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21-12-03 19:41黄馨月彭欣瑞张凌霄高浩竣唐诗漫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黄馨月 彭欣瑞 张凌霄 高浩竣 唐诗漫

摘要: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人才培养目标,让“动脑”转变为“动脑+动手”;拓宽人才培养路径,联合校内外平台保障学生实践培养;立足培养资源整合,构建虚拟互动社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立足长效机制构建,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辅助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论型、实践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YB02),重庆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热烈,但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平台构建、培养体系不完善,难以支撑起新时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界的重要议题,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理念纳入实践育人中,切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跟紧时代发展步伐,强化对教育模式的支持和领导,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起步较晚,既要学习前人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管理方法、教育体系,还要结合实际国情社情,找到适合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发展的道路。浙江大学提出的“全链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了实现创新创业知识链与实践链的相互融合[1]。湖南大学提出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开设多项交叉学科双创课程,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学校科学研究指数、ESI高被引论文比例上升到国内前列[2]。清华大学也是国内最先一批走上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协调融合机制,打造了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塑造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路线更为合理。从以上国内知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中不难看出,明确的教育目的、健全的教学体制、丰富的师资力量共同加成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

高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始具有明显的联盟化方向发展趋势,我国已经涌现出众多全国性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组织,但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与漏洞。创新创业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是一个新兴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过短,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时间磨合的同时,对教育体系的改变也是重点之一。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2.1 丰富教育内涵,夯实理论基础

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提到,高校要將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要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3]。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在学生课程培养体系中增设创业创新基本知识、创业心理学等科目,普及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以项目或问题为导向,对创新创业经典案例的深入讲解和剖析,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教育,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在素质学分中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板块,定期开展创新创业领域的讲座、报告、沙龙、研讨,使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理论构成知识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通识教育之中,理论类知识和应用类知识并行,增设开放的跨学科综合式教育,力求打造成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

2.2 共建实践基地,扩宽培养路径

基地平台的建设主要包含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园和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孵化基地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竞赛获胜队伍以及已有完备创业大纲的项目。实践基地应配备指导老师、创新实验室等基本配套。但是,高校存在创新项目孵化难的问题。因此,校外孵化基地的联合培育尤为关键,比如私营企业,国营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其他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综合考虑共建基地承担教学任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对拟建基地进行考查与论证,逐步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双方合作建设目标、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合作年限等内容[4]。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落地的项目又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不断循环,真正实现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协同育人。

2.3 完善资源专区,升级共享平台

创新创业资源专区是一个集数字化服务系统与成果展览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资源专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资源共享板块,第二部分为线上服务板块,第二部分为成果展示板块。

资源共享板块提供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解读等不同类别的电子书以及在线课程。对于入门级,平台更多推荐行业发展相关的视频资讯,以提高大家的创业兴趣为主要目的。对于进阶级,推荐相关课程及成功案例,以丰富技术和专业知识为目的。

线上服务板块依托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建立创新创业虚拟互动社区,分为专家咨询区、自由交流区和社区服务区三部分。选择有创新创业经验和创业指导资质的导师组成专家咨询团队,搭建咨询与问题解答专区。自由交流区则是由用户自主生成讨论帖,构建专题讨论区,促进资源共享及项目交流,吸引投资者,加速项目孵化。社区服务是用户个人管理和开发维护区,开设登录管理、用户档案、通知发布、用户反馈等功能。

成果展示板块主要设置为按月、按季度分别定期对创新创业经典案例、创业者的采访及团队介绍、创新创新作品等进行展示。

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教师与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教师则是主体创新能力的挖掘者和引导者[5]。教师在项目的选题、申报、跟进及结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承担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参与教学成果的评比、论文发表以及项目的申报,给予教师年终教学测评加分、推荐优秀等形式的奖励。对于学生,学校可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于鼓励具有一定成果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工作室,并对学生发表创新创业类论文、专利及参加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科研课题等成果的级别分别予以学分、奖学金等形式的奖励[6]。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时效性等原则,主要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实践参与、学生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7],再基于评价系统的反馈机制能给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议。

结语

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大部署和要求,集聚创新创业基础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素养,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让国家未来有更多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尹国俊,都红雯,朱玉红.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双螺旋模式构建——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8):77-87.

唐亚阳,何飘文,闫森森,等.高校公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人学公益创业教育为例[J.企业导报,2010(1):244-245.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张"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20-28.

李伟, 朱志平, 陈兆夏,等.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5, 000(004):91-94.

吉晓东,朱晓军,曹张华.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9(19):35-37.

李伟, 朱志平, 陈兆夏,等.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5, 000(004):91-94.

彭晗,上官林建,袁柯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1):58-6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