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5 09:51王亦男戴义波陈萍萍娄鹏荣徐庆涛郭建新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肠膀胱宫颈癌

王亦男,戴义波,陈萍萍,娄鹏荣,徐庆涛,郭建新

2020 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治疗指南中指出,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膀胱、小肠等脏器与临床靶区相临近,充盈的膀胱能使部分小肠远离受照靶区。研究表明,膀胱充盈状态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呈负相关,稳定的膀胱充盈状态可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也可以增加阴道残端的空间稳定性[2]。所以对放疗患者行饮水量个体化精准膀胱充盈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视频宣教是通过影像反复客观的播放,从而全面、简单及直观地为患者提供宣教服务[3]。回授法教学是一种教育技术,包括患者或初级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并要求患者重述教过他们的已有信息,达到有效宣教的目的[4]。本研究拟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NCCN2017 年宫颈癌治疗指南中有术后放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3)无精神和/或心理疾病史;(4)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者;(2)严重全身感染和/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尿路感染经过抗炎治疗后好转除外;(3)术后患者排尿不尽,残余尿量>150 ml 或有泌尿系统疾病者。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2 例,均采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本研究经宁波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1-R023)。

将62 例患者按收治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6 月入院)及观察组(2018 年7 月至2019年1 月入院),各31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9.0±12.7)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6 例,初中及高中14 例,大专及以上1 例;肿瘤病理分型鳞癌24 例,腺癌5例,腺鳞癌2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6.7±9.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5 例,初中及高中11 例,大专及以上5例;肿瘤病理分型鳞癌28 例,腺癌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膀胱充盈训练方法:入院后,责任护士向宫颈癌术后行放疗的患者做常规口头宣教,包括膀胱充盈训练的目的和重要性,详细向患者讲解膀胱充盈训练时的顺序,所需记录的3个时间点和膀胱充盈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膀胱充盈锻炼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1)组建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宣教小组。健康宣教小组由护士长负责,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小组成员由2 名责任组长、9 名责任护士及1 名主任医师组成。(2)制作膀胱充盈锻炼的视频及记录表。2017 年11月与科内医生一起制作合理的膀胱充盈锻炼的记录表;并由责任护士负责拍摄锻炼的视频,并于2017 年12 月实施。(3)制定宫颈癌患者放疗前膀胱充盈训练的标准化流程。①入院时,向患者讲解膀胱充盈训练的重要性,得到患者的理解并能配合执行。②护士陪同患者一同观看膀胱充盈训练视频并做详细介绍。③膀胱充盈训练的具体方法:要求患者每天进食等量的食物后,禁食、禁饮2~3 h;膀胱充盈训练锻炼前排空大小便;每一位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在5min内喝下500~1 000 ml 水量,根据患者的喝水耐受程度,始终保持一致的喝水量;并准确记录喝完水的第1 个时间;喝完水后可在室内简单活动,如散步、看书、听音乐等,当有尿意时,请继续憋尿,并请记录第2 个时间;当尿意明显不能憋尿时,才能进行排尿,并记录第3 个时间。从第2 个时间到第3 个时间间隔在15~20 min 视为有效。按以上方法持续锻炼3~5 d。(4)回授法的实施,分为评估-反馈-再评估:首先评估患者在观看视频和听取讲解后,是否正确理解视频宣教的内容,通过几个重点环节提问来评价。如:“您能讲讲膀胱充盈训练锻炼前的饮食要求吗?”、“您能说出喝完水的时间要求及记录的3 个时间点及注意事项吗?”、“您能说出锻炼效果评价吗?”。如患者能正确复述膀胱功能锻炼的要点则给予肯定和表扬。若患者出现错误的回答时,应及时予以指出并澄清概念,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之后再次评估患者掌握的情况。在回授法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沟通需要耐心、礼貌,并且反复确认宣教的效果,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宣教的内容,能正确执行功能锻炼流程。

1.3 观察指标(1)达到满意的训练时间[5]。训练满意标准:指固定喝水量,固定喝水等候时间,喝水至有尿意时间段(40~60 min)和有尿意至排尿时间段(15~20 min)稳定3 d。(2)膀胱容量测定。每位患者在放疗前进行喝水锻练,达到满意效果后,随机进行喝水精确定位,将CT 图像导入VARIAN 计划系统利用Eclipse 计划系统自动勾画膀胱器官,从而间接得到膀胱体积即膀胱充盈量,并对膀胱容量进行验证。在治疗前随机采用CBCT 扫描,得到CBCT 影像后导入自动勾画系统,勾画膀胱器官,得到二次膀胱充盈量。计算两次膀胱充盈的差值。(3)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计量数据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偏态分布采用表示,采用秩和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达到满意的训练时间为6.00(3.00,9.00)d,观察组为3.00(3.00,4.00)d,观察组达到训练满意的时间较对照组短(=4.41,<0.01)。放疗前二次定位前后膀胱充盈情况,对照组(—0.25±53.72)ml,观察组(34.73±72.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17<0.01)。对照组满意度得分(93.48±2.12)分,观察组(97.1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37<0.01)。

3 讨论

目前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调强放射治疗能减少相邻的小肠、直肠和膀胱等器官的放射剂量[6]。精准的治疗模式对放疗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健康教育以护理人员单方面的输出为主[7],临床护士工作繁忙,责任护士大都利用工作中相对空闲的时间进行功能锻炼的宣教内容告知。宣教的规范性和时间差异大,对患者是否掌握宣教内容的反馈评价不够,导致40%~80%的健康教育信息被遗忘,50%信息理解有错误[8]。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多媒体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膀胱充盈训练可使宫颈癌放疗患者快速掌握膀胱充盈训练的要领,达到放疗定位前锻炼满意的效果,减少放疗前的等待时间,从而减少总住院时长。放疗前与二次定位前后膀胱充盈稳定性良好,与辛璐璐等[9]研究结果一致。充盈的膀胱能将临床照射靶区内的小肠向腹腔推挤,降低对小肠的照射剂量,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1)。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的过程中护士给予患者耐心的陪伴、指导、及时获取患者的反馈信息,并给予及时的再反馈,促进患者更快速的达到定位前膀胱充盈满意的效果,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大大提升。结合本科室接受宫颈癌放疗的患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更加适合文化层次低或老年人的宣教,避免宣教沟通障碍。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的宣教方式值得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肠膀胱宫颈癌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