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青花艺术的神韵与价值

2021-12-02 01:26屈小明虞玲俐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器形青花瓷青花

屈小明,虞玲俐

(新平瓷业,景德镇市,333000)

0 前言

青花瓷柴窑烧制是指以木柴为燃料,优质的青花瓷烧制往往采用松柴,在建造的窑内中以适合柴窑的升温曲线,经过三天三夜左右时间烧造坯体的烧造过程,称之为柴窑烧制,当代青花瓷柴窑的烧制方式,是现代艺术家对泥土、器形、画面、釉料的理解认识,同时也是现代青花瓷艺术家的艺术生活,因为陶瓷艺术是多方面的体验。比如绘画艺术、陶瓷成型上釉等工艺、材料科学、烧制科学,地域人文等等。所以陶瓷是一门多边艺术,它吸引着艺术家耕耘于陶瓷艺术中,景德镇的窑火能旺盛千年是不无道理的。“松纳柴器”柴窑秉承景德镇制瓷传统,吸纳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共同在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创作,笔者有幸参与了其中的创作与“松纳柴器”柴窑的烧制过程,期间也创作了几件拙作,至此感悟颇深,柴窑青花瓷的魅力令人着迷。柴窑釉面的油润、画面的意境与韵味十足令人神往。

1 当代柴窑青花的艺术性

现在市场出现的柴窑青花,比较的是青花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当代的柴窑青花是没有历史价值的,因为是当代所烧纸所创作的,同样也是没有科技上的工艺成分在里面,当代柴窑青花的烧制基本是沿用古法,只有测温计是现代,而且也不能完全控制窑温,同时测温计决定不了现代柴窑青花的艺术性和价值性。古代窑工老师傅经验丰富也做不到控温自如,当代控温计稍微好点。还有就是古代的柴窑青花烧制过程中,出窑的成品经常落有污渍、溜釉、缺釉等现象,当代的柴窑在建造和烧制可以做到和传统柴窑采取同样的古法烧制基础上,可以增加测温表,有利益掌控温度,不再像古代窑工需要观察窑火、烟等来判断温度。保存优秀的柴窑古法基础上增添了当代的科学技术,使得当代的柴窑青花烧制成功率高很多。当代柴窑青花瓷在烧制上不存此问题,在工艺上我们一如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上信息时代,我们可获取大量资讯,不像古时仅凭瞬间记忆,靠临摹图案纹饰。当代优秀柴窑青花作品,堪比官窑,无论是工艺还是载托的文化内涵,都不逊官窑,在此基础上当代青花柴窑作品更多的在于传达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和艺术修为。柴窑对于当代来说是有为珍贵的,所以柴窑烧制的青花瓷应当成为艺术品,就生活用品瓷也需要提高艺术化。这就要求创作者应该珍惜每一次柴窑的烧制、创作,它不比汽窑和电窑的便捷与效率。

2 柴窑青花瓷艺术的成瓷关键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提高,当代柴窑青花瓷越来越向艺术品的方向靠拢,“青白”二色是青花瓷中最主要的色调,也是展现意境的最基本元素,看似单调无奇的“青白”二色,却在青花瓷上大显身手,通过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出恬静、深远的意境,不可不谓神奇。白地釉面则为绘制青花画面的载体,就好比国画中的宣纸,创作者可以在白地的釉面中尽情的描绘。然而陶瓷艺术不是说画完就是成品,还需要进行关键的烧制,柴火的烧制会让青花瓷艺术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后果,这都需要创作者在绘制经验、上釉经验、以及烧制经验,每一个环境都可能产生出不一样的结果,或好或坏,是多方面的考验。

3 柴窑青花艺术的神与韵

我国的文化艺术至始至终都讲究意境美,当代柴窑青花瓷的艺术美丽的关键也是在于传达意境美,它要求观赏者能够通过画面、线条的背后发掘出背后所附加的深刻意境与意义,观赏者需要认真读懂那一笔笔青花线条,并理解到艺术家所要勾勒出的意境,观赏者也要让自己完全融入在艺术家构想的意境中,在这片意境中读懂艺术家所要传达的美,观赏者自身也需要通过这片美来美化自身心灵。青花瓷,是单一的色泽视觉感,就像墨,但笔墨加水则可分出五色,就像墨分五色般让青花也达到水墨的五色效果,这就大大增加了青花色彩的内容和语言,打破了传统青花装饰色彩的单一性。当代因为职业国画家喜好创作青花瓷艺术,运用国画手法顺利的把色调的单一性的青花瓷转化为耐赏性、独特性,多色性等位置。大大加强了青花瓷的艺术神与韵的魅力。柴窑青花瓷给人们带来的益处非常多,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式美和新中式的美,更是意境和艺术享受。

我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文化与艺术一直都是相互结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民在精神上的追求,即“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精神。天人合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伟大的哲理,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是视天地万物人为一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述为“天人关系”。青花瓷白底蓝花颜色搭配就是运用了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的天然色调,采用蓝白相配的结合方式,这蓝白两色也是遵循自然中蓝天白云天然固有色搭配,自然青花瓷也是具有协调一致的原则,这也刻画出一种自然而又朴素的美和意境,协调耐看,内秀沉稳的意境;柴窑青花瓷在装饰内容上,有人物,山水、花草、鸟鱼等等自然万物,也有人类想像的龙、凤、麒麟等神兽,还有作者自己加工抽象化的山水植物,笔者的青花创造就是内化的自然万物,经过内心加工后,抽象和合理变形的松树和孩童。从笔者作品可以看出画面彼此间过渡地十分流畅,没有违和感,巧妙地融为一体,很符合老祖宗遵循的且优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贵和尚中”在我国文化中强调的是以和为贵,讲究中庸之道,青花瓷色调则为一种——蓝色,没有五彩缤纷,没有华丽多彩,更没有复杂的调色,一碗清水就好,青花瓷有的是含蓄、内敛的美,隽永的美。

当代的柴窑青花瓷的神与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器形、画面、画面与釉水的结合这三大块。首先器形,不同的器形有他适合的画面,画面与器形协调则能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将会背道而驰、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这都需要创作者较高的艺术修为。图1 作品,是一件饱腹异形口沿的花瓶,这就需要做到让饱满的腹部需要画面布局,异形的口沿需要稍微变得整洁。这就考验作者第二步画面装饰的设计布局,笔者在花瓶中下部画大面积松树环绕,有浓有淡,层次分明。松下孩童嬉戏期间,这动态的画面与这异形的花瓶融洽到位。花瓶上方靠近口沿处,笔者运用规整环绕式题字落款,这就中合了不规则的口沿处变得动中有静。第三步则是施釉,柴窑最大的有为在于画面中的蓝色线条图案能和釉面融为一体,不会像电汽窑那般生硬。画面与釉水的融合度取决于施釉的厚薄度和烧制过程的升温曲线的控制以及松柴的质量。釉水与画面的融合使得作品层次增加一个纬度,我们看落款题字部分,字出现有倒影,像似两层,十分耐看,这是电汽窑达不到的韵味,是柴窑独有的。

图1

图2

4 当代柴窑青花瓷作品的价值

我国古代精品瓷器到现在是非常珍贵胡,其价格高不可攀,尤其青花瓷,早在2005 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就已经拍出2.3 亿的高价,到现在拿出来拍卖想必价格跟上更是不可估量。古代青花瓷之所以贵首先是官窑名品存世极少是主因,粥少僧多,瓷少藏多,自然而然就贵。而明清及以前民窑,虽不乏精品,然整体乏善可陈,历史价值甚于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且也身价不菲。故好瓷一族,华丽转身,投身滚滚的当代瓷流中,包括古代传统青花和现在的柴窑青花瓷,喜欢青花的人非常之多,大多爱好者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为,选品也是追求柴烧青花瓷居多,这就决定了青花瓷爱好者在收藏青花瓷时:宁缺毋滥,宁雅毋俗。然而柴窑青花瓷满足了藏家们的这些诉求。越是文化艺术修为高的人越是喜好柴窑烧制出来的青花瓷作品,实在是柴窑青花瓷耐看且文艺价值极高。所以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代优秀的柴窑青花瓷创作者拥有广大的市场,它的经济价、收藏价值、文艺价值等都值得当今去体现和重视。

猜你喜欢
器形青花瓷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纯净的青花瓷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青花瓷
水墨青花
空中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