他将和3 位导师(导师2、1、3)一起组成面试小组,根据实习主管提交的人员需求情况,招聘合格的学员作为本项目组的工作人员。

(3)接受岗位培训。在招聘本项目组组员之前,实习主管接受岗位培训,接受岗位说明书,培训如何做主管,管理的基本要则和目标制定,团队领导、考核与激励等一系列做主管的基本技能。同时三位导师(导师2、3、1),为实习主管制定工作目标与考核目标,以及作为主管的奖惩措施和有关政策。在实习主管见习工作的一个月内,导师2 参与由实习主管组织的晨会和周例会,对于工作目标任务的安排与团队领导工作,及时与实习主管单独沟通,以指导实习主管的学习和进步。实习主管要负责所属组员的日常工作安排,目标制定,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

(4)学员岗位考核。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主管的考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所属组员的评价,二是由3 位导师(导师2、3、1)组成的考核组考核。对于每一组员的考核,将由实习主管与3 位导师(导师2、3、1)共同考核。实习主管的考核结果、组员的考核结果将计入学员的考核成绩。

(5)颁发实习证书。岗位实习结束后,每位学员撰写一份实习报告,并在实践教学总结会议上汇报,由3 位导师(导师2、3、1)与羊场经理(导师4)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每位学员的报告进行答辩和评分,该评分将作为本次顶岗实习评估的一个部分计入成绩。至此顶岗实习全部完成,承担顶岗实习的单位——羊场,为每位学员颁发“实习学员证书”和盖有公司公章的顶岗实习成绩单和评估材料。

3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促进产教融合,优化教育资源,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3.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回报企业,奉献社会。实践教学是有效途径,在教育理念上,实践教学丰富和发展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实践教学就是劳动教育的具体体现方式,学生在羊场生产过程中有利于形成健康体魄、吃苦精神、求学上进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定期轮流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跟岗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职业院校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或服务“三农”的教学名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院可以聘请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补充师资队伍,完成教学实习。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潜力,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开发项目中,共同与企业攻坚克难,为企业创造价值。

3.3 构建《羊生产》实践课程体系

企业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变化,掌握工艺流程要求和岗位要求,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师依据职业标准,调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职业岗位培养框架,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企业教材,开发以项目为单元的活页式教材,可以是单行本,也可以是合订本,如《羔羊培育》工作手册、《肉羊胚胎移植》技术手册、《TMR 饲喂车》操作手册等和《羊生产》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12 个生产组的技能训练(实际工作)和考核,使学生获得肉羊生产技术和岗位担当能力,由新手成长为熟手。学生可以自愿双向选择留本场就职,也可以由企业推荐到其他羊场或合作社就业,即学院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也挑选了新员工,协同育人,实现双赢。

3.4 开展技术含金量高的培训工作

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是新品种培育与良种扩繁企业,核心工作是肉羊的繁殖。利用羊场国际队和国家队的技术优势资源,中外融合,在留场的新手和熟手(学生)中,精准挑选高级技能型人才(能手),着力为新手(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展技术含金量高的“肉羊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和“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等培训,为规模化养羊企业培养核心技术人员,提供坚实的人才培养保障,同时也为探索开发肉羊产业内“1+X”技能证书奠定技术基础。掌握高技术的学生(能手)能实现个人职业的迁升(腾飞),获得企业的高薪和认可。同时,企业也拥有核心技术人员,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3.5 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服务三农

学院培养的人才最终会成为肉羊产业所需的技术骨干(熟手或能手),这些技术骨干在人才培养阶段即能掌握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也了解或深刻理解现在肉羊企业的运营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这些人才对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需求及如何应用技术为产业创造价值方面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人才成长到能把握产业技术趋势的阶段,人才就能为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人才成长为主管,能率领团队,此时人才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就可形成乘数放大效应,从一个人才变为众多人才的合力。或者随着人才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人才可能进入畜牧兽医推广部门工作,参与一个区域肉羊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利用其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影响一个区域肉羊产业的技术推广,技术进步。无论是做企业主管还是进入政府产业部门,他们都能用所学技术技能,服务产业,规范产业,为产业效率和效益的改善提供有效途径,最终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4 结论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教育布局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需要展开,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尽管通过冠名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形式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针对畜牧行业的特点,特别是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羊场)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甚至是智能化,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少,机器或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岗位才需要工作人员,因此,本次探索实践模式并未按照整班推进,以3~5 人为一单元,最多不超过10人,原因是一方面企业在同时段内接纳多所院校的学生实习(含研究生)人数有限,另一方面是个别学生自身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快节奏的生产中。

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创新,我们在《羊生产》实践课程体系上做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不是课堂理论教学和虚拟仿真实训能替代的,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值得在畜牧兽医专业其他畜禽生产课程中推广,是学生从新手-熟手-能手成长的有效途径。由于学校距离企业(实习基地)较远,企业因防疫要求处于偏远乡村,所以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学生的就业观念,家长的期望,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意愿,校企合作同类企业的选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产教融合的深度,职业院校的开放度等,均需要逐步解决,加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出符合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肉羊导师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肉羊养殖技术探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V eraW an g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