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12-04 07:23王丹
考试周刊 2021年85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现状分析有效策略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丰富学生语言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所在,反过来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教学得以高效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现如今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教学方式形式化、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在新课改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其倡导的高效教学的教育理念,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顺畅进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文章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有效策略

一、 引言

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实施给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改教育理念倡导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教学之余,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阅读作为提升文章理解、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如何在遵循新课改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现如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在把握新课改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思维,促进自身审美情趣的深化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形式化教学现象突出,学生阅读兴趣较低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板块和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阅读知识内容的讲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是灌输、填鸭式的,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极为沉闷、无趣。教师在繁重教学任务的压制下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且难以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文本的深意并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这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知识视野狭隘

現如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和内容大多来源于课本,教师往往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文章主旨大意的讲解或是思想情感内涵的分析,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视野狭隘现象的产生。阅读本身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认知且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而教材作为内容载体只是发挥了教育辅助作用。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以及多元化的认知学习需要,学生阅读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教学侧重点放到了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成绩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往往在教学中设置大量的阅读训练,并且采用让学生读文章、做题,教师讲题的顺序开展教学,导致阅读教学过于程序化。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尽量多做阅读题,过快、过多的阅读难以做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感悟、体会,阅读教学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作用也无从发挥。

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立足文本内容,夯实基础知识

经过初中整个阶段的学习,高中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这也为他们更轻松地应对高中阶段的阅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而高中阶段的阅读活动相比于初中阶段的来说,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升,学生需要具备较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技能才能应对这一阶段的阅读学习,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从教材和文本内容入手,从基本的语音、字词、语句、古诗词、文言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使其能够具备与年龄、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良好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的高效进展和顺利实施。

例如,以《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杂文,文章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进行了批判,并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态度进行了阐述。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杂文”这一文体特征在课前制作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展示给学生观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针对作者的相关信息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使学生对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深刻认知,并对当时中华民族所处灾难深重的时代背景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杂文”这一文体的具体特征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这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初读感知课文,感受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特点,并通过设问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感受文章所阐述的主题“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文章所描述的“送去主义”具体是指什么?为了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的“送去主义”的丑态,文章列举了哪些事实进行了举例说明?这种一味奉行“送去主义”的思想最后悔带来哪些危害?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阅读、深入研讨,引导学生在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步把握文章的脉络,增强对文章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此,便使学生对文章的基础知识有了深刻的把握,奠定了阅读教学的基础,对推动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阅读体验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特征赋予语文教学更多的可能性,也给学生提供探索未知以及获取丰富情感体验的途径。传统过于形式化、程序化的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展现语文学科的内在性质,因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在顺应新课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喜好出发,合理地将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中领略到阅读学习的多姿多彩,从而以身心倍感愉悦、积极乐观的状态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例如,以《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从独特的视角,以细腻和饱满深情的笔吻对故都的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将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以及流露出来的悲凉、伤感之音在字里行间充分展现了出来。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处年代秋的特征,感悟文本中作者对景物描写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作者写作时代的相关资料,将展示当时秋景的视频或是图片与当前相同地方的秋景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代景物特征的差异,从而产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引领学生对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点进行分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章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文章的哪些词句体现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同时,引领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细细感受和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是怎样的,感悟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美及其蕴含深厚的情感内涵。如此,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动力,学生从中也能获得丰富的体验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挖掘文本内涵,深化情感认知

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是深度阅读教学的目的。文本作为作者观点陈述和情感流露的载体,承载着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文章的核心主旨。停留在浅层表面,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的教学难以被称为是有深度、有价值的阅读教学。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对文章整体构架的再现,以及对情感脉络的分析展现阅读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升华和深化,将阅读教学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以《赤壁赋》这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及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文言文学习基础以及本课主要内容的前提下,首先带领学生疏通文章的大意,让学生首先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以此为基础引领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诵读、品味、鉴赏活动。在深入品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除了关注文章优美的语言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之外,还应深入挖掘和感悟文章的内在美,比如文章是如何展示作者的豁达心境的。同时,教师还可从中引入作者苏轼的生平事迹,结合对关键词句的赏析深化学生对苏轼当时处境的了解,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突围的超然、坦荡胸襟,文章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内涵也得以充分显现出来。如此,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展示了隐含在文字背后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真谛,促进了学生阅读感悟的提升以及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实现读写结合,提升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不应被放到封闭的环境中独立进行,而应当在秉承大语文教学观的基础上,置身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氛围中,通过实施拓展、延伸教学,实现阅读与其他活动的巧妙融合。而写作作为知识输出的方式,与阅读这一知识输入方式是对立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者的融合对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巧妙进行阅读拓展教学,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合理设计、规划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广泛、深入的阅读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并能通过写作顺畅输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以及学生语文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作者通过对自己与古园缘分的描写,再到对古园本身的描述,进一步刻画了作者从中得出的生命感悟,以及对母亲愧疚、怀念的情感。文章无论是对生命感悟的描述,还是对怀念母亲部分内容的描写,都对人生有着很大的启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着积极影响。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带着感情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并让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谈谈自己阅讀后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抓住文章的主题作为写作的侧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让学生以“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感恩”等话题,通过揣摩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手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构思,对自身写作的语言进行润色。如此,便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促进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读写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也得以不断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结果,是对教学思路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作为教师,我们应在秉承与时俱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身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使之能够更加符合新课改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认知需要,通过适当、合理的调整逐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海婷.有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6.

[2]黎育彬.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

作者简介:

王丹,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现状分析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