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分析

2021-12-02 12:12张维强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鸡饲养员雏鸡

张维强

(辽宁省辽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 111200)

鸡病毒关节炎拥有较高的传染率,导致鸡群患上该病的原因是存在大量AVR 病毒,虽然该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患病鸡极易影响饲料利用率,并且该病尚无有效根治方法,患病鸡多被作为淘汰鸡而处理,从而使饲养员蒙受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分析该病的防治策略很有必要。

1 致病机理分析

鸡病毒关节炎是ARV 感染而引起的运动障碍疾病,该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在显微镜下,ARV 病毒的结构为双层衣壳,此外,病毒粒子无明显囊膜结构,直径约70nm。试验表明,ARV 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便将外界温度提高到56℃,该病毒仍然能存活1d。而浓度固定的过氧化氢溶液及酒精可将大部分病毒杀灭。

ARV 病毒的本质是RNV 病毒,其毒株毒力并不相同,部分毒株会导致鸡患上关节炎,甚至走向死亡,另外,还有部分毒株可正常存在于肠道。饲养员应明确ARV 所对应的抗原型极多,这也决定不同毒株间极易存在交叉反应。在感染病毒后,患病鸡的消化道及呼吸道首先被入侵,在这里得到大量复制的病毒,随后向血液入侵,一般经过1~2d 就会有病毒血症出现,待病毒向关节腱鞘等组织器官扩散后,便会引起病毒关节炎,此外,若其他器官被感染,患病鸡还会出现肝脾坏死或心外膜炎等病症[1]。

2 常见临床症状

2.1 慢性关节炎

在病毒感染4 周后,大部分雏鸡会出现明显症状,即腱鞘炎和关节炎。在发病初期,患病鸡会出现蹲伏不动和食欲不振等问题,此外,多数患病鸡对走动较为抵触。随后,便会陆续出现关节和肌腱肿胀的情况,大部分患病鸡喜欢蹲坐于关节上,人为驱赶时,患病鸡往往会用趾关节撑地跳动,掌心始终保持离地状态。在进入患病后期,患病鸡趾关节弯曲情况越来越严重,瘫痪的可能性极大,由此而引发的问题,除了生长速度减慢,还有生产性能持续降低。

商品肉鸡症状发展速度快于雏鸡,一般仅需18d 左右,就会进行到腿部外翻、难以站立的阶段,无论是淘汰率还是死亡率,均超出正常范围。此外,还有少数商品肉鸡会出现跗关节变色、变形的情况,即便饲料的消耗量日益增加,生产性能仍无法得到提升。饲养员还要明确一点,产蛋鸡群也有患病可能,而患有此病的产蛋鸡,通常会出现关节弯曲或扭转的症状,但产蛋量和采食量均无明显变化,蛋壳质量受到影响也十分有限,这也是该问题较易被忽视的原因。

2.2 急性关节炎

急性感染的内在表现为败血,外在表现为跛行、皮肤发紫和精神不振,脱水症状明显。若病程进展过快,鸡冠将在短时间内变为紫色,最终走向死亡。研究表明,急性关节炎往往不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但有一定概率转变为慢性关节炎,若急性关节炎转变为慢行关节炎,患病鸡将会出现腱鞘炎等表现。

某实验室对死亡患病鸡进行了剖检,并得出以下结论:患病鸡脱水严重,肉髯、皮肤和鸡冠均呈现出明显的紫色,胫部与足部所出现的病变十分明显,腱鞘,趾关节囊,趾屈肌腱均有血液混杂淡黄色液体的渗出物,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渗出物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细菌引起的继发感染。滑膜内有大量出血点,若患病鸡所患关节炎为急性关节炎,关节囊与腱鞘发生充血的概率极大。此外,成年鸡或是大龄雏鸡均会出现腓肠肌腱断裂的问题,随着关节软骨溃烂情况不断发展,关节腔所存滑液也会逐渐增多,若滑液内有大量纤维素絮片,患病鸡便有转变为慢性关节炎的可能,而此类患病鸡的关节腔往往仅有少量渗出物,渗出物是导致关节硬化、粘连或变形的主要原因,外在表现为脚趾后弯,皮肤呈现出明显的褐色,关节软骨分布大量溃烂点,肌腱相连部位不完全断裂,并粘连附近组织等[2]。

3 有效防治策略

3.1 重视饲养管理

首先,饲养员应向鸡群提供优质饲料及饮水,确保鸡群拥有良好的病毒抵抗能力。定期清扫鸡舍粪便及异物,将粪便堆放在指定地点,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与发酵。此外,饲养员应确保鸡舍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仔细观察鸡群情况,确保病鸡能被及时发现并隔离。

其次,从实际出发,制定消毒制度与安全措施,待清扫鸡舍的工作告一段落,利用百毒杀、20%浓度的石灰乳和4%浓度的来苏儿,交替喷洒过道与地面,利用百毒杀和碘伏,通过喷洒鸡群的方式达到消毒目的。此外,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洒运输车辆也很有必要,这样做可将传播病毒的途径彻底切断。

最后,严禁前往疫区购买种鸡、雏鸡,在正式引种前,饲养员应全面了解原产地的情况,进场后立即隔离,经过观察确认引入种鸡、雏鸡无病,方可正常对其进行饲养。现阶段,大部分饲养员所采用饲养方式均为全进全出,当鸡全部出栏后,先全面清扫鸡舍,待消毒工作告一段落,空置3 周左右方可购买下一批种鸡或雏鸡。

3.2 定期接种疫苗

7 日龄肉用雏鸡需接种疫苗,目前,肉用雏鸡适用的疫苗主要是S1133 株和ZJS 株,二者均对病毒关节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疫苗接种量应为0.2ml[3]。7 日龄蛋鸡及蛋种鸡往往要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种,疫苗类型与肉用雏鸡一致,接种量为0.2ml。当雏鸡、蛋鸡及蛋种鸡生长到10 周龄后,饲养员应对其进行二次接种,旨在使鸡拥有更加理想的免疫能力。此外,在开产前3 周左右,还需对疫苗进行接种,这样做可使后代拥有母源抗体,抵抗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3 疾病治疗与处理

无论患病鸡是慢性感染还是急性感染均会有跛行的症状,另外,与跛行同时出现的症状还有发热和足趾关节肿胀。少数患病鸡会有发育迟滞和快速消瘦的症状,卧地时间不断延长。在治疗患病鸡时,饲养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患病鸡表现出的症状确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若患病鸡的病情较轻,饲养员可每天两次对患病鸡进行肌肉注射,注射药物为2.5%浓度普沙坪液体,一般来说,在注射5d 后,患病鸡症状会得到全面缓解,要想缩短患病鸡康复时间,饲料要酌情加入粉状乳酸环丙沙星,增强患病鸡体质。实践证明,乳酸环丙沙星与饲料的比例为5g:1000g,在连续使用7d 后,治疗便可初见成效。除此之外,可供饲养员选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庆大霉素和土霉素,二者均可被用来控制继发感染。

4 结论

综上所述,鸡病毒关节炎对鸡群生长的危害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鸡群发育迟缓和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也会出现大幅提高,这就要求饲养员与专业人员联手,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对该病发病情况加以了解,使该病得到有效防控,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种鸡饲养员雏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快乐的饲养员
水中放牛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