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沉香文化中用香方式的演变

2021-12-03 07:25杨婧
河北画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皇室香料文人

杨婧

(作者单位: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

对美好气味的追求源于人类的天性,新石器时代已经有迹可循的用香习惯,延续发展,在公元前二世纪起随着国力强盛、疆域扩大、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元素——沉香。沉香因其醇厚华美的味道备受世人喜爱,使用人群由皇室贵族向下扩散,包括宗教人士、文人阶层以及市井百姓,不同群体在使用过程中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伴随着对沉香认识的加深、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和完善沉香使用方式,使沉香文化内涵愈加的丰富。本文力图以不同使用人群为线索,还原沉香使用方式的变化和特征。

一、沉香的特点

要想了解沉香的使用方式,首先我们要了解沉香的特点。

沉香不同于先秦时期人们惯用的郁金、藿香、零陵香等草木类香料,东汉陈孚在《交州异物志》中称要想得到沉香需要创造开放性伤口,历经岁月洗礼,外皮腐朽,剩下的“坚黑者”才是沉香,这一部分“坚黑者”宋代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进一步解释为“膏脉凝聚,渐积成香”,所谓“膏脉”即为树脂。作为树脂类香料,沉香并不适合传统的明火点燃方式,高温会使沉香的油脂部分迅速挥发,很快炭化,不能够完全表现出沉香的优点。明末文人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记载道:“以沉香著火上,烟扑油腻,顷刻而灭。”

基于沉香的特性,人们很快改变了使用方式,在熏香之时,由“燃”转“熏”,应该以加热的方式使沉香挥发味道,是人们为沉香使用指定的最初的规则。

二、不同人群对沉香用香方式的创造与发展

(一)皇室贵族

任何珍稀事物,最早总是由统治阶级接触、使用进而创造潮流,沉香亦是如此。皇室贵族使用沉香的领域可分为祭祀与生活两大类。将沉香应用于祭祀当中,最晚可追溯到南朝,南朝梁武帝因沉香“取本天之质,阳所宜”,于是将其应用于祭天活动中。

与庄重威严的祭天相比,宫廷生活中的沉香使用则充满着浪漫、大胆、奢华的色彩。体量大的沉香会被当做建材使用,南朝陈后主为沈皇后打造的宫室“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沉檀香木为之……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唐玄宗则在宫廷之中建沉香亭子,在华清池中立沉香山子。这类大体量的沉香也会被制成日用品,唐人王建的宫词百首中就记录了宫中女子使用沉香所制成的物品“各把沈香双陆子,局中斗累阿谁高”;元代时已有沉香制成的杯盏用于饮酒;在故宫旧藏当中也多有沉香制成的臂搁、笔筒等文房实用之物以及如意、扳指、环佩、朝珠、扁方等装饰之物。

体量较为细、碎、小的沉香料则多用于熏香,无论是“院院烧灯如白日,沈香火底坐吹笙”的居室熏香,还是“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沉香”的衣被熏香,都可见沉香的身影。清代宫廷之中,对于居室用沉香的数量还根据宫人的级别有相应发放的规定,由此可见沉香使用在宫廷生活中的常态化。除此之外,在皇室的出行仪仗中也会用到沉香,如明熹宗乳母客氏出行时“轿前提炉数对,燃沉香如雾”。

班固曰:“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皇室对沉香的钟爱,也影响了权贵们的审美选择。如东晋的王敦为显示其富庶,在厕所之中“置甲煎粉,沉香汁”;唐代的权贵杨国忠在家中仿效宫廷,“又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阁壁。”其华美壮丽的程度连禁中沉香亭都比不上。

综上所述,皇室贵族主要将沉香作为建材和熏香使用,使用领域偏重实用性,提出了处处沉香的使用理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普遍共识。

(二)宗教人士

在宗教文化当中,香往往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诸多香料之中,沉香又是最为珍贵的香料之一,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宗教利用沉香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供养沉香制品,如陕西省西安市法门寺出土的沉香山子。

二是焚烧沉香,在日常供养、密法仪轨、讲经说法时使用,如佛教经典北魏《贤愚经》卷三里提到,为了迎请佛陀,所以要在供养仪礼中烧香;《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之数种供养。在佛教密法中,常可见到“五香”的说法。如:唐时不空译制的《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及唐代《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中说,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谷等共埋于地中之五香,即是指沉香、白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另也有为成就诸真言而备办之五种香。据《旧唐书》记载,皇帝赠僧人“沉香高座”供其讲经说法。东晋末年的道教经典《太极真人敷灵宝斋威仪诸经要诀》中有“烧香散花,众道之本真矣”的说法。沉香因为是“紫微幽木之香,闻者皆喜”,所以颇受重视。

三是制成香粉,依照模具做成香篆在诵经时作计时使用。为了诵经计时,在寺庙之中常用香篆,香篆又称“印香”,亦作“香印”,香篆是以香粉缭绕成连贯的字形或图案,然后从一端点燃,使其依次燃烧。唐代诗人元稹在《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中有“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的记载。《酉阳杂俎》中有“龛灯敛,印香除”“香字消芝印”等句。这种用香方式在世俗生活中也有所应用,不仅仅用于计时,而是更多用于消遣和增加生活情趣。王建所作《香印》中提到“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讲的正是士人的焚香心境。香篆是非常讲究技术的用香方式,想要利用模具将篆文打的精巧,在焚烧过程中连续不断十分困难。因此在两宋衍生出“打香印”这一专门职业,“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月印香而去,遇月支请香钱而已”。元末亦然,成书与元末明初的《碎金》,艺技篇“工匠”条下还有“打香印”的名目。

四是制成合香,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合香技术。合香在汉代已有雏形,南朝范晔在《和香方》中初步提出了合香理论,香方制作颇为讲究,由于许多芳香类植物和树脂类香料自身的各有不同的药性和香味特性,在香方的配伍过程中,尊循的原则同医方相通。中医药方配伍讲究“君臣相佐”,香方亦如此,范晔根据香的特性分出“君香”和“臣香”,其序文对沉香、麝香、零陵香、藿香、甲香等常用香料的特性都有所描述,其中沉香因其药性温和,而成为“君香”。

(三)文人雅士

文人在雅集、博古、校书、品评合香中使用沉香,承载的更多是社会功能和精神享受。它是佳物的分享,更是心灵的沟通,沉香逐渐跳出了实际使用功能,升华为精神的寄托,象征意义浓厚。

文人对沉香的使用广泛而又深刻,广泛体现在沉香已经成为文人生活,特别是休闲生活中的必要元素,早在宋代《梦梁录》中就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四般闲事。明人屠隆在《考槃余事-香笺》中认为沉香无论活动内容是临帖、夜读、品茶还是饮酒,时间是夜半还是午后,是一人独处还是有红袖在侧,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其“其幽雅冲澹,自有一种不可形容之妙”。屠隆的态度可看作是文人雅士的一个缩影。

从用香方式看,文人参与到香方的配伍活动当中,并影响了香方的审美取向。宋代文人对清幽、舒曼、纯净的审美诉求,对沉香的喜爱,使得香方当中多见沉香,以《陈氏香谱》为例,沉香出现的频次达114次之多,占总频次的16%,麝香为73次,占10%,檀香为68次占9%,龙脑香为60次,占8%,其他香料共占57%,但其他香料单味出现频次最多的为丁香出现了42次,零陵香仅为28次。而品闻合香,最恰当的方式便是“隔火”。《陈氏香谱》焚香一条仅记隔火之法,称“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矮卓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云母,制如盘形,以之衬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燥气”。陆游在其《焚香赋》中记录了这种用香方式的具体流程,在“二趾之几”上置“两耳之鼎”。炉中“灰厚火深”,“烟虽未形,而香已发闻矣”。隔火使得香味“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无论是傍琴、读书还是夜供佛龛、晨熏朝衣都十分的合适。隔火同熏蒸不同,其“烟虽未形,而香已发闻矣”,品香过程中没有了烟的干扰,出香舒慢,更加便于香气的体味,也更加符合文人精致、内敛、含蓄的审美要求。文人对隔火的偏爱,使最晚在隋唐时期出现的品香方式广为流传,成为定式。

(四)市井平民

经济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得以出现,市井平民购买力的提高、对士人文化的向往、对精致生活的追求都在无形中促使用沉香文化表现出其消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市场化、生存性与享受性并存等特点。

如果说隋唐之际,沉香还以皇室权贵使用居多,那么两宋以降,沉香更多的走入了市井平民的生活当中。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清人工种植沉香的兴起所带来的丰富的沉香物料,为平民与沉香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物质基础。

市井平民对沉香的使用更注重的是其实用性,多以合香为主,所用的沉香多为“黄熟香”“鸡骨香”“栈香”等品质较差的种类。从宋代的《陈氏香谱》到明代的《香乘》中可以看出,这些沉香多用于熏衣、香身、悬佩、熏屋、饮食等日常生活当中。除生活需求外,民间的宗教祭祀中沉香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佛教、道教都把香作为表达虔诚的供品及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民间盛行一种道教斋醮衍化而来的焚香拜斗仪式,普通百姓还常在家做佛事、烧夜香,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灾解厄、祈福延寿等。

为了配合人们的日常需要,对香料处理方式的不断进步,元代出现的线香同香篆、香丸相比,更加便于携带和使用,在明清时期成为日常必备之物。正统年间于谦觐见皇帝曾作《入京》一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粤海关志》卷九的清代关税,有多处提到“线香”之名。从诸多记载中可看出线香在清代制造、贩卖数量之多,而且列入一般杂货,可见使用之普遍。

三、结语

如果说沉香是中国沉香文化的物质基础,那么使用沉香的人则决定了沉香文化的内容和方向,皇室权贵的奢华,宗教人士的神圣,文人雅士的内敛,市井百姓的实际,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侧重和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并不为其所专有,而是在不同群体之中流动,相互影响,相互包容,最终形成了我们现今所熟悉的用香方式,也形成了沉香文化即尊贵又含蓄,即崇高又从容,即独立又大众,即精致幽游又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

猜你喜欢
皇室香料文人
广州满庭芳香料有限公司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香料之王
——香草传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文人吃蛙
皇家讲学会
皇室范儿
2014年4—9月印度香料出口量增长12%,达到42.16万t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