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荔枝病”的传言与真相

2021-12-05 15:11云无心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果糖葡萄糖空腹

云无心

每年,一到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病”就会如约而至地出来刷存在感。“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的旧闻会被翻出来,再演化成各种“健康科普”在朋友圈里刷屏。

“荔枝病”最早引发关注,是在印度的穆扎法尔布尔地区。那是印度的一个荔枝产区,人们注意到每年荔枝成熟前后,就会有许多人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这些病人死亡率很高,有些年份甚至高达44%。这些病人往往还会出现低血糖。医生针对低血糖进行处理,死亡率就明显下降。除了印度,越南北部也出现了有关这种疾病的报道。科学界进行了许多研究,排除了多种可能性之后,锁定了“罪魁祸首”

—— 荔枝。

荔枝为什么会导致“荔枝病”?

起初,人们认为是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祸。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除了超过80%的水,大约有15%是糖。在这些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果糖和葡萄糖的化学结构很相似,但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有很小比例的人体内缺乏一些酶,使得果糖的代谢出现异常,并且干扰葡萄糖和胰岛素的代谢,最终导致低血糖。

不过这种说法比较勉强。因为荔枝中的果糖虽然不少,但食物中也有许多果糖含量不比它少的品类,比如大枣、葡萄(葡萄干)、无花果、梨、樱桃等。而且现代食品中广泛应用的果葡糖浆,也有一半左右是果糖。如果真的是荔枝中的果糖导致了“荔枝病”,那么其他的很多水果也会导致类似的问题。

后来的研究发现,荔枝中存在着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和α-亞甲环丙基甘氨酸。2017年《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印度穆扎法尔布尔地区出现的“荔枝病”跟这两种毒素密切相关。致病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孩子们在果园里玩耍,捡了大量荔枝来吃,晚上回家后不吃晚饭,睡到深夜,体内血糖不足。正常情况下,身体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糖来弥补,而荔枝中的这两种毒素抑制了“糖异生”的进行,从而使得孩子们出现低血糖。

这是科学界对于“荔枝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不能说已经盖棺定论,至少对于荔枝与“荔枝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那么,小孩还能吃荔枝吗?

这还真不太好下结论,也许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吃”和“吃多少”。从相关病例记录来看,儿童是最容易“中招”的人群;从发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来看,“空腹”与“大量吃”是两个核心因素。“空腹”是因为体内糖原储存不足,需要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糖——如果不是空腹,体内有足够的糖原,也就不需要启动“糖异生”过程。这些毒素是否抑制“糖异生”作用,也就无关紧要了。而“大量吃”则会导致毒素摄入量比较大。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完全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会更高。

除了荔枝,红毛丹和桂圆也含有这两种毒素和大量果糖。在吃它们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小心。

需要指出的是 :荔枝是一种“好吃”的水果,但它不见得是一种“好”的水果。除了维生素含量值得称道之外,其他的营养成分乏善可陈,而维生素C很容易从其他的蔬菜水果中获取。它的含糖量甚至超过了各种甜饮料,糖的各种危害它都无法摆脱。所以,对于荔枝,可以吃,但不要多吃。儿童尤其要注意:不要在饿的时候拿荔枝当饭吃。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果糖葡萄糖空腹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关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说清楚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果糖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有何关系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空腹喝水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