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2021-12-02 20:36李晓云
乡村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标准化服务建设

李晓云

(中共临潭县委党校,甘肃 甘南 747500)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只有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稳定社会,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当前,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从产业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面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执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时代乡村建设。

2 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

2.1 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首先,要构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推进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力度。要将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农商产业、产业联合体等新的产业链主体,进行重点资源整合,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产销等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其次,要完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引入第三方服务制度,更规范地开展乡村工作,对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各环节所需要的服务工作(如技术转移、资金筹备、人才引进等)提供全面保障。再次,要注重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要高度重视对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数据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构建完善的数字资源体系,为后期开展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基础的数据保障。最后,要对全产业链的发展进行标准化体系建设。要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对农业产业链中涉及的发展要素等进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打造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2.2 不断开展精细化的乡村治理

2.2.1 要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开展。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在标准化的规范中,有效完成各种建设任务,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2.2.2 要构建能够覆盖所有区域的网格化管理系统。要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服务融入网格管理过程中,有效化解基层群众的矛盾纠纷,体现出全方位服务管理效果[1]。

2.2.3 要对农村基层服务工作进行标准化建设。围绕集体产业管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等领域进行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标准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水平。

要综合采用乡村综合服务、乡村志愿者服务等方式,积极为基层群众开展各种服务。注意在标准的应用中检验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2.3 加强乡风文明体系建设

2.3.1 要结合乡村振兴的政策运用,实现当地文化的良好传承。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对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发扬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对既有的风俗秩序进行规范。比如,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借助榜样故事引导村庄内部形成积极的文明风尚,营造文明乡风,为促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思想保障基础。

2.3.2 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打造乡村振兴良好环境。进入新发展阶段,移风易俗工作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基层政府部门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要继续发挥出榜样的表率作用,引导村民建立责任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乡风乡俗,树立新的社会风貌。

2.4 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

2.4.1 在进行乡村生态系统修复同时,要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善。要根据不同乡村实际情况,加强整体规划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比如,对村民的住房样式进行统一设计,体现出独特的乡土特点、地域特点,以利于村容村貌的和谐统一;对乡村中的公共空间要充分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减少杂物随意乱放、乱占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乡村的道路环境进行改善,提高乡村的交通能力,以支撑乡村产业发展。

2.4.2 要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只有全面推进垃圾集中处理、污水集中排放、公厕建设等工作,才能打造出美丽的宜居乡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环境卫生示范户争创工作的开展,提高村民注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乡村生态文明水平[2]。

2.4.3 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乡村规划建设、产权管理、市场化资源配置、行政审批工作、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要使用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开展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2.5 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保障

首先,要切实发挥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乡村基层组织要不断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其次,要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各种团体机构的服务作用。乡村基层政府部门需要切实转变思想,加快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将为农民提供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促进乡村振兴。基层组织要结合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将广大思想先进、行动积极的村民集中起来,共同组建乡村服务志愿者团队,并针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解决方案,促进乡村振兴。

3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力度不够,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涉及范围广、实施难度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部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仍有不足。此外,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中,制定和使用的标准多是在生产环节,但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治理发展等方面,仍存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现象,造成各种不规范问题,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2 乡村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表现在产业发展中,还需要同时促进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因此,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标准比以往更高。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大多文化水平有限,年龄普遍较大,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往往很难发挥出积极作用,限制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创新开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不足问题,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至城市打工,另一方面农村缺乏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这直接限制了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

3.3 乡村振兴的选产力度不够,动力不足

首先,由于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造成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各种措施存在不完善的现象,一些村镇在进行发展规划的过程中,缺乏前瞻性、系统性。比如对乡村的发展规划,不能站在村庄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的规划,导致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不到位。其次,部分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并没有真正的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存在着发展乡村振兴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正确问题,未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长远规划,甚至有跟风发展的问题,丧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更不能有效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降低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水平,造成乡村振兴发展的效果不明显。

4 乡村振兴发展的保障措施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要从以下三点做好保障。第一,要注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构建完善的发展标准。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一定要对发展资金进行充分保障。通过发挥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鼓励更多的单位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同时,要对标准化的示范项目进行积极推广,并给予适当的补贴。第二,要建立人才队伍保障,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从市县一级的专业人员到基层群众,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发展的宣传、总结、推广等工作,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要建立宣传保障,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要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优秀典范人物、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力。

5 结语

总之,要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工作、乡风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全面打造优美的乡村环境,形成健康和谐的乡村风尚,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大幅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并提供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宣传保障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猜你喜欢
标准化服务建设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标准化简述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