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的管理技术

2021-12-05 14:06张兆顺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蛋鸡产蛋鸡群

张兆顺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在营养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下,肉用种母鸡不但要饲喂好,更重要的是还须在种母鸡产蛋期把他们管理好,才能达到饲养管理肉用种母鸡的根本目的,从而获得高产鸡群,获得量多质优的种蛋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对现代培育的肉用种母鸡来说,种母鸡的产蛋性能越高,其体重和均匀度也越不好控制[1]。目前由于对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管理不善,转群时间过早或过迟,鸡舍环境控制技术不当,达不到种母鸡产蛋所需的最适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以及日常管理不仔细、不科学等,往往造成鸡群均匀度较差,生产性能不高,甚至鸡群发病率较高、死淘率也较高。为此,人们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各种不良环境对肉用种母鸡群的影响,为其创造一个较为适宜产蛋的环境,加强对种鸡群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其遗传潜力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种蛋。同时,尽可能采取强制换羽的技术,适宜延长种母鸡的产蛋期和种用年限,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因此,掌握科学的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管理技术,对规模化肉鸡场及肉用种鸡养殖专业户均有重要意义。

1 肉用种母鸡的适时转群

肉用种母鸡应在开产前完成,转群时间以17~18周龄较为适宜,也可在20周龄进行。转群时注意事项:转群前应停喂饲料10h;转群具体时间应安排在夜间进行;捉鸡时应抓鸡的两腿,不要抓提它的一条腿,也不要抓提它的脖子。每只手可抓提1~2只鸡,不要太多;转群时,应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的弱鸡,残次鸡,以及外貌和体重不符合品种标准的鸡,并对短喙不彻底的鸡进行补断。

2 肉用种母鸡产蛋期鸡舍的环境控制技术措施

2.1 产蛋鸡舍的温度调控技术

肉用种母鸡产蛋期鸡舍适宜温度为13~23℃;最佳温度是21~23℃。在实际养鸡中,一般把肉用种母鸡舍内温度控制在8~25℃之间。冬天鸡舍内温度不应低于4℃,夏天鸡舍内温度不要高于30℃.试验显示:肉用产蛋鸡在27℃以下产蛋率不会下降,但低于16℃时,饲料利用率下降。

2.2 产蛋鸡舍的湿度调控技术

湿度对产蛋鸡的影响与舍内温度有很大关系的。一般在舍温适宜时,湿度对产蛋鸡的健康状况、产蛋量及蛋的品质影响不会太大,但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时,对产蛋鸡的身体状况和产蛋率是有影响的。肉用种母鸡在产蛋期最适宜的湿度为60%~65%。鸡体能适应的相对湿度是40%~72%。资料显示,若产蛋鸡舍湿度小于40%或大于75%对鸡的健康和产蛋性能是有较大影响的。

2.3 产蛋鸡舍的光照调控技术

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产蛋鸡的光照原则应该是供给鸡群的光照时间只允许延长,而不允许缩短,光照强度不可减弱。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随意变动,要保持舍内照度均匀。一般肉用种母鸡对光照的敏感度不如蛋鸡,因此,应在产蛋前3周就要逐渐增加光照得时间及照度。肉用种母鸡在产蛋期,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4~16 h之间,光照强度不低于30~60 lx。对于处于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群,光照时间必须有16 h,并且这一光照时间以后要保持不变[2]。控制光照时应注意每天开关灯时间要固定,不可轻易改变,若需延长,也许逐渐增加,开灯时,应逐渐变亮或逐渐变暗,不可突然变亮或变暗,否则会引起种母鸡惊群。

2.4 产蛋鸡舍的通风及换气控制技术

通风换气是调控肉用种母鸡舍内空气质量最常用的手段,他可以及时排出鸡舍内污浊空气,使鸡舍内空气达到新鲜和一定的气流速度,同时,通风换气还可以调节鸡舍内的温湿度。通常情况下鸡舍内的温度高于舍外温度,通风换气可以排出余热和污浊空气,换入温度较低的新鲜空气[3]。通风要领:进出气口设置要合理,气流均匀,夏季应加大通风量,风速应不低于0.5 m·s-1。冬季也要进行低流量或间断通风,风速应不高于0.2 m·s-1。

2.5 产蛋鸡舍的饲养密度调控技术

产蛋鸡的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着鸡的采食、饮水、运动、休息以及产蛋,所以必须保证合理的密度。平养时,一般种母鸡在0~20周龄时,饲养密度为6~7只·m-2,21~75周龄时,饲养密度为4~5只·m-2。天气炎热条件下饲养密度可降低10%~20%。笼养种母鸡,大笼饲养时每笼饲养种母鸡18~20只,单笼饲养时,每个单笼饲养2~3只种母鸡即可。

3 肉用种母鸡产蛋期日常管理措施

3.1 注意观察鸡群

经常细心观察鸡群,是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管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早饲、晚饲和夜间都应注意观察[4]。

3.1.1 精神情况 在早晨鸡舍内开灯后,就要观察鸡群,看鸡群是否有活力,动作是否敏捷,鸣叫是否正常等,若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3.1.2 呼吸情况 在晚上关灯后,就可以仔细听听鸡只呼吸音,看是否有呼吸道疾病。若有应及时诊治。

3.1.3 采食饮水情况 喂料给水时,要观察饲槽、饮水器是否能适应鸡的采饮之需,同时要观察采食情况和饲料质量等。

3.1.4 鸡粪状况 主要观察鸡粪颜色、形状、及稀稠情况。如排除褐色粪便,说明是盲肠的排泄物,属于正常粪便。粪便呈绿色是鸡的消化不良、中毒的表现;粪便呈红或白色,说明有球虫等寄生虫病。对颜色不正常的粪便,要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3.1.5 有无啄癖鸡 观察鸡群有无啄癖鸡,如啄胫、啄蛋、啄羽鸡等。若发现有啄癖鸡,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对严重啄癖这要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

3.1.6 有无夹伤鸡 对新上笼的鸡要注意细心观察,若发现有“别脖”、“扎翅”鸡等,应及时解脱,以减少机械性损伤。

3.1.7 产蛋情况 经常观察鸡蛋的质量,对畸形蛋,如沙皮蛋、软皮蛋等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1.8 鸡舍环境 要及时观察鸡舍温湿度是否适宜,有无防暑降温,降湿等措施;可定期测定鸡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有无严重的恶臭和氨气味等。

3.2 最大限度的减少引起种母鸡产蛋期的应激因素

肉用种母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肉用种蛋鸡产蛋期对不良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产生应激,产蛋母鸡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产蛋性能降低、蛋壳变软、精神紧张,甚至发生鸡只死亡等。在夏季,应降低鸡群的热应激,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合理设计鸡舍;二是调整饲料成分;三是加强通风;四是充足饮水;五是降低饲养密度。在冬季,应减少鸡群的减少冷应激,一般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尽量减少鸡体热量散发的方法。

3.3 饲养肉用种母鸡要尽量减少饲料浪费

在肉用种蛋鸡生产过程中,饲料支出约占总支出的2/3,因此,应尽量节约饲料。据统计,鸡场饲料浪费率一般为3%~8%,有时可达10%~15%以上。

3.3.1 尽量使用配合饲料 肉用种母鸡在产蛋期为了保证饲料的全价营养,应尽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因为饲料日粮营养不全面是最大的浪费。

3.3.2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利用饲料过程中,若饲料发霉变质,不但不能起到营养作用,反而还会是鸡群发生疾病,最常见的是会引起母鸡生殖器官疾病,食欲减退,产蛋率减少,孵化率也降低。以及可使鸡产软粪、患下痢等疾病。

3.3.3 正确加料 在给肉用种母鸡加料时,料槽添料量应为1/3槽高为宜,由于添料过满会造成饲料抛撒现象,其饲料浪费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3.3.4 尽量使用颗粒饲料 肉用种母鸡若使用粉状料,往往会造成饲料抛撒,如果粉的过细,不仅易造成产蛋鸡采食困难,而且还会造成“料尘”现象,使鸡舍环境变差。因此,建议肉用种鸡场使用颗粒饲料。

3.3.5 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 低产鸡和停产鸡不仅产蛋少或不产蛋,还会消耗不少饲料,从料蛋比这一方面看,实质上也是一种饲料浪费现象。因此,在肉用种母鸡饲养中,要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才会避免饲料浪费[5]。

3.4 在肉用种母鸡的生产中一定要做好生产记录

肉用种母鸡的生产记录能反映种鸡群的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的各种情况,以便于及时了解生产,指导生产。因此,应认真完成。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含有鸡舍存栏鸡数、死亡、产蛋鸡饲料消耗等情况。

4 肉用种母鸡强制换羽技术

自然条件下,母鸡每年秋季换羽,一般从开始到结束,约需16周。由于自然换羽时间长,管理困难,因此人们便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技术,即通过对鸡限制饲料和饮水,减少光照时间或喂给促进换羽的药物(氧化锌或硫酸锌,中草药)等方法强制母鸡换羽。

4.1 强制换羽的必要性

4.1.1 可延长产蛋鸡的利用年限 一般父母代肉种鸡饲养至64~66周龄淘汰更新。通过强制换羽,父母代肉种鸡可延长利用6个月左右。

4.1.2 第二个产蛋期母鸡存活率高 采用强制换羽措施,让母鸡的体重下降下降25%~30%,将在子宫中的多余脂肪消耗掉,以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提高蛋的合格率。

4.1.3 缩短换羽时间 自然换羽时间一般需要3~4个月,人工强制换羽只需2个月左右。

4.2 强制换羽的方法

4.2.1 断水绝食法 一般在最初1~2d内既断水又断料,从第3天开始只供应饮水,不喂饲料,持续到8~13 d,每天8 h光照,以后再逐渐恢复给料和增加光照。这种方法可在饲养管理条件好的肉鸡场采用。若在一般肉鸡场,可采用间断给水给料的方法,或只限料不限水,鸡群死亡率较低[6]。

4.2.2 高锌饲料换羽法 在肉用种母鸡产蛋期饲料中加入2%的锌,鸡的采食量急剧减少,连喂7 d产蛋期就会停产。从第8天开始,喂给普通日粮。这种方法使母鸡迅速换羽,迅速恢复产蛋。

4.3 实施强制换羽应注意的事项

4.3.1 鸡群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的高产鸡群,并选择体重一致的鸡只,淘汰病弱得鸡只。

4.3.2 疫苗接种和驱虫 强制换羽前1周对选择的鸡群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接种和药物驱虫。

4.3.3 换羽期间 应掌握脱羽速度、失重率和死亡率三项平衡。

4.3.4 恢复给料和光照时要逐渐进行 一般恢复期给料第一天喂10~30 g,以后每天增加10~20 g,10 d左右达到正常采食。

猜你喜欢
产蛋鸡产蛋鸡群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画里有话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鸡蛋价格仍有下降可能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