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宝山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属性探析

2021-12-03 16:23
保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宝山道教遗产

黄 超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遗产,英文名“heritage”,根据《辞海》中的释义,遗产的解说有两点:一为,死者留下的财产。包括财物和债权;二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如:文学遗产;医学遗产[1]。在著名学者霍华德所著的《遗产管理、解释、认同》一书中,遗产也被定义为两点,一是那些已经存在或可以继承和传续的事物;二是由前辈传给后代的环境和利益[2]。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微观的个体视角,还是宏观的群体视角,遗产都是一种被选择认同,且在特定人类群体中有效传续,并得以弘扬发展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

2014年,经过半年试点,住院患者的B超、CT检查集中预约运行比较顺利。预约中心助理完全能够胜任检查的宣教、预约工作;患者也没有不习惯,反而觉得更方便。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作为“人猿相揖别”的重要标志之一—遗产,其产生既是人类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体现,又是人类延续族群意识的觉醒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遗产的出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才会代代传递。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遗产”的涵盖范围因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等客观实践的需求,从“个体”逐渐走向了“群体”,在覆盖面扩大的同时,内容上也衍生出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在内的诸多新生概念,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指能同时兼具文化和自然遗产两种属性的遗产,这一类遗产绝大多数都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多处于为人类所开发经营的以丘陵、水田、草地、山地为代表的自然带。只有在上述地方,自然的客观存在与人类的主观能动,才能实现有机结合,并最终在人类赓续绵延的传承中形成集历史价值、人类学价值、保护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譬如位于云南红河元阳的哈尼族梯田、四川成都青城山的都江堰等,均是因人类的长期活动、不断开拓、传承保护,而最终成为华夏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地处云南大理州巍山县境内的巍宝山,位于巍山县城南约1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 000公顷。自两汉之后,因道教的传入,便开始闻名遐远。据张建华主编的《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彝族文化大观》介绍,方圆数十里的巍宝山,峻岭崇峰、层峦叠翠、宝刹棋布、殿阁辉映,是既有历史研究价值,又有游览价值的宝岫名山[4]。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促使巍宝山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云南最大的道教名山,更是全国14大道教名山之一。正因为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1988年9月,巍宝山被州政府认定为州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巍宝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巍宝山长春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巍宝山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典范,而关于巍宝山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属性,可从文化遗产视域和自然遗产视域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巍宝山价值属性

(一)道教名山与道教建筑

早在两汉之际,受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影响,云南开始出现了传道的迹象,相传东汉时期素有“神明大士”之称的杨波远,便是有史料记载以来,在云南最早传道的道士[5]。而巍宝山地区作为传道的主要道场,则始自三国时期的孟获之弟——孟优传道时期,据清代刘垲所著的《续修蒙化直隶厅志》记载:

“孟优:世居巍宝山,与土帅孟获兄弟也。素怀道念,常往来于澜沧、泸水间,得异人授长生久视方药。诸书随处济人,后主建兴三年,丞相亮南征,误饮哑泉者,辄手足四禁而不语或言优有良药,使人往优进仙草,立验,武侯惊异之,与语人天理会深有契马。后入峩媚山,不知所终”[6]。

尼姑寺的建筑多半都是新的,厨房、僧舍、大殿、甚至停车场,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陈莲曲珠师父说:“近年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尼姑寺的建设工作,才有了尼姑寺如今的良好局面。”

何人作赋登高去,啸入空旻翠万重。[12]

若向滇中询政俗,开南此日已非先。

孟优的早年传道,及协助武侯南征的事迹,促使道教成为巍宝山地区最早流行的宗教。由于巍宝山地区植被茂盛,契合道教“天人合一”、“和寂清净”的修道要求,加之自唐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主政云南地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需求,所有目的的提倡引导,道教逐渐成为巍宝山地区的主流宗教,并由此形成了以天仙派、龙门派为主的道教流派代表。道教的广泛传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道士的拜师学习。据《巍宝山志》记载,从明末到清代,先后在巍宝山出家修炼的道士多达数百人,其中不乏来自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贵州丹霞山等道教名山丛林的高士[7]。道教人员的密集往来,催生了以道观、道宫为主要代表的道教建筑的蓬勃建设,据樑友德所著《蒙化乡土志》记载:

“由太极顶逆折而南曰巍宝山,昔南诏奇嘉王细奴逻耕处也……俗以青霞观后一大石为老子打坐石,事殊不经。周回数十里内有遇仙峰七星井、洗心涧、朝阳洞、长春洞诸幽胜又有青霞观、含真楼、文龙亭、斗姥阁、道元宫、玉皇阁”[7]。

问南诏五百里河山,寸土皆非,归来佛地洞天,不忘昔日耕耘处;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美学价值,不在于其主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在于其承载着丰富历史人文内涵和自然历史内涵的有意味的自由形式,是物化效用与灵化效应相统一的存在[14]。对于巍宝山而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既形成了“巍宝纡青接碧天”的客观存在,也给人以“犹龙更喜驻仙踪”的无尽遐想,二者互相结合,在激发文人墨客诗兴之余,也共同构成了巍宝山的美学意象,并引发了历代文人墨客前往巍宝山的“观景潮”。

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预测计算结果基本覆盖了实际损失,在99%置信水平下的溢出率最接近显著性水平,较好的预测了对数收益率的波动风险;在90%和95%的置信水平下,模型对风险的预测偏保守。但总的看来,由于失败率和显著性水平相差不大,模型对收益率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拟合程度较好(图4)。[6]

青霞观:位于巍宝山前山,俗称老君殿,又作清微观,是巍宝山道观之首。道观旁边有一块石头,当地民众称其为“老君打坐石”。相传此地为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之处。清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由道人沈妙章所建。规模为三台两院式,内祀太上老君、准提道人等,因清末杜文秀起义缘故,遭到部分破坏,后经人修缮重建。因是巍宝山道观之首的缘故,所以青霞观是巍宝山对外交流最集中的道观,常有来自国外的修行者来此修道。

长春洞:位于巍宝山后山,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道人李法纪、杨法萌所建。布局规模为八卦图形,由前殿、大殿、厢房、花园、藏头等组成,殿内祭祀玉皇大帝、雷祖、土地老爷、文财神等道教神像。整体建筑,除因年代久远等缘故,进行部分修缮外,大多数建筑古迹均保持了始建的风格。

培鹤楼:位于巍宝山后山南坡,前身为朝阳洞。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由地方士绅改建为两转阁,后更名为培鹤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郡人郑名科对其进行重建。清咸同之际毁于杜文秀起义战火。清光绪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分别对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重修,殿内祭祀吕洞宾。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是巍宝山朝山会,香客、游人多来此游景、祭祀。

宗教虽是民众对支配其生产、生活外在力量的一种歪曲的、虚幻反映,但其自身也包含了某些对民众所处时代环境的真实写照。汉唐之际,道教传入巍宝山一带,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巍宝山地区逐渐孕育了以道教名山、道教建筑为核心代表的道教文化,这虽是一种宗教文化,但在给巍宝山地区带来千年香火鼎盛的同时,也为其留存了大量古建筑、古碑刻、古壁画等历史文物,其中著名的有《松下踏歌图》《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等,这些历史文物增添了巍宝山深厚的历史底蕴,并为学界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研究素材。

(二)彝族祖庭与彝族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9]。对于位列全国民族人口第八、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第一的彝族,纵观中华历史,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自身的卓越贡献,以致于现今还流传着奢香借道、彝海结盟等的历史佳话。透视彝族的族群历史,可以看到,巍宝山在彝族心中的地位可与圣地“麦加”在穆斯林教徒心中的地位相媲美,而这一切与彝族的先祖细奴逻有着密切的关系。

巍宝山是彝族人先祖细奴逻的耕牧的主要区域,据冯甦所撰《滇考》记载:“南诏蒙氏细奴逻者,九隆五族牟苴笃之三十六世孙也,其父龙伽独,世居哀牢山,因避难,与子自哀牢同至蒙舍,耕于巍山之麓”[10]。

而“耕于巍山之麓”的细奴逻,因在部族祭祀之日,有“金铸鸟”飞集一身的缘故,得到了首领张乐进求“以女妻之、以白国让之”的推举让贤,故而成为部族的首领①关于细奴逻掌权的另一种说法是,他借助彝族先民“乌蛮”的力量,夺取所在部族的政权.详文可参见蔡华、罗永华所作《试析巍山彝区道教宫观与彝族宗教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在此后的统治期间,因仰慕中原文化的缘故,细奴逻派其子逻盛炎赴长安觐见,并得到了时任唐朝统治者唐高宗所加封的“巍州刺史”头衔,进而成为唐朝名义上的“地方大员”。上述举措,在加深了云南与内地交流的同时,也开创了南诏发展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彝族兴旺发达的基础。

时至今日,巍宝山上依然伫立着以供奉南诏历代先祖为代表的巡山殿,它是细奴罗之孙、南诏第三代王盛罗皮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所建,为西南彝族地区最早也是最大的土主庙[11]。庙里供奉的第一个牌位便是南诏始祖细奴逻,其后依次是南诏的各代祖先。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维系民族团结视角出发,多次对土主庙进行维修,其中以2002—2007年的南诏土主庙扩建工程最为著名。此外,当地政府还自2007年后,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定位中华彝族同胞“祭祖节”②2010年,更名为“南诏文化节”.。每当农历的二月初八到来的时候,来自海内外的彝族儿女都会身着本民族的服装,欢歌笑语的来到巍宝山的土主庙前,进行具有民族色彩的“打歌”等活动,在祭祀先祖的同时,也期盼来年的好年景。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彝族而言,巍宝山的地位早已超出了其作为“山”的自然实体,而变成了维系彝族之间的精神纽带,这对构筑彝族族群信仰体系认同,维系彝族团结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广告用字还存在使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公布的、后来被废止的简化字(简称“二简字”)的现象。1977年底,二简字一经推行就被大量使用,如1978年刊登在报纸上的电影广告将“导演”印为“导 ”,将“电影”印为“电 ”[4]。二简字在1986年被正式废除,绝少出现在印刷出版物中,只有街头手书的招牌广告上偶尔一现。与繁体字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相比,二简字的根基不稳,迅速退出规范字领域理所当然。1987年的《规定》中禁止使用二简字,印刷品中二简字的消失是《规定》实施成效的体现,而街头广告中偶尔出现的手书二简字,又反映了《规定》执行不到位。

美是一种能被人所感知并能作用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形象效果,它是人对外在世界的感性认知。巍宝山是大自然给予巍山地区的礼物。绵延起伏的山峦、绿海环绕的山林,构建了巍宝山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以“天铁锁胜、拱城远眺、靓女瞻云、龙池烟柳、茶花流红、鹤楼古梅、旭日育鹤、古洞藏春”为代表的巍宝山八景,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一睹于此的“美”的需求。据蒋旭所著《蒙化府志》(康熙)中记载:“巍宝山,郡南十五里,尊严崒嵂,吞吐烟霞,若龙翔凤翥,不屈不挠,绵亘延袤,可数十余里。高陟其巅,则万山拱伏,即细奴逻耕牧之地,也相传曾有青衣道士,冲举于此。昔日诸葛武侯以铁钉断其麓,今夏秋之交,时有红光相盪,士人谓之龙戏珠。时或夕现火光,虽霖雨不灭。面北青霞观,面南朝阳庵,皆幽邃可游”[7]。

(三)天工开斧与文客留迹

恩泽集团精益医疗战略的落地管理与实践,是在医院18年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基础上一点一点丰富和实现的。其中最大成功因素,莫过于“精益”对医疗管理行业的通用价值和管理者陈海啸对精益医疗管理战略整体理解和融合,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推进和实施。当然,其中亦包含着开展较早、获得外部支持等其他作用力。尤其是随着中国医疗行业整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精益医疗管理必将释放更大效能。

“幽邃可游”的环境,加之有孟优传道、细奴逻耕牧等的历史事迹的千古流传,巍宝山自汉代以来,便吸引了文人墨客的驻足观赏、题诗作赋,尤其在明清时期,随着西南边疆与内地交往的逐渐加深,加之中央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土流并治”等举措,越来越多的本土人士及外来人士或因出省应试、或因闲赏游玩、亦或因职位调动等缘故,频频到访巍宝山,较为著名的有杨升庵、李元阳、徐霞客、桂馥等。这些文人墨客在浏览巍宝山瑰丽风光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楹联。在这些诗文、对联中,尤以明代孙之谋的《题巍宝山》、清代张端亮的《巍宝仙踪》及近人李汝珍的对联名气最大,这些诗文、楹联在立足巍宝山实景的基础上,以想象的空间擘画了巍宝山宏伟的景象。具体如下:

诗文

《题巍宝山》

[明]孙之谋

点苍削玉控晴川,巍宝纡青接碧天。

西抱两江流不尽,东接诸郡势相沿。

文章门户元邹鲁,落拓风怀自蓟燕。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合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可能导致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或舞弊风险。例如,缺乏规范的监督机制,或者说监督制度不完整,经办人员权力过大,不受约束;缺乏预算调整制度;采购流程不够规范,存在虚假采购甚至舞弊的风险。

《巍宝仙踪》

[清]张端亮

抱阁南来第一峰,直从霄汉插芙蓉。

(1)当频率小于大约270 Hz时,车轮与同质量的一个刚体的行为无异,其在角频率为Ω时的垂向动柔度可按-1/(Ω2mW)进行计算,不管是否在旋转;

云中黛色时深浅,树稍岚光忽淡浓。

天马昔曾开霸业,犹龙更喜驻仙踪。

4.术后腹痛评分预测AP的价值:56例(5.95%)患者术后出现腹痛,其中12.5%的患者进展为AP,其腹痛平均分值为(5.90±1.46)分, 未进展为AP的患者腹痛平均分值为(4.31±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根据ROC曲线分析,预测 EUS-FNA术后AP腹痛评分的临界值为5.5分,>5分判断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1.4%、81.6%和80.4%(图1)。

对联

从唐代始,到清代止,巍宝山地区虽屡遭兵燹之祸等灾难,但依旧保存了大量的道教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巍宝山共有大小道教建筑25处,这些道教建筑大部分仿照古代皇宫,或其他道教名山,如武当山等的样式,同时又汲取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样式。千百年来,巍宝山的道教建筑“既是道教文化的载体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当地民众举行祝祷祈禳仪式、寻求福佑、寄托幽思、欢度节日的活动场所”[8]。而在这些建筑中,以玄珠观、青霞观、长春洞、培鹤楼最为著名。

与李唐十三传终始,雄图何在?似此闲云野鹤,获遂当年崖穴心。[13]

国际石油公司引领作用明显。即使面对国际油价低迷的影响,国际大石油公司仍能实现较好的现金流,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国际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现金流变化呈不同形态,优质型公司(例如壳牌、埃克森美孚)无论油价高低,均能保持正现金流;波动型公司(例如道达尔、雪佛龙)受油价影响较大,现金流变化幅度最大,从负现金流转正现金流;稳定型公司(例如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埃尼、BP)受油价影响最小,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保持正现金流。

从提出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2〕到将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构成“四个自信”,〔3〕再到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并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5〕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能够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坚定,感受到他对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期望。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具有深刻的现实依据。

玄珠观:位于巍宝山东麓,始建于唐代,是巍宝山最早所建的道观,也是一座将彝族祖先崇拜与道教文化紧密结合的道观,观内供奉细奴逻的母亲茉莉羌。因唐代中期,川人来此炼丹修道的缘故,此地逐渐成为道教活动场所。至有清一代,则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建筑规模,最终囊括了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殿等建筑。

二、自然遗产视域下的巍宝山价值属性

(一)生态维系与物种栖息

“生态价值源于生态,一般指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群落与周围无机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的是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15]。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生物体的兴衰对所在地区的环境都会有重要影响。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巍宝山,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维系,作用不容忽视。

巍宝山属北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森林覆盖率达88.2%,为动植物的繁衍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据相关资料记载,巍宝山山区内有高等野生植物300多种,有华山松、云南松、松、柏、楠木、高山栲等,这些树木从山顶到山角都有遍及分布,有不少树木的树龄已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其中以老君殿的“树王”华松最为年长;在观赏类有杜鹃、山茶、玉兰、桂花、海棠木瓜花等十多种,这些观赏植物虽开花期不同,但都点缀了巍山风景;在果林类方面有花红、梅子、梨、樱桃、桑葚等,除梅子、梨等为人工栽培外,其余均为野生植物;在药用类方面,有仙鹤草、细花参、牛尾参、当归、草乌等,据李春曦所撰《蒙化志稿》记载:清代至民国初年,巍山境内有常见植物药材114种,其中80%以上属于野生[6]。由于巍宝山气候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山中采到所需药类植物,故而有“药用植物宝库”的美称[16]。此外,在野生动禽上,巍宝山有狐狸、花面狸、刺猬、狗熊、绿鸠、白雉等60多种,相较其他种群而言,绿鸠、白雉在滇西地区极为罕见,为巍宝山所特有珍稀动物;在野生昆虫上,巍宝山有蝴蝶、蝉、野蜂等,其中的蝉蜕、蜂巢均名贵的药引来源。

极高的植被覆盖为巍宝山地区的生物提供了生存场所,便利了其物种繁衍,而物种的不断繁衍又从侧面提升了巍宝山地区的环境质量,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共同维系着巍宝山地区的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二)地形构造与气候水文

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并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奥秘。相较于人类社会而言,自然界虽然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被得以探索,但“世界上极少数的地区,由于它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条件以及特殊的自然演化历程,形成了高度集中反映地球多姿多彩的独特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突出的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需要、也值得人们加以珍惜和保护”[17]的现实,又决定了人类必须对自然界永葆探索之心,才能取得不断揭示自然界规律、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新成就。巍宝山就是可以提供科学研究的重要场地。

巍宝山地处巍山盆坝之南,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是云南丽江、剑川之西的老君山向西南逶迤的支脉。从方位上看,巍宝山南枕太极顶,北与点苍山相望,东有五道河流入坝区,西有阳瓜江顺巍宝山河谷环绕出;从整个山形上看,巍宝山最高海拔为2 509米,由前山和后山主峰共同组成,其中前山山势较为平缓,呈由下往上态势;后山坡度较为陡峭,如斧钺砍过,高耸险要,故有“峰峦高耸,冠于群山”[18]的称谓;从山质上看,由于巍宝山地区植被茂盛,极少有岩石裸露,岩石以青褐色的青石和砂页石居多,且岩体脆弱,极易碎裂。土壤以酸黄壤和砂质土为主,地质表层为含腐殖质的山机土,土层厚重,土壤肥沃,加之,巍宝山所在巍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7℃、年降水日为134.4天[19],且少有极端恶劣天气的优势,从而便利了巍宝山的各种植物生长。现在巍宝山山中仍保存着年代较为久远的亚热带和寒温带相结合的混交古树植物群落。

独特的地形构造、适宜的气候水文,在给巍宝山各种动植物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时,也为地质学家及相关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勘察所。

(三)景观保护与产业开发

当前的中国,随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两山”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必要重视的同时,也逐渐认同了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其蕴藏经济的理念。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巍宝山在景观保护与产业开发两个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两山”理念的深入人心,特别是大理州提出的“生态立州”政策的有效推动,巍宝山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下,一方面,加大了退耕还林、禁止滥猎的力度,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同时,确保巍宝山的原生态环境面貌不被破坏;另一方面,逐渐改善了落后的基础设施,营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环境,并在结合当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日的巍宝山朝山庙会、农历二月十日至于十四日的巍宝山歌会、农历二月十三的接三公主会等大型旅游民俗活动。此外,针对巍宝山菌类繁多,且有鸡枞、松茸、木耳、羊肚菌等销量较好的产品优势,当地政府在规范采摘、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了以“产品加工—销量出口”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实现产值效应最大化的同时,也使部分产品如松茸等,走出国门,进而成为了欧洲、日本等不少国外家庭餐桌上的必需品。

木棉花以8.0 g/kg·BW剂量灌胃给予小鼠,实验动物饮食及活动正常,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和死亡实验结束后,对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异常,表明木棉花粉雌雄性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8.0 g/kg·BW。

由此可见,自然遗产的保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展并非是冲突矛盾。只有在充分实现了两者的相互结合,自然遗产的保护才会因有经济的“活水”补给,而后劲有力、长久持远。巍宝山将保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的做法,无疑于为自身的长久保护、长远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道路。

结语

“遗产与人类一样古老”[20]。自有人类社会开始起,为赓续族群发展,确保先辈成果不被遗失,便有了“遗产”的诞生。作为“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践行者,中国于1985、2004年分别加入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成了以“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文化部门主责、各方参与”[21]为主要特征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推动了“遗产”传承保护的开展。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尽管“遗产”的含义有了扩大,其传承保护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共识,但仍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遗产”正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传承“失”人、歪曲滥用等情况,而遭受日趋消亡的状态。“遗产”的生命在于对其的传承保护,而传承保护的前提在于充分了解“遗产”的价值属性。对此,每一位“遗产”学人都必须在了解“遗产”价值属性的基础上,为推动其更好推动其传承保护贡献自身力量。

巍宝山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理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正如界定其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属性一样,只有充分了解到这一类“遗产”所蕴含的如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六大价值的基础上,才能为后续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传承保护指明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宝山道教遗产
黑太阳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遗产怎么分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千万遗产
道家道教研究
遗产之谜
遗产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