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额颞部颅骨缺损颞肌下钛板修补的治疗方法

2021-12-05 11:56康海岸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塑性

康海岸

(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 , 辽宁 阜新 123000 )

颅骨缺损绝大部分是因为颅脑外伤所造成的,目前临床主要以颅骨缺损修补术来作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同时其也属于神经外科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当下钛板在临床的运用相对来说较为广泛,具备高强度、耐腐蚀、塑形能力好、组织相容性佳以及不会造成MRI(或CT)检查出现伪影现象等诸多优势[1]。额颞部颅骨缺损可通过颞肌外、颞肌下2种方式来开展手术。本研究主要是对颞肌下钛板修补治疗方式在颞部颅骨缺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与该时段内所接纳治疗的颞部颅骨缺损病人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7.00±18.00)岁。所有患者伤情均因摔倒、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所致,均为单侧受损且实行颅内血肿清除以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纳入标准:(1)病情稳定、各项生命体征正常;(2)未存在颅内感染且头皮切口1期愈合、未见局部感染;(3)未存在外伤性癫痫发作史。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缺损面积5cm×6cm-11cm×12cm。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知情并批准研究。

2 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36例患者均实行颞肌下钛板修补治疗方式,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修补材料准备。在实行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采实行头颅CT薄层扫描,将颅骨缺损部位实行三维重建后,向材料厂家发送数据来进行手术用三维钛板的定制,且在术前将三维钛板实行高温消毒后备用。(2)颞肌下钛板修补手术流程。①患者麻醉方式均采用全身麻醉,于麻醉生效之后开始执行手术;②手术切口取原额颞顶,将头皮切开之后对皮瓣进行分离操作,后将颞肌采用单极电刀来执行分离操作是,需注意分离方向应当从硬膜上来向下进行,同时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硬脑膜进行保护,应当避免破裂状况的出现,若是出现分破的现象需将其严密缝合。③将骨窗缘充分暴露,严密执行创面的止血操作,后在颅骨缺损处以三维塑性钛板覆盖,对硬膜中心悬吊3针,以此避免手术结束后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状况。采用钛钉来固定钛板4周后将颞肌覆盖钛板之上,以原位来执行颞肌复位后将其同周边颞肌缝合且做好相应的固定,皮下进行负压引流管留置,并戳孔引出同负压球相接,对帽状腱膜实行间断缝合(采用可吸收线进行)后,常规头皮缝合(采用丝线进行)。④术后常规予以患者止血、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并于术后2天对引流量作出观察,确认引流量明显降低后执行引流管拔除操作,术后10天进行拆线。

3 疗效标准:对所有患者的手术结果、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 结果:本次参与颞肌下钛板修补手术的36例患者在治疗之后的随访中,恢复状况均呈现良好,且所有患者因颅骨缺损所导致的相关神经症状,例如记忆力下降、严重头痛、易疲劳、眩晕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在术后的语言功能障碍、神志、记忆力、定向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此外,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如切口感染、钛板松动、漏脑脊液、硬膜外水肿以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

讨 论

随着当下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多,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数量也呈现为上升状况。目前临床中的绝大多数颞部颅骨缺损病情主要是因为颅脑外伤所致,包括摔倒、高空坠落以及交通事故等,均会导致该病症的出现[2]。

目前临床在对颞部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的是常规标准化的处理方式,即通过大骨瓣开颅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的联合运用来进行,从而导致患者在术后易出现颅骨缺损状况,除了会导致患者外观受到影响之外,同时也会造成疲劳、易怒、头昏头痛、局部触痛等不良症状,甚至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如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精神压力以及心理负担加重[3]。此外,若是患者病情严重,甚至会出现头皮塌陷而导致其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临床认为,积极对颞部颅骨缺损患者实行颅骨修补术具有着重要意义。患者在经过去骨瓣减压术后,病情稳定的早期颅骨缺损修补在临床属于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颅骨缺损修补术的运用除了让患者颅部美观程度提升、让脑组织得到机械性保护之外,更多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治疗,尤其是针对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所出现的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而言,该方式具有着重要运用意义。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在接受颅骨修补术之后,绝大部分病患的脑代谢、脑血流指标均比术前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一定促进作用[4]。而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其所运用到的材料种类相对比较多,而钛金属作为一种具有优秀力学机械性能、生物学特征、理化性能的材料,被认为是当下最佳颅骨修补术材料,尤其是电脑辅助数字化三维塑性钛板的运用更是得到了广大支持和热捧。三维塑性钛板的运用,是通过对患者健侧颅骨实行扫描之后获取其三维数据,后将平板钛板塑成>骨窗缘0.5-1cm且同健侧颅骨外形完全一致的形状并覆盖固定于缺损处,外性更为美观,匹配的精确性高,边缘圆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因人工塑性后所造成的残余应力、回弹得到得到消除,确保无张力贴附,是具有个体化、假体同缺损区精确结合的修补方式。额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颞肌处理,可被分之为颞肌外、颞肌下2种形式,其中颞肌外是通过颅骨颞肌外三维数据来进行颞肌外颅骨曲面三维重建方式后,对钛板作出塑性并让钛板同颞肌、颧弓内侧面有无张力贴附[5]。部分研究人员选择颞肌外方式来进行修补,认为该方式存在着手术时长短、操作便捷、再次损伤小且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但也有研究表明该方式所运用的钛板容易卡压颞肌,同时颞肌在钛板下缘的反复膜材会造成咬合力下降、疼痛、嘴嚼受限,且由于局部应力较大也会造成钛板固定不佳、钛钉松起等现象。相关研究报道提到颞肌外修补术的运用后,部分患者出现了钛板松动甚至出现钛板外漏现象,导致后期处理出现一定程度困难。因此,本次研究所采用方式采用的是颞肌下钛板修补方式。该方式能够做到固定四周,且不用考虑颞肌存在来对颞肌进行塑性,不需要将颞肌上方皮肤分离太低,从而让患者面神经颞支避免出现损伤。此外,通过颞肌下钛板修补方式的运用,能够让颅腔得到解剖学复位,让颞肌附着处颅骨表面的生理曲度恢复,让颞肌不会出现受压状况并恢复正常功能,也具有着恢复美观、对称性的优势。目前临床通过运用颞肌下钛板修补颞部颅骨缺损,证实其具有着显著运用效果[6]。但通过研究资料分析,虽然颞肌下钛板修补术的运用效果确切,但依然需要注意如下方式,才能确保手术效果:(1)在切开患者头皮前,应当依据骨窗形态及其大小来初步对钛板作出裁剪,以此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将钛板稍作裁剪,从而尽可能让创面暴露时间得到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手术操作时长,起到降低术中感染率的作用;(2)切开头皮时,应当1次性切到颅骨,将骨膜、头皮向外剥离并在骨膜下进行钛板放置,能够充分提高钛板同周边皮肤厚度,以此避免出现钛板外露现象;(3)在对颞肌分离且让颅底骨窗缘显露时,应当将钛板的放置空间行充分游离,且让骨窗前后缘下部得到充分暴露,从而确保钛板、骨窗有着较高吻合度,并让钛板固定点的牢固性得到提升;(4)由于术中执行剥离颞肌下操作时难度相对较大,以出现硬脑膜缺损状况,因此需要严密进行修补,来避免脑脊液漏现象的出现;(5)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多利用活力碘或是双氧水来冲洗创面,让感染出现率降到最低[7]。此次研究结果显示,36例患者在颞肌下钛板修补手术治疗之后恢复状况均呈现良好,且所有患者因颅骨缺损所导致的相关神经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语言功能障碍、神志、记忆力、定向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1例患者出现如相关并发症。说明颞肌下钛板修补能够有效提高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治疗效果,在术后并发症防治、局部塑性方面具有着较高运用价值。

综上所述,颞肌下钛板修补方式在额颞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颅骨修补术塑性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双轴非比例低周疲劳载荷下船体裂纹板累积塑性数值分析
浅谈“塑性力学”教学中的Lode应力参数拓展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关于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认识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金属各向异性拉伸破坏应变局部化理论:应用于高强度铝合金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