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对话

2021-12-02 15:40张雨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张雨竹

摘 要:街头艺术是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行为,对提升城市活力、塑造场所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街头艺术的形式从最初的涂鸦发展至今天的街头雕塑、表演、集体活动等,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利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与城市、公众间产生互动。从以涂鸦为起源的街头艺术形式论起,探究街头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方式,揭示街头艺术的公共价值,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充分发挥空间对话潜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街头艺术;空间对话

一、从涂鸦到街头艺术

街头艺术是由涂鸦艺术发展而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布朗克斯区。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当时的美国正处于战后第一代婴儿潮时期。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后到1964年,美国共有7590多万名婴儿出生,接近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量的人口增长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凸显等问题。于是在此种社会压力下,催生了次文化和社会边缘人。次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社会边缘人大多是贫民窟里失业、失学的黑人青年,他们长期困扰于种族歧视、贫困、就业等问题,所以涂鸦逐渐成为他们发泄个人情绪、表达不满的武器。同时,由于贫民窟治安管理差、帮派斗争频发,绘制在街头的帮派标志也成为帮派间占领地盘的方式。经过不断发展,涂鸦的形式逐渐从最初在墙壁上喷绘混乱的话语和帮派的标志发展为有设计性的文字和图案。一些非帮派艺术家关注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发展为新的艺术方式,于是真正的涂鸦艺术形成了。

涂鸦艺术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即以签名(笔名和艺名)为主要方式的涂鸦艺术和以表达对话为理念的后涂鸦艺术。安娜·瓦克拉维克以“伴有绘画的签名与带有签名的绘画”来形容这两个阶段。后涂鸦艺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涂鸦艺术家的作品被带入街区艺术画廊展览,使一部分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为大众所知。后涂鸦艺术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对现有的城市环境表示质疑,并自发地通过艺术实践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介入和对话。他们在城市空间中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绘画作品大胆地表达自身诉求,试图向大众传递艺术家个人的价值观,建立起与城市、公众间的联系。如今,涂鸦艺术遍布在世界各处,它们甚至出现在各类展览和拍卖会上。涂鸦艺术家们从曾经的边缘群体脱胎换骨到流行文化的英雄,其艺术表达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单一使用喷漆绘制图像,而是在技术、形式、题材上加以革新,使之更具艺术性和互动性。同时,涂鸦艺术也被归于公共艺术类别下,从此有了自己的新名字——街头艺术。

如今,街头艺术包括涂鸦、街头雕塑、艺术行为与表演等,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介入城市空间之中,利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与城市、公众间产生互动。

二、街头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

盖尔认为,城市空间的特色一方面表现在物质空间和环境空间的独特性上,更重要的是人与建筑环境的互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所带来的场所精神的提升。街头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也是如此。街头艺术家们将自己的作品当作与公众交流互动的媒介,并且渴望通过作品与人们产生对话,去建立起艺术、公众、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形式。

随着涂鸦艺术逐渐遍布于纽约地铁系统中,创作者开始使用具有设计性的文字和图形,涂鸦的内容也从“签名”变为了对社会和政治的见解。他们期望通过涂鸦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大胆的情感表达吸引公众的目光,并与公众间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形成街头艺术与公众的互动,达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双向介入。20世纪80年代,涂鸦艺术家理查德·汉伯顿开始绘制“影人”系列作品。这些影人是用油漆喷绘真人大小的黑色轮廓,它们“潜伏”在街头拐角或者偏僻幽暗的巷子里。汉伯顿希望人们与这些影人不期而遇时会被吓得魂飞魄散,从而警示人们在光明之下隐藏着危机。

街头艺术直接与公众形成互動的案例也不在少数。2014年,法国大型墙体绘画艺术家Julien Malland以“拆迁”为主题在被拆成废墟的墙面上进行了名为“上海故事”的系列涂鸦创作。他在墙面上绘制了不同的儿童形象,认为儿童是能够触动所有人的主题。少女抱着小房子,在碎砖堆上入眠,旁边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题字,红色小小的“拆”字,对应国画中的印章部分。这样一个孩子的形象在建筑废墟上展现出来,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鲜明的震撼与冲击力,引发深沉的联想。很快,即将拆除的废墟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并且人们曾一度因是否要拆除掉带有涂鸦的废墟墙产生了争论。场所的特殊性使街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公众产生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样的街头艺术作品并不是简单地装点城市空间,它带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从当地文化中汲取灵感,真正与公众相遇。一方面,街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提升了空间吸引力;另一方面,街头艺术家与公众积极互动形成了对城市空间的介入,实现了对空间的特色营造和活力提升的双向介入。

街头艺术活动大多来自公众艺术群体,它们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制造直接与大众产生碰撞的发生场。这种空间的介入是带有视觉与话题吸引力的,公众很快投入体验、评价甚至是对艺术主题和形式的争论中,这恰恰推进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对话过程,激发了城市活力。

三、街头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形式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或城市群中,存在于各个建筑实体间的一种开放空间体,是为大众服务,且能够让公众进行交流的开放性场所,也是人们交流的媒介,是进行信息、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地点,更是展现整体城市形象的区域,可以被看成城市的展台。街头艺术本就诞生于城市而非画廊,它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被看见而存在,每天接受着不同人群的检验,为城市公共空间增添了不一样的乐趣。不得不承认,街头艺术创作意图和形式或多或少地会带有个人色彩,它将创作者的内心想法真实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而公众的出现和参与所产生的偶然碰撞,为街头艺术、公众、城市公共空间之间搭建对话的桥梁。街头艺术虽然大多是临时性的涂鸦和行为,但是在艺术家看来,它的永久性并不是那么重要,即便是被反复覆盖的涂鸦和临时性的艺术行为,也被看作是一种有趣的交流互动,或许街头艺术的表现方式,天生就具备了产生对话的条件。

今天,街头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即便是涂鸦艺术,其绘画形式和题材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应商业需求而生的3D涂鸦作品,它的产生是对街头艺术的补充。2010年,3D地画艺术家齐兴华在重庆市万达广场绘制了艺术作品《狮门峡谷》。这幅作品面积达892平方米,画面生动立体,宏伟的狮子门横跨瀑布和悬崖,明明站在平地却感觉摇摇欲坠。作品一出现,便吸引了市民纷纷前去欣赏、拍照,同时也吸引了当地媒体争相报道,顺势带动了重庆万达广场的曝光度与经济收入。

除了涂鸦与绘画,穿梭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行为与表演也是与空间对话的形式之一。2018年成都市文化馆发起了街头艺人项目,正式将街头艺术表演规范化,并公布了30个街头艺术表演试点点位。渐渐的,人们在成都街头遇见街头艺人进行艺术表演成为常态。街头行为和表演,天生就具有亲民性和互动性,其携带的文化气息更是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展现。它与大众互动、与城市空间对话,建立起人与城市空间的纽带。

大部分人对街头艺术的概念是模糊的,但他们对青年手里的油漆桶表示困惑的同时,也对涂鸦作品感兴趣;在街头停留时,也曾静静地聆听过民谣歌手用吉他弹唱城市的故事。街头艺术对于公众来说可能不会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欣赏,却也拉近了公众与城市的距离,给予了城市文化新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街头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讨论,我们看到了街头艺术的源起、转向与形态的扩展,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同介入形式,对空间对话潜力的激发。不可否认,街头艺术作为一门自带对话功能的艺术,它的出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公众以及街头艺术家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以独特的方式激发着城市公共空间的交流潜力。

参考文献:

[1]赵真.街头艺术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2]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尤洋.涂鸦与城市景观[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以公共艺术的方法传承武汉巴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