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园小天地,拓展实践大舞台

2021-12-03 04:54黎淑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8期
关键词:劳动基地校园

黎淑欣

劳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东莞市虎门镇东方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清晰认识到:要切实深入劳动教育的開展,必须有丰富的校内课程资源作支撑。笔者结合我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从“必要性”“特点”“开发”与“管理”四个方面来谈谈校园基地的创建问题。

一、创建劳动教育校园基地的必要性

(一)体现课程特性,有助于常态化的实施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因此,要让劳动教育常态化地开展,就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劳动教育校园基地则以校园设施为活动场所,以“活动教学法”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立足自身实际,有效推进课程的发展

我校地处城镇的老城区,场地有限,活动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前,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更多是涉及校外的。然而,基于外出活动安全问题的顾虑,一些班级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制约:只是在互联网上或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利用现成的图文资源获取信息,把下载或收集的内容通过绘画与文字进行“组装”,将“直观”变成所谓的“收获”。学生所经历的实践和得到的体验与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要求——“以实践为环节,以体验为根本”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那么,在校园的四面围墙内,学校如何才能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真正意义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已清晰地认识到:要切实深入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有校内课程资源的支撑。因此,为了有效、常态地开展实践活动,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校园这块“弹丸之地”挖掘一片“新大陆”——创建劳动教育的“校园基地”。

二、劳动教育校园基地的特点

一提到“基地”,教师们就会想到那种大型营地式的、可供大批学生食宿的、具有先进多样化的实践素材的专门场所,而我们提出的所谓劳动教育“校园基地”是指一间间为开展劳动教育而设置的专用教室,以及其它具有实践功能的活动场地所组成的平台集合。

(一)因地取材,开发简单

一所设施完备的现代学校,无论其占地面积有多大,总会有一定数量的基本教学场所——课室,学生活动的空间——操场,以及各类功能性的场所(包括功能教室、图书馆、生物园、种植园等)。这些都是“近在眼前”的资源。学校只要根据实践内容的需要,添置一些开展活动所必备的简单工具和材料,经过简单的布置,则能让劳动课成为“有米之炊”。

(二)灵活使用,便于操作

每个校园基地都应该“各具所能”,如,开展“蔬菜乐园”这个活动,学生需要一定的场地与工具,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种植园则成为主要的活动场所。然而,根据课程特性,有些探究活动的实践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如,“走进灯的世界”这个主题活动,学生需要绘制灯的工作原理图以及制作灯的模型进行成果展示。那么,教师则可组织学生在电脑室、美术室、手工制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可见,校园基地的运用对活动主题和实践内容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其使用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生所需,依题而用”的。

三、劳动教育校园基地的开发

劳动教育是一门超越书本,面向自然、社会与生活的课程。不少教师常常按照书中的编排,只让学生“填一填,画一画”,这与实践性的特点背道而驰。我校占地面积不大,活动空间不足。然而,师生对开展劳动教育依然热情不减。根据活动的需要,一些班级纷纷在校园中挖掘活动场所,如,图书馆、功能课室等。由于在校内开展活动,组织、费用、时间、空间都得到了保障,这种做法也慢慢得到推广。

校园基地立足于校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它们各具所长,大大拓展了学生实践与感受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开发校园基地应遵循“因地制宜,以生为本,按需而设”的原则。我校根据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结合校园基地的实践功能,制订《劳动教育校园基地应用一览表》,为师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平台。

四、劳动教育校园基地的管理

劳动教育课程的有序开展应是“有纲可循”,但过于细化的要求会抑制师生的积极性。因此,劳动教育校园基地的管理应实行“有据可依,灵活自主”的人性化模式。

(一)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素养是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前提。因此,我校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是学校组织教师相互学习,以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二是为教师提供校园基地应用案例,引导他们悉心研讨、仔细琢磨。

(二)制订计划,责任到位

劳动教育校园基地也是公共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为劳动教育服务,这片“小天地”应该得到全校师生的悉心爱护。因此,学校对每一个校园基地都安排了负责教师,对师生制订了使用规范,发挥其主人翁地位。教师们积极、主动的配合,使学生在校园中体验到实践的乐趣,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培养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三)奖励使用,鼓励开发

学校对每个校园基地制订了相关的使用登记制度,对那些能积极参与、合理利用的班级予以肯定,并将其劳动项目进行校内推广。由于激励机制,校园基地的使用率很高。另外,学校鼓励师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摸索,开发更多实用性强的校园基地。

(四)整理案例,规范指导

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有赖于课程常态化实施,每一课型环环紧扣,让淬练操作落实到位。在这片“小天地”中,教师的每一次指导和学生的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及时整理相关案例,可使其得以推广,使这片“沃土”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劳动教育校园基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小天地”,它的创建让校园成为学生探索求知、实践体验的“沃土”,使劳动教育这个培养能力的“大舞台”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我校劳动教育扎实、有效地实施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罗燕燕

猜你喜欢
劳动基地校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热爱劳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