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生视角下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2021-12-04 22:12戴小婷贾雪梅马慧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妇产科硕士

戴小婷 贾雪梅 刘 蔚 杨 静 马慧君 陈 婷 童 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4

2018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文件《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提出要全面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卓越医学人才[1]。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是培养合格妇产科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妇产科医学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保障[2]。我院是一家以妇产科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南京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和妇产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对于如何较好的开展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积累了一定的有益经验。本文分析了我院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科研素养水平、搭建合格导师梯队以及完善考核评价与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以期更好地完善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确保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妇产科卓越医学人才,为医院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长久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 我院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轮转与科研训练两者之间无法实现平衡 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调查显示临床能力的高低与其岗位胜任力呈正向相关[3]。由于妇产科学科的特殊性和涉及人群的特殊性,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轮转过程中临床动手机会较少,大多忙于病例书写等具体性事务,临床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我院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轮转计划执行不严格的现象,部分导师重学术轻临床,随意更改研究生轮转计划,安排其到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致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趋同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这对于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在双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下,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在临床科室轮转33个月,空余时间十分有限,导师无法对其进行连续性的科研指导,导致学生的科研素养普遍不高。

1.2 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不到位 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4]。我院针对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等制定了规范的评价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有限、科室不重视等各方面原因,考核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考核评价中,走过场、人情分等现象依旧存在。

2 对于提高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2.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教育作为研究生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5]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确保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中明确提出:人文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要深入贯穿其培养全过程。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身心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的基础[6]。妇产科由于其学科特点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主要研究女性群体的生理与病理特征,所涉及的人群和身体部位都较为敏感,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应将人文教学环节纳入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日常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其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强化其职业道德素养,确保满足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同时,研究生导师也要发挥其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日常带教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做好榜样作用。

2.2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线。培养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培养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最根本的目标,也是其培养模式不断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7-8]。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均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要严格贯穿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等形式,有效融合新型互联网教学,如SPOC、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充分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此外,通过搭建高水平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引入模拟医学教育,利用各种模型加强对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与考核,夯实其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使其熟练掌握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骨盆外测量、四步触诊、接生、会阴侧切术、上环取环、人流和诊刮等妇产科常见基本技能操作项目,实现从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际应用的质的飞跃,真正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

2.3 提高科研素养水平 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是其全面培养的核心内容。拥有较高的科研素养对于提高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成为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9]。专硕培养与住培并轨模式的实施,使得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几乎全部时间都在临床科室轮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科研产出较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少之又少,不利于实现其全方位的培养。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以围绕临床轮转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做到科研与临床工作的有效融合。研究生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小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邀请妇产科资深专家分享个人心得体会与最新学术进展,不断拓宽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其科研意识,培养其较好的科研能力。此外,在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要始终贯穿科研诚信道德教育,严格抵制伪造、篡改、剽窃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共建良好科研环境。

2.4 搭建合格导师梯队 合格导师梯队的建设是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前提条件。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0]。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与淘汰机制、日常培训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将研究生导师的带教数量与带教质量与其绩效挂钩,提高导师带教待遇,引导导师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激励导师带教研究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吸引更多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投身医学教育行列。创新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双导师联合培养体系,双导师集思广益,共同指导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其培养质量。建立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1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线上与线下联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自我思考,研究生导师发挥引领作用,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式、互动式学习以及沟通交流搭建便利平台,从而促进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和其卓越能力的持续提升。

2.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反馈。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建立公开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指引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全面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12-13]。构建一个客观的、量化的、系统的、科学的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14],严格规范考核内容与考核形式,确保评价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形成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三级考核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制度,加入学生满意度、导师满意度等评价指标,避免人情分、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实现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同质化和规范化培养。

2.6 全方位实施质量保障 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5],涉及研究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类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健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长效沟通交流机制的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完善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管理体制,加强其教学质量监控,实现精细化管理[16]。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同时配备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日常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奖学金评选办法等,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应用PDCA管理体系来实现培养的良性循环。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及研究生导师三者之间应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监督与反馈机制,针对其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持续不断地改进,切实保障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持续开展。

3 小结

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是院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卓越妇产科医学人才梯队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科研素养水平、搭建合格导师梯队以及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利于切实保障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妇产科医学人才队伍,培养更多优秀的妇产科卓越医学人才,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有益举措。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妇产科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