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际合作社原则推进农业现代化

2021-12-02 19:57张蓝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地使用权农场

张蓝水

前些时,整理文字资料,看到一份复旦大学用国际合作社理论观察我国农民合作社问题的文章。深感正确认识我国农业与农民合作社问题的重要性,进而引发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农业的生产天生适于家庭经营

人类农业产生之初,就是在阳光下培育生命体的活动。农业主体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具有对象的生物性、地域的选择性、生长的季节性,存活的非同步性、灾害的难预见性等,这是与工业生产不同的显著特征。

以冬小麦种植业为例,其生物性本身有地域性选择,适合在我国北方种植,9月—10月播种,次年5月—6月收获。秋种夏收,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全年间歇期。即使与玉米连作,也有人的冬闲季节,难以让人全年充分就业。因而农业尤其种植业是个天生不能充分就业的产业。而工业以拖拉机生产为例,其加工对象是非生物性的,可以同步、大批量、不分季节和昼夜地连续进行,部件多分散在远距离生产,主机车间安装整机出厂。故工业可全年充分就业。工农业的差异往往造成从业者收入的明显不同。耕地不足的传统农民往往以农为主,兼事家庭副业、手工业、小商业,以弥补家用。

发达国家的有文化、精明的家庭农场主,对待农业难充分就业问题,自己开辟第二职业,弥补农业天生的就业缺陷。美国家庭农场主韩丁,种好玉米之后,与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签订合同,对作物生长、观察、管理,服务公司为他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他只待回来收获。他利用作物生长期和冬闲时间出国旅游、观光、演讲。还在休闲时间著书立说。他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写过中国农村话剧,被传为佳话。

鉴于农业天性,使得需要时,非及时到现场护育,则难以达到企望的最佳结果。故农业特别适合家庭经营。人民公社不准家庭承包经营,最终被农民所唾弃。我国2013年选择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达国家农业经营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家庭农场。没有独立自主与社会化合作的家庭经营,很难说有真正供养地球70×108人口的可持续性农业。

农业企业合作最具现实可行性

古人类出于捕猎需要,就有团队协作。农业初始“刀耕火种”造田更是靠合作而为。可见,农业是个天生合作的产业。

现代农业合作更是个极为宽泛概念。于今农业合作至少有6种形式:农机户为小农户提供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机有偿作业;小农户为家庭农场有偿流转农地使用权;专业合作社为成员购买团购价格的农业生产资料;成员向专业合作社交售农产品供加工、销售;小农户农地使用权向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分红;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都是现代农业合作的不同形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间的农业合作应该以什么身份参预其中?农业合作最具现实可行性的当属农业企业间的合作。

小农户自己营农实际上是农业小企业。农地使用权股份合作社与流转农地使用权形成的规模化家庭农场,都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企业。企业的生命力系于其效益本身。农民专业合作社起因是基于弱者的联合、自救与互助,是在承认农业家庭财产权和家庭经营基础上建立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成功是综合因素促成的。这些农业企业多擅长生产技术环节,家庭农场主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当然是强者。但是,这些小的或中大农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弱点,诸如在生产资料购进、农产品销售等商务领域,农业法律政策领域,市场信息、金融财务会计等多方面未必都是强者。在抵御农作物病虫害、自然灾害方面更是独臂难支,克服弱点重要的是通过农业企业间的合作获得满足。农业合作组织除了本身的长处,往往还与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合同,聘请各方面专业人才作顾问,弥补己方不足。

任务2:能够将魔方和正方体建立联系,通过拆拼魔方,体验想象与现实的差异,理解假设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农业合作社在经济领域有着许多优势:1.廉价采购。团购可以获得比牌价低的优惠,如购买化肥和农业设备,以助力农业生产活动。2.合作社对成员交售的农产品视行情优势直接或加工后销售而获利。3.统一为成员办理农业信贷。4.合作社的选优原则推动成员的农产品达到更高质量。5.激励生产和加工方式的改进和创新,让成员获得更大的市场势力,甚至形成社会知名品牌。

农业合作是农业现代化推进器

农业合作以农户或家庭农场为前提。合作组织与这两者优势互补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地少人多,家庭承包形成众多小农户。现今6种形式的农业合作都有利于改变小农户的传统生产方式,让农业逐步迈向现代化。我国要由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其显著特征是包括城市和乡村都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民主化等。现代化的继续发展逐渐走向生活质量层面的追求。国家将由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文明转变。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等。这两个阶段被有的学者称之为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对农村来说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一次现代化内容,即国家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1978年起的我国农村改革,虽然形成众多小农户,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积极性和温饱的解决,进一步激发农民的致富愿望,为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心理和物质基础。

农民要富裕起来,只靠传统劳动方式经营少量农地势必捉襟见肘。要靠经营农业致富,需要经营规模化农地。中央提出了明确的对农地实行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经营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政策,正是适应农民家庭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发展现状。在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前提下,要想增加耕地经营总量,则要靠其他农户对承包地使用权的让渡。农地使用权流转政策极大地促进多种方式的农业合作,农业合作助力职业农民的快速成长,从而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地经营规模一时难以增大的情况下,不少农户家庭的壮劳力自由择业。或进大中城市就业,或在村镇创业,务工经商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生活逐渐富裕。兼业者未必很快就让渡承包地使用权。对农地使用权,农民创造了多种形式:兼业自营、股份入社、有偿流转。

(1)农户兼业自营。农户以农为主,开办小型工商业,或在附近乡镇工商企业就业,获得工资收入,农地则在假日和早晚照应。进城壮劳力将承包地转由家属或委托亲属照管,主要农业劳作则从市场上雇用农机户来完成。农机户采取市场化、社会化方式,开着大型农机从南到北、“串村走巷”,为农户提供机械化作业,达到农机的合理使用规模,解决了我国多年“机耕队”经营亏损难题。农机户也成为村中先富起来的农户。这种农民间有偿合作,显著地促进了小农户与农机户走向富裕,提升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2)农地使用权股份入社。这种农民合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不改变农民的财产权,又形成了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对兼业农户来说,可以省却对农地经营的分心,得以专心在乡村创业或进城谋业,还可在合作社获得入股分红。有的农户劳力在合作社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农机大户则可在合作社里充分施展自身本领。

(3)农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农民一般都把承包地认作家庭的社会保险和解决家庭难题的依赖。进城农民工只有获得城市户籍,对承包地使用权才愿意放心地流转出去。在当地或附近乡镇兼营工商业的小农户,只有对农地经营感到自顾不暇,才有流转农地使用权考虑或加入农地股份合作社。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民的农业合作提供了经济社会前提。

农地使用权大量地流转,为又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地规模化家庭农场备足了条件。专一从事家禽、猪牛羊、渔业等养殖业、林果业、温室农业等业者,未必需要规模化农地。其与家庭农场主、农地股份合作社业者,都属于有志专职经营农业的职业农民。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使得农村、农民对农业法律政策与市场信息、农业科技、农资购置、农产品收购与加工增值等产生极大需求。这要靠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解决。

现代化意义上的农业合作都是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城市化为前提,以工业化为条件。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农业的合作化才有发展的良性与可持续性。小农户、家庭农场等可以参加几个不同职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市场分工协作而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化尤其是农机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装备和生产资料。只有农业合作组织,才有条件大量使用工业化产品,加快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使农业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目标。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城市就业。农业劳动力减少,把地少人多的国情逐渐变为人少地多的农情。这是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产生的社会前提。这种农业合作终将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最终使农业现代化。

农业合作要以自由组合为原则

农业合作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它遵循自由组合的重要原则。经过一定程序,可以自由加入,也可以自由退出。这是农业企业间合作的根本组织原则。

农民间的农业合作只有建立在普遍的市场化基础上,这种合作才能实现自由参与和自主退出原则。这是国际合作社通行的组织原则。按合作精神与市场规律办事,则不会出现平均主义、消极怠工与效益低下。人民公社成员没有退出自由。农民长期处在贫困之中,终于被农民所唾弃。

当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自由退出与选择权的存在,某农业企业就有可能脱离原先的合作组织,去追求更多的自由活动天地、发展机会与经济社会利益,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合作社的盛衰消长是必然的。农业企业的合作有助于使农业快速走向现代化。

市场化主体有多种形式。合作社是以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大量存在为基础的。合作社不否认其他经营形式,而是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交融。某一个家庭农场根据其经营的农业品类的不同需求,可以加入几个不同门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是世界许多国家农民实践成功的农业组织模式。在西欧、北欧、北美乃至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家庭农场仍然是农业的主导模式。家庭农场的兴旺发达,不仅促成了农村内部的现代化,还推进了乡镇城市化发展和当地商业的繁荣。

猜你喜欢
农地使用权农场
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的理论阐释与制度重构
家庭非农收入、养老保障与农地流转参与
——基于农地福利保障调节效应的分析
农场假期
《民法典》抵押转让规则对海域使用权抵押的适用逻辑及规范配置
卫星轨道资源使用权的继受问题研究
依法收回的土地使用权重新出让如何办理登记
农场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