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及其实践形态创新研究

2021-12-02 18:28林志锋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教育

林志锋

(福建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12)

引言

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属性。劳动教育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为传播劳动技能、提升全社会生产力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策略之一,因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入新时代后,时代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并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成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实践与理论关联性,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劳动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短板表现在劳动意识不足、劳动实践能力比较薄弱等,再加上高校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就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及其实践形态创新展开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重要性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影响下,顺应教育及社会发展趋势需求,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劳动思想技能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及其劳动责任感,培养全方位高级别的专业人才。

(一)重要价值

从劳动教育理论价值来看,其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理应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环节。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国民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各类行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环。所以说,任何教育理论的贯彻与实践都得依赖于完备、成熟、全面的专业学习与具体实践的统一,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需要在各类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从技能培养出发,利用专门的教育系统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因此,在这一方面来看,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必须结合课程学习与实际劳动,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创建必要的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创新性搭建完善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所以说,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要在高校教育的组成环节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时代需求

劳动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概念,与时俱进,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当步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劳动的含义更加丰富多彩,劳动样式也多样化,进一步验证了劳动的重要价值。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劳动所需的体力付出不断缩减,智力劳动占比不断增加,但是劳动效率反而得到显著提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更加突出,劳动的主体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对于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虽然劳动地位有所降低,但是其作为人类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这也使得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做出改变,增加了诸多新的内容,提升了高校教育质量。

(三)体现着先进的劳动思想

劳动思想教育主要突出了劳动的德育特征,其中涵盖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理念、情感态度、责任等方面。与此同时,劳动思想教育也体现出了劳动的智力价值。当前,各大高校的劳动教育大多还是偏重劳动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劳动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劳动实践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增长见识、磨炼意志等,这些内容在各自的领域内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存在相互影响,展示出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作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典型特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价值。因此,在高校教育的主要关键环节要贯穿劳动教育的因素,彰显其真正的时代价值。

(四)实现内外价值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先进的劳动意识,在劳动中不断获得幸福感,以此为基础,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人才,这一目标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最为主要的价值所在。纵览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反思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与创业兴趣,以此来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社会人才,这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可以说,劳动教育成为推动国家不断创新,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手段,应当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更多关注。

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不重视劳动教育

在当前以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首先忽略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体力劳动者的轻视。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开始显现以来,这两种劳动模式为了阶级统治的需要,开始为了各自的利益形成了对立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力劳动逐渐沦落为边缘性社会活动,两种劳动结合的重要性逐渐被剥离开来。其次是受到社会教育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流行,社会及高校更加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水平,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劳动教育地位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被有的激进人士认为是文化学习的障碍。再次是个人成长环境的作用,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果,大多数家长更多是让孩子为了不耽误学习而不参加劳动活动,以至于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合作精神和责任担当,这也是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困难。最后则是精致利己主义的盛行。在此影响下,劳动教育的价值不够显著,吸引不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忽视,在间接上扭曲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学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过分追求社会利益,而忽视了劳动教育价值。

(二)曲解劳动教育的内涵

高校的劳动教育一方面被当作成为惩罚手段,被用来体罚犯错的学生。这种劳动惩罚手段的使用虽然在避免体罚等争议性之后能够带来一定的教育效果,而受到众人的认可,但是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不良印象,使得劳动教育的内在教育价值得不到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劳动无法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令劳动教育发生了畸变,曲解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则是简化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没有明确的教育模式,而劳动教育就被简单地划分为德育教育的代表,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再加上高校自身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大多流于表面,以至于学生随意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劳动教育价值进一步下降。

(三)劳动教育存在片面性

自始至终,劳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都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定位模糊、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教育设施不完整等问题较为明显。劳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较大不足、缺乏特色、内容十分陈旧,高校相关人员对于劳动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存在理念上的偏差,使得劳动教育内涵发生改变。另外,由于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团队,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基本的劳动教学活动。还有因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短缺和设备落后,不能发挥出劳动的作用。最后则是高校劳动教育制度还不算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个别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考核简单,流于形式,没有全面的考核制度,导致劳动教育片面性愈发凸显。

三、以实践形态创新为核心的劳动教育策略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落实相应制度

在高校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具体的实践要求,把培养综合性人才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目的,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全面培养的细则中。发挥劳动教育的主要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坚信劳动光荣等思想,深刻感受到劳动能够创造美好生活。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日常劳动教育能够使自身树立正确的劳动择业观念,正确对待劳动分工,具备到艰苦地方努力奋斗的精神。另外,需要加大劳动教育投入,搭建劳动理论及实践教育场地,为高校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提供最为基础的物质保证。

(二)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实践平台

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是最为重要的高校教育场所,从这方面来看,完善劳动教育的课堂建设,将劳动教育的内涵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及动手能力。在劳动专业的设置中也要按照需求进行劳动实践课程安排,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高校也可以从劳动教育实践出发,增设职业发展类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上述多种方案,使大学生能够全方位、系统地接受劳动和专业知识教育。学生通过将所学多项职业实践技能融合,使其成长为具有劳动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三)发挥各环节作用,齐心协力发展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础环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劳动家风,在日常中父母树立劳动榜样,通过自身行为对孩子劳动意识以及劳动精神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其实践技能。社会也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部门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指导,切实履行好自身岗位职责,为大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创造合适时机,提供劳动教育的基础保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劳动氛围。学校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最终效果,这就要求学校除了加大资金投入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能力素质,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强化储备,具备带领学生完成劳动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精神。

(四)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劳动教育的使命意识

通过分析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可知,现阶段要提高高校对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并以当前中国的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基础,根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指引高校完善相关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搭建完善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拓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使得劳动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使得劳动教育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及创新意识,实现个性特长的培养和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劳动幸福感。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打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明确劳动教育的主体及相应责任,并设置相应的激励考核,使得高校的劳动教育制度更加合理,以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