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培育初中生良好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实践探究

2021-12-03 04:54陈四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8期
关键词:初中生

陈四妹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目标。当前,由于劳动教育的异化与缺失,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劳动品质,清洁卫生、整理学习资料等日常生活中的良好劳动习惯也有待养成。如何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班主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初中班主任工作经历,探索如何运用班级主题活动来培育初中生劳动习惯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实劳动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班级主题活动;初中生;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习惯是经过反复劳动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整理内务、烹饪、清洁卫生等习惯。劳动品质是一个人在长期劳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表现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班集体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的实践场所。笔者结合初中班主任工作经历,针对班级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现状,探索运用班级主题活动来培育初中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的实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班级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分析

我校是一个城乡接合的农村学校,笔者带的七年级(3)班一共有48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大多数学生比较乖巧,班风班貌良好,但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品质现状不容乐观,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

1.劳动意识不高,对劳动的价值认识不全面。具体表现:学生认为劳动就是做家务、搞卫生等体力行为,没有完全认识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对劳动义务的内涵、意义理解不深入、不全面;对劳动创造历史、创造财富的认识不深刻。

2.劳动习惯不优,整理内务、烹饪、清洁卫生等劳动习惯没有养成。具体表现:个人卫生习惯差,家里房间的物品随意放置;在家里,自觉帮助父母饭后洗碗、擦桌子的家务劳动习惯没有养成;学校书桌里面的文具、书籍等资料凌乱摆放,经常丢三落四找不着,等等。

3.劳动认同感不强,缺乏劳动责任感和荣誉感。具体体现:在家很少主动要求做家务,认为做家务是家长的事;在学校不愿意承担班级劳动卫生委的职位;卫生轮值时,部分学生逃避责任,或马虎对待;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劳动实际活动中,不主动参与,或者即使被教师点名参与了,迫于无奈才勉强应付;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动手解决的问题时,比较害怕去面对,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劳动品质。

造成上述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和劳动实践机会;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劳动教育存在异化和缺失;劳动观念、劳动价值没有被认同和彰显,等等。

二、运用班级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实践路径

基于班级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品质情况,笔者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班级系列的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

(一)精心设计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劳动价值认同感

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是营造良好班风班貌、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主战场。结合笔者班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情况,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精心设计每周的主题班会,开展系列的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展现劳动光荣之美,认同劳动价值之魅,内化劳动育人之魂。

结合五一劳动节,笔者设计了“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主题班会,让学生寻找身边最美的一位劳动者,并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在班级分享。在主题班会开始前奏,笔者播放了学校教师认真上课、批改作业、深夜备课的情境,特别是播放了疫情期间,教师在忙碌准备线上教学这一情境。

师:情境中的老师美在哪里?

生1:他们认真备课、批改作业。

生2:他们深夜都在工作、无私奉献。

生3:他们都在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

……

师:对,老师们爱岗敬业、认真备课、批改作业,他们的行动是最美的。

师:劳动光荣、劳动最美。除了教师爱岗敬业,你还发现哪些劳动者是最美的?请你来说说。

生:医生、警察、建筑工人、环卫工人……

师:他们美在哪里?请你来说说。

在主题班会最后一个环节,笔者播放了2020年国家劳动模范颁奖现场的视频。学生观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在众多的劳动模范身上,有哪些共有的优秀劳动品质?这些品质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讨论展示交流中,感受到勞动模范身上最美的行为,领悟到劳动者爱岗敬业的劳动品质,增强了劳动光荣、劳动幸福、劳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认同感。

(二)用心策划劳动亲子共建活动,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

亲子共建活动是亲情互动的重要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结合笔者班家长和学生的实情,笔者全力策划了以“家校共建促劳动习惯品质养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加强劳动实践,形成以劳动为荣的良好家风,让学生自觉整理内务、承担洗碗拖地等家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品质。例如,策划“家居美化亲子共建活动”,通过布置家居美化的任务、拍摄家居美化的微视频、在班级展示微视频、评选出最佳的家居美化家庭、颁发奖状等,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美化家居,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清洁卫生等劳动习惯和品质,加强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合作能力,增进与父母的情感,营造“爱家爱劳动”的良好家风。又如,策划“别样的生日庆生会活动 ”,通过以月为单位布置生日庆生会任务、与家长一起在家里准备小蛋糕和礼物并拍摄微视频、在班级交换礼物并分享生日小蛋糕、颁发家长感谢信等,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劳动习惯和品质,提高手工制作等劳动能力。

上述这些劳动亲子共建活动,可以贯穿于整个初中教育生涯,并不限于举办活动时才进行。这些亲子劳动共建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实现自我服务,养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等劳动习惯和品质,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一向不爱做家务的小张在“家居美化亲子共建活动”中表现积极。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主动承担整理房间的任务,每天把自己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还上网淘了很多装饰房间的精品。在这次活动中,他获得“最佳家居美化家庭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不但增强了与父母沟通合作能力,还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养成收拾房间、主动清洁卫生等良好习惯,得到父母、教师和同学们的大力点赞。

在别样的生日庆生会上,很多学生收获很大,以往生日都是父母出钱,出去外面庆祝,铺张浪费。这次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们花最少的钱,做出自己最满意的生日蛋糕和礼物。学生们纷纷列出购物清单,亲自买材料,和父母一起做蛋糕、礼物。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感悟很深,不仅掌握了做蛋糕的技巧,还发现自己动手做生日蛋糕和礼物很经济实惠,特别不一样。大家都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劳动的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

作为班主任,笔者看到学生们在亲子共建活动中都收获特别大,也及时地把这些收获全部展现在家长微信群,让家长们感受到学生们的进步,监督学生养成整理内务、饭后收拾餐桌、扫地拖地等良好劳动习惯,进一步养成爱劳动的道德品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尽心创制劳动自律打卡活动,提升劳动的内驱动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发展的,造成矛盾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内因,它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培育学生良好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要解决学生自身对劳动认识的矛盾,知道自己在劳动品质和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出解决的对策,实施形成有效方法,再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一开学,笔者就与学生一起分析班级同学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情况,然后制订班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表,以月为时间单位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列出每月劳动自律清单。学生们根据清单自主完成打卡任务,请教师、同学和家长监督。笔者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总结,每月评选劳动达人,进行颁发劳动达人奖章。见下表。

上述的劳动自律清单活动开展以来,原来不愿意承担班级卫生工作、不愿意做家务的现象少了,教师和家长见证了学生从不爱劳动到爱劳动、从不会做家务到会做家务、从不认真负责到有责任担当的成长过程。家长反馈,孩子对劳动的自觉性增强了,收拾房间、整理学习资料、洗碗拖地等能力提升了。劳动自律清单不仅发挥了家校共建作用,而且避免了家校互相推卸责任的尴尬。以劳动提升自立自强的品格,以劳动内化对人生价值的认知,以劳动提升发展的内动力,以劳动实现育人的本质意义和最终目标。

三、运用班级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实践原则

要培育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我们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要遵循四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劳动教育的主题教育要遵循学生发展特点。例如,七年级主要是开展劳动最光荣系列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我劳动我快乐”等;八年级主要是开展劳动最有魅力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认识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如,“居家劳动小达人”“社区美化创意DIY”等;九年级主要是开展劳动育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我与大国工匠对话”“书写劳模颁奖词”等活动。劳动主题教育还要从班级、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系统考虑。社会是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的大环境,班级和家庭是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的小环境,要把班级、家庭等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

2.实践性原则。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从而达到磨炼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等劳动品质的目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和认識,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认知更加强烈。例如,在引领学生参与五一劳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展现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之美,内化劳动幸福认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劳动品质。

3.持续性原则。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不是一瞬间的,它是循序渐进的。在主题活动后,要做好总结和宣传,对每次劳动主题活动中学生展现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主题班会的价值放到最大化,也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积极认真参与主题班会,思想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例如,在“我与大国工匠对话”主题班会召开后,笔者及时把“与大国工匠们对话”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展示在课室的优秀作品展示栏,并在下一节主题班会课中及时开展向大国工匠学习演讲活动,让优秀作品在全班宣传,让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4.实效性原则。每一次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备活动”,提前布置主题活动。这对那些不愿意劳动、厌恶劳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如果主题活动前临时抛出一问题,最大可能的结果就是:活跃的学生参与活动,其他学生充当看客,因为他没准备,更没自信。其次是“备学生”,整个过程哪些环节安排哪些类型的学生参与。例如,在准备开展“我劳动我快乐”这个主题班会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小组,然后安排一些平常不愿意劳动的学生做组长,并对他们进行组长培训,引导他们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并要在主题班会上做好展示的准备。这一系列的活动过让学生能更具积极性,自信地去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增强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提高认真负责的劳动品质。

四、运用班级主题活动培育初中生劳动习惯与品质的成效与反思

综上所述,通过班级主题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将劳动育人与主题班会、亲子共建活动、劳动自律打卡活动相融合,消除劳动异化认知,填补劳动习惯的缺失,养成讲清洁卫生、整理学习资料和做饭拖地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习惯,培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劳动品质。

作为班主任,笔者尽自己可能,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可能的条件,搭建平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劳动育人方式,实现知行合一,让劳动教育朝着“以劳动树立道德品质,以劳动增长智力,以劳动强身健体,以劳动提升审美”的方向努力,但这个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地方。例如,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意识的转变没有及时跟踪,劳动习惯养成的评价手段、劳动品质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机制还没有建立。如何在班级主题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劳动是光荣、劳动是幸福”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J].中国德育,2021(8):42-47.

[2]刘世刚,李书,冯刚.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现状分析和路径探究[J].中国德育,2021(13):22-26.

[3]宋奕云,李朋,王小兰.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系中学:劳动教育绘就人生底色[J].中国德育,2021(9):57-60.

[4]张继芬,马翠萍.让劳动托举梦想,绽放生命之光[J].中国德育,2021(4):65-67.

[5]郭敏,刘新生.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话的现实诉求与实践路径[J].中国德育,2021(5):5-9.

[6]杨日飞.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J].中国德育,2021(1):5-8.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