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机收损失率影响因素复杂多元——来自定陶区的调查样本分析

2021-12-05 21:54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1期
关键词:机手麦粒收割机

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 杨莉 戚家军 邵珠山

根据《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部令第69号),结合近期菏泽市定陶区农机、农艺、科技人员在一次小麦机械化收获质量调查中,就减少麦粒抛撒损失问题展开调查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调查结果仅反映本次调查,不具有普遍性。

一、调研基本情况

根据定陶区《小麦收获中麦粒抛撒损失调查方案》,2020年7月份,在全区随机抽取三个镇街作为样本,依次再随机抽取三个村、三块地、三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择0.7平方米,即0.7米宽(一般玉米行距)×1米长,调查抛撒的麦粒出土麦苗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每个调查样本的出土麦苗数,进一步计算出该地块平均每亩(667平方米)出土的麦苗数。

依 据 常 规“500克 种 万苗”经验:每亩播种量(千克)=每亩计划苗数×千粒重(克)÷(1000×1000×发 芽 率×田间出苗率)。在忽略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的情况下,可用如下公式粗略计算出数据:小麦收获中亩麦粒抛撒损失(千克)=每亩苗数×千粒重(克)÷(1000×1000),即可计算出小麦收获中亩麦粒抛撒损失。再进一步依据调查样本(3个镇街、9个村、27块地、81个调查点)的平均数,认定全区小麦收获抛撒麦粒亩损失平均值。

按照以上调查方案,12名农机、农艺、科技人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调查了天中街道的郑庄、东王楼、吴庄3个村的9块地,滨河街道的杨坑、牛楼、马纪庄3个村的9块地,仿山镇的东李庄、杨庄、侯庄3个村的9块地,共计27块地,完成了81个调查点数据采集任务。

调查汇总结果为:抛撒损失最严重的地块,亩损失39.37斤;抛撒损失最轻的地块,亩损失11.87斤。抛撒损失最严重的村,平均亩损失33.63斤,抛撒损失最轻的村,平均亩损失16.57斤。全区平均亩抛撒损失小麦23.03斤。

二、调查结果

2020年,菏泽市定陶区收获小麦65.38万亩,平均单产948斤。其中,机收面积65.1万亩,占比99.57%。全区小麦收获平均抛撒损失率2.43%,其中,最严重的村为3.55%,最轻的村为1.75%。。

调查组横向纵向比对反复对照调查结果,结合走访农民群众反映,经综合分析认为,损失差别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与小麦品种密切相关。小麦穗头口紧的品种损失少,口松的品种损失多。

2.与小麦收割机密切相关。新机型性能好的损失少,反之多。

3.与机型保养密切相关。即使是同机型,维护、维修、调试好的机械抛撒损失小,反之多。

4.与机手收割技术密切相关。机手收割技术好的抛撒损失少,反之多。

5.与机手责任心密切相关。同一台收割机,责任心强的机手,在作业中会不断查看收割抛撒损失情况,不断调试收割机,损失少,反之损失多。

6.与不同地块小麦饱满度密切相关。小麦饱满度好的地块损失少,相对饱满度差的秕麦地块损失多。

三、主要原因分析

1.部分地块小麦籽粒秕,造成收割机作业中吹落严重。在定陶区今年部分小麦地块中,由于前中期苗量大,群体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病害较重,后期又遇严重干热风,造成了小麦饱满度差,秕粒多。

2.小麦干熟收获,触碰易掉粒。受多因素制约,小麦最佳收获期由“腊熟收获”改变为“干熟收获”。经多年试验,农业技术部门总结出的“小麦腊熟期收获产量最高”,为“最佳收获期”的技术做法被打破,变成了“小麦干熟达到入仓标准期收获”。这一变化的主因有“晒场少”“公路上禁止打场晒粮”“晒粮费工费力”“农民种粮不划算”等因素,也有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动力缺乏的实际情况,“干熟机收,随即卖粮”渐成主流。

3.其他因素。部分收割机械带病作业,维修、调试达不到作业标准;部分机手缺乏专业培训,技术不熟练不合格;个别机手缺乏责任心,只管挣钱,轻视抛漏;收割机抛撒损失3%的标准也有待改进。

四、意见建议

1.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农业生产、土壤肥料、植物保护、良种推广、农业机械化服务管理等部门协作,研究解决减少小麦收获中抛撒损失方案,提出综合技术意见,提供培训和示范向农民推广。

2.加快老旧收割机报废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向老旧小麦联合收割机倾斜,鼓励用户报废更新。

3.加强机手培训。在每年小麦收获前举办机手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技术、维修技术和职业道德,同时加强各乡镇维修网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机维修保养能力。

4.组织技术服务队。“三夏”麦收期间,组织农机技术服务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机手解决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帮助农机手检修机械。

5.加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引进性能好、损失少的新型智能化收割机,生产厂家要进一步改进产品技术,提高性能减少作业损失。

6.发挥农机合作社主力军作用。农机合作社机械保有量多,机手职业素质高,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收割干熟程度好的小麦时,尽量避开中午天气晴好时候收获。

7.加强机械维修保养。组织协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做好机具和零配件储备供应,帮助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机器;严把机具检审关,确保收割机保持良好操作性能和安全技术状态。

8.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技术和良种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引进小麦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口紧抛撒损失少。

9.加强检查监督。麦收期间,组织联合巡查督导组,查处无合格证的作业机械和无证上岗作业司机,如发现抛撒严重的机械应立即暂停作业,组织技术人员帮助维修调试。Θ

猜你喜欢
机手麦粒收割机
听一线机手“吐槽”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收割机
收割机维修与保养的方法研究
浅谈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
蚂蚁和麦粒
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排除
怎样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未来的收割机
从麦粒到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