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业为中心的产融结合进阶研究及实施

2021-12-04 07:20赵红艳
管理学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产融结合协同服务

赵红艳

[摘 要]随着金融监管的逐步强化,产融结合重新定位于回归主业、金融业务重新聚焦于协同主业发展。有别于产业、金融双驱动的产融结合,随着产融结合的成熟,以实业为中心的企业金融定位于服务、催化和协同。

[关键词]产融结合;实业中心;服务;催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20-0016-03

产融结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深度发挥产业和金融的协同效应、实现规模快速健康扩张的重要战略路径[1]。8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成功地实施了产融结合的战略行为。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经济、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产融结合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2]。

一、产融结合在国内外发展的路径

按照产融结合的初期基础资产不同,产融结合有两个路径:一是在产业资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融结合;二是在金融资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融结合。产融结合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在我国,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在产业资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融结合,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如图2所示。

二、以实业为中心的产融结合进阶发展

对于以实业为中心的企业来说,如何把握金融与实业的方向、如何运用产融结合促进主业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以服务实业为动力、深入挖掘实业需求、专注开拓实业所需金融的产融结合,成为重要方向。这个融合随着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进阶式发展。

(一)原生态的产融结合阶段

企业从初创开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发展速度受资金制约放缓的情况。企业为了突破资金瓶颈,开始寻求外部资金支持,一般通过股权或债权方式获得资金。这个阶段除了引进战投外,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资金。企业的金融工作是维护好银行渠道和信贷关系,强调贷款业务组合和融资节点管理。但由于银行信贷资金对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中小企业较难获得。

一种是生产经营积累大量冗余资金的情况。企业会将资金用于购买低风险金融产品,如定期存款、国债、理财产品等。

这种被动融资和被动投资的状态是产融结合的最初形态,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以实业为中心的工作重点是拓宽融资渠道、平衡资金供需、稳步推进主业的扩大再生产,冗余资金兼顾收益性和安全性。

(二)发展的产融结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企业实业和金融的迅速发展,企业逐步认识到产融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一方面企业根据前瞻市场环境和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把融资战略纳入企业战略,成为企业发展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企业采取的融资方式逐步呈现多样化,除了银行信贷资金,还通过发债、保理、融资租赁、担保、借贷、信托、典当、IPO、股权融资、私募、借壳等多种方式融资。企业根据实际融资需求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方式组合,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要求。努力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对于中小企业和主业发展遇到局部困难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经营积累的资金,对主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并挑选主业价值链上下游进行延伸投资,不断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以实业为中心的工作重点是深度挖掘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金融和实业边界开始模糊,金融和实业开始互相成就,金融促进了主业跳跃式发展,主业逐步产生丰厚利润和规模积累,反过来又强化了金融的实力和工作基础。

(三)成熟的产融结合阶段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产融结合的重新定位,回归主业、金融业务重新聚焦于协同主业发展成为重要思路。

国际上成功的产融结合实践都有良好实业经营状况和稳定现金流。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产融结合初期,实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额自由现金流,产融结合进行得比较成功;但21世纪以后,它的金融过度发展,金融资产占比一度超过80%,最终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务进入重组之路。因此,良好、成熟的产融结合,必然建立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实業基础之上。

有别于产业、金融双驱动的产融结合,随着产融结合的成熟,以实业为中心的企业金融定位于服务、催化和协同。

服务是以全面服务集团内部各企业为动力,深入挖掘融资需求,专注开拓集团内部各企业所需金融业务,为集团内部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内化的成本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如集团内部设立财务公司,围绕主业对集团内部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适度参与外部金融市场。

催化是在开展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评价集团各企业的各项有形无形资源,结合开展金融业务中发现的机遇和发展方式,为集团实业的发展提供“外脑”。

协同是在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后,对金融产业进行优化布局,将实业价值链与金融形成完善的业务协同,金融融入主业,与主业发展形成强大的战略协同,产融之间互相渗透、互为动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生产通用设备的厂商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既能实现一部分金融收入,又能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促进主业的销售,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如拥有核心产业的企业在价值链上进行横向、纵向、生态并购,从而迅速提升企业价值。

三、成熟的产融结合在企业各发展阶段的具体实施

(一)初设期

企业初设期,服务、催化、协同的金融业务以获得实业创设初期所需资金为主,主要的获得方式有股东实收资本金、股东借款、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C)、融资租赁等。

天使投资是股权投资,主要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天使投资人关注企业的市场发展空间、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天使投资的投资规模一般在200万以内,一般会在后续的多轮融资中择机退出。

风险投资是股权投资,由专业化的投资中介向高潜能企业和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投入风险资本,不以控股为目的,追求投资中期回报,一般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风险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30%左右的股权,投资额度一般在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之间,投资期限一般3~5年以上。风险投资人一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并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融資租赁是债权投资,适用于有购买设备需求的生产制造型初创企业。出租人根据承租人(被投资企业)的请求,与第三方(供货商)订立供货合同。根据此合同,出租人出资向供货商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订立一项租赁合同,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租赁期间,出租人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物的管理、维修和保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实质上归于承租人。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对租赁物可选择续租、退租或留购。

金融通过融入所需资金服务于实业的创立和初始,实业则通过明确自己的业务方向、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为金融业务的推进提供良好的背景基础。

(二)成长期

成长期的企业,由于快速扩张的需要,服务、催化、协同的金融业务要以投资和营运资金需求为依据,大力开展融资业务。

就投资来说,金融业务要考虑投入产出、规模效益、最佳投资规模、市场布局、协同效益等因素,对未来战略投资计划做好详细成本收益测算,以决定投资的规模和所需要的资金。

融资方面,融资要考虑采取多种融资手段,配合业务的迅速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这一阶段,经营模式已初步成熟,可以考虑私募股权基金(PE)、股东增资、银行信用贷、抵押贷、项目贷、信用证、保理、信托、融资租赁、ABS、ABN、IPO等多种融资方式。

私募股权基金从大型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充裕的个人手中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向具有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后续的经营管理等其他增值服务,目的是通过IPO等他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私募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不是分红和控制被投资企业,致力于择机退出并实现高额投资回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一般五年以上,金额一般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

经过前期的多轮融资和Pre-IPO的各项前期准备,IPO开始实施落地,上市后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大幅度提高。

成长期的企业,实业通过更加清晰的战略目标、更高的盈利能力、更大的市场规模、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张的组织架构、逐步优化的制度体系和逐步成熟的团队,为金融业务的飞跃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基础。

(三)成熟期

成熟期的企业有了稳定的市场地位、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秀的品牌文化,经营实力强,组织稳定,治理体系和经营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工作流程基本实现标准化,资金和人才方面都比较充裕。

成熟期的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得到各方的认可,融资基础良好,各项融资工作比较顺畅,因实业需要的资金涉及多方面且金额较大,资金与业务需求会出现错配,因此金融工作需要对资金的进出两手抓,进行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降低资金冗余和资金缺口,减少资金错配成本,通过财务公司等多种金融手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融资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扩展大规模融资能力。因这个阶段企业经营发展稳定,盈利能力强、抵押资产充足,信用等级高,被银行等金融机构高度认可,具备了公开市场发行条件。实业方面为了维持成熟期的延展,通常需要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和扩张,这时企业需要大额资金配合业务开展,因此融资工作也逐步开始上规模。上市公司通过拆分部分成长性较强的业务独立运作、独立上市,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不同业务个性化发展,保持长期成长能力。

这个阶段融资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全面降低融资成本,配合业务扩张,实现规模效益。往往使用成本更低的银行资金、发债资金等置换掉前期的高成本融资。

成熟期的企业,实业方面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份额,业务和现金流保持在良好水平,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规模、成熟的制度体系和团队,为金融业务的规模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衰退期

衰退期企业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二次创业、转型升级、部分压缩、全面退出等几种方式。

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二次创业一般在企业成熟期就已经开始。企业为了寻找并发展新的业务方向,培育新的产品和品牌,通常会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和推广费用、追加二次创业初期的固定资产投入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金融业务需紧密服务、协同于二次创业进程中所产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务在市场上发现的机遇和二次创业机会,也会给实业提供二次创业方向,起到了催化作用。

转型升级是企业退出期的另一个思路,是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也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和推广费用,固定资产等也可能面临升级换代的要求,金融业务同样要采取多种方式,为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提供服务和协同。

如果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都没有成功,企业会面临组织庞大、效率低下、盈利能力下滑、制度繁杂但执行力差等问题,但又有一部分成长性业务仍然在良性运转时,可以采用部分压缩的退出方式。此时的金融业务要尽量压缩资金成本,退出高成本融资项目,仅保留低成本融资资金并侧重于保留下来的业务。

当上述或其他退出方式都不可行时,企业最终只能选择全面退出。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务要协同实业克服各种退出壁垒。

参考文献:

[1] 王克馨,李宏.国内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风险治理[J].地方财政研究,2015(05):78-79.

[2] 罗兴,朱乾宇.经营协同的产融结合[J].中国金融,2016(22):88-89.

猜你喜欢
产融结合协同服务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战略实施管理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战略实施管理
基于财务公司探析产业链金融的分析及有效措施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