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水稻茎叶期除草剂组合防效及安全性调查

2021-12-03 07:28戴知宁王虹霏蒋忠良苍柏峰白晨阳崔菁菁武志海
北方水稻 2021年5期
关键词:禾本科旱作株数

戴知宁, 王虹霏, 蒋忠良, 姜 浩, 苍柏峰, 白晨阳, 崔菁菁, 武志海*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长春 130000)

干旱缺水是我国一直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搞好农业节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 旱作水稻是一种旱地直播并在全程无淹水条件种植的水稻栽培模式,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的特点,是发展生物节水农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旱作水稻直播田前期以湿润灌溉为主,极有利于杂草种子萌发和生长,杂草危害严重[2-3]。 旱作水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时间早,发生量大,人工除草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4]。 现如今针对旱作水稻田除草剂的研究很少, 在探索使用除草剂组合进行低成本, 高效率除草方面也少有涉及, 农民对旱作水稻田间杂草发生的种类和发生时间不明确, 对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也不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旱作水稻的积极性[5-7]。

为解决杂草生长影响旱作水稻发育的问题,试验于2019 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科研试验基地选取杂草危害严重的旱作水稻田进行,旨在探寻最优的除草剂组合,为旱作水稻苗期田间杂草的防除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吉林农业大学科研试验基地。 该季旱作水稻于5 月6 日播种。 于5 月13 日出苗。 试验药剂为3%灵斯科丹乳油,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480 g/L 灭草松水剂,10%双草醚悬浮剂(稗友),100 g/L 千金乳油,25 g/L 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悬浮剂 (稻杰),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丹)。

1.2 试验设计

于2019 年5 月17 日进行茎叶处理, 试验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细喷雾。 施药当日天气为多云,风力2 级,气温在13~30 ℃。 药后48 h 遇雨,试验期间共经历30 d,降水日8 个,整个试验期间田间墒情良好。

试验共设6 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A1)480 g/L 灭草松水剂200 ml/667 m2+10%双草醚悬浮剂25 g/667 m2;处理2(A2)25 g/L 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悬浮剂60 ml/667 m2+10%双草醚悬浮剂25 g/667 m2; 处理3 (A3)480 g/L 灭草松水剂200 ml/667 m2+100 g/L 千 金 乳 油100 ml/667 m2; 处理4 (A4)3%氯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0 ml/667 m2;处理(CK1)空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不进行人工除草;处理(CK2)喷施等量清水,并人工除草。 每个处理占地40 m2,且每个处理有3 次重复。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除草剂组合安全性及旱作水稻前期生长情况调查: 施药后第5、10、 15、20、25 和30 d 观察旱作水稻叶色,叶形和生长情况,同时每个重复抽取3 株旱作水稻苗测量其鲜重、株高、分蘖数和叶龄。

(2)除草效果调查:施药后第2、5、10、15、20、25 和30 d 分别调查1 m2内的双子叶和禾本科杂草残留株数, 同时每个处理分别抽取5 株杂草测量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3)药剂对杂草的防效计算;

株防效(%)=(对照区的杂草数量-处理后杂草数量)/对照区杂草数量×100%, 鲜重抑制率(%)=(对照区的杂草鲜重平均数-处理后杂草鲜重平均数)/对照区的杂草鲜重平均数×100%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进行试验数据汇总, 作图。 采用SPSS for windows(2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校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

施用不同的除草剂组合后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如表1 所示,药后30 d 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整 体 防 效 分 别 为A1 79.71%、A2 81.82%、A3 78.59%和A4 81.25%,基本在80%左右。 A4 处理株防效较最低值提高了1.85%~6.54%,A2 处理株防效提高了1.8%~4.04%。 根据药后30 d 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表2),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整体防效都达到了90%以上。A4 处理对杂草鲜重的抑制较最低值高出1.49%~2.93%,A2 处理对杂草鲜重的抑制较最低值高出2.06%~3.24%, 且在15~20 d 的杂草生长爆发时期时仍对禾本科杂草生长进行抑制, 比其他处理同期抑制率高出2.06%~2.73%。

表1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禾本科杂草株数防除效果

表2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禾本科杂草鲜重抑制效果

2.2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

施用不同的除草剂组合对双子叶杂草株防效如表3 所示,第30 天各处理对双子叶杂草的株数防效在95%以上。A4 对双子叶杂草的株数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处理2.7%~12.82%.药后30 d 双子叶杂草鲜重防效如表4 所示: 各处理对双子叶类杂草的整体防效基本在90%左右, 第30天时,A4 处理结果较高,为91.69%,其他三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除草剂组合对双子叶植物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A4、A2、A3、A1。

表3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双子叶类杂草株数防除效果

表4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双子叶类杂草鲜重抑制效果

2.3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作水稻生长前期发育的影响

旱作水稻秧苗叶龄如表5 所示, 旱作水稻秧苗叶龄在不同除草剂组合处理下差异不明显;秧苗鲜重影响如表6 所示:在A1 处理下,在10 d,15 d 两个时期,旱作水稻秧苗鲜重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 高于其他处理0.15~0.34 g。最后在四种处理下,旱作水稻秧苗生长达到一致;根据表7 所知, 旱作水稻秧苗株高在不同除草剂组合处理下差异不明显。

表5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作水稻秧苗叶龄的影响

表6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作水稻秧苗鲜重的影响

表7 不同时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作水稻秧苗株高的影响

2.4 安全性调查

药后经过30 d,均未发现各处理对旱作水稻有药害表现, 同时调查各个处理内旱作水稻的鲜重,株高,分蘖数和叶龄,均无药害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旱作水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本研究通过喷施清水的小区发现, 旱作水稻杂草主要以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居多, 在播种后15~20 d 是杂草萌发的高峰期, 所以在旱作水稻播种后3~5 d 就要进行除草。

从喷施的不同除草剂组合的试验中发现,在A4 处理下, 禾本科杂草株数抑制率提高1.85%~6.54%, 禾 本 科 杂 草 鲜 重 抑 制 率 提 高1.49%~2.93%, 双 子 叶 杂 草 株 数 抑 制 率 提 高2.7%~12.82%。 在A2 处理下,禾本科杂草株防效提高了1.8%~4.04%, 禾本科杂草鲜重抑制率提高2.06%~3.24%, 在双子叶杂草鲜重抑制率和株数抑制率方面略弱于A4 处理。 在A1 处理下,禾本科杂草株数抑制率低于平均值2%左右, 禾本科杂草鲜重抑制率于平均值2%左右, 双子叶杂草株数抑制率低于平均值1.5%左右,双子叶杂草鲜重抑制率低于平均水平。 25 g/L 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悬浮剂+10%双草醚悬浮剂(A2)和3%氯氟吡啶酯乳油+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A4)组合处理总体除草效果较好。 但是总体来看,3%氯氟吡啶酯乳油+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A4)组合在两种杂草的鲜重和株数抑制方面都很出色, 且对旱作水稻秧苗的药害小, 适合推广。 相较于其他处理,480 g/L 灭草松水剂+10%双草醚悬浮剂的除草剂组合(A1)除草效果较差,对旱作水稻伤害相对较大,不建议推广。

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及时喷施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的除草剂, 除草剂应选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0 ml/667 m2组合,其防效佳,经济效益好,安全可靠。 使用时,需要根据品种的耐药性,喷施前应调查前茬作物及往年的杂草发生情况, 结合土壤条件和天气因素进行灵活使用[8-9]。

从试验中发现,茎叶除草防除效果有限,将除草剂茎叶期处理和封闭处理结合起来可能会提高除草剂的防除效果。

猜你喜欢
禾本科旱作株数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迈出坚实步伐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蓝天与麦地 千阳万亩旱作梯田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
禾本科植物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