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1950年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

2021-12-06 03:26李田玉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整风聊城市聊城

李田玉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天津 300350)

1950年整风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全党发动的第一次党员干部作风整治运动。它对于新政权的巩固以及中共治党经验的积累有着重要意义。但对这次整风的一般认识是:由于整风时间短,重点是解决各级领导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组织大发展所带来的基层组织中的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1)林蕴晖、范守信、张弓:《凯歌行进的时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因而,研究者往往是将之作为1951—1954年整党运动的附属而一笔带过。近年来,学界对1950年整风有了一些新的探讨,且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其一,运用地方档案,讲述该地区整风运动具体开展的过程。(2)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丁俊萍、聂继红的《1950年的湖北整风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1期),该文以各级领导机关为整风对象,从思想动员、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总结的一般过程描述了1950年湖北省的整风运动;吴文珑的《1950年江苏地区的整风运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该文从整风运动的发起、展开、深入的各个阶段入手,论述了江苏地区的整风运动;刘德军、周逸的《1950年苏南地区整风运动的历史与经验》(《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该文从整风运动的开展与推进过程的角度对苏南的整风运动作了论述。这些研究多将注意力放在领导机关干部身上,没有将之与农村基层的整风做明确的区分。在论述时,往往将农村基层整风归并到领导机关干部整风中,统而论之。实际上,机关干部整风与农村基层整风在形式和内容上皆有所不同。其二,致力于对1950年整风运动做总体特征的探究。(3)参见赵亮的《惯性思维的张力与抑制——对1950年党的整风运动重点转移的反思》(《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赵亮认为,革命年代的惯性思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治理中,导致整风运动开始时中央仍强调其对象重点在党的基层组织。后来党的纠错注意力开始上扬,实际上将各级领导机关作为重点整顿对象。另外,王晓明、谭水阳的《1950年整风运动评析》(《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一文,则从整风的准备工作、发起、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对1950年整风的总体特征作了概括。由此可见,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党整风,目前的研究较少触及整风在农村基层展开的具体情境,因而也难免漏失这次整风的一些重要特征和意义。为此,本文尝试从鲁西(4)本文所讨论的鲁西,主要指今山东省西部的德州、聊城等地。从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鲁西大部分地区曾先后隶属于鲁西行政公署和平原省。农村基层的整风入手,通过挖掘和分析当地基层农村的县级档案和相关资料,以期解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第一次整风在基层农村展开的具体情景与特点,并借此重新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次整风。笔者认为,在中共执政初始,把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作为当时中心任务的大背景下,1950年的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具有明显的“和风细雨”的特点,这次整风注重与土改、生产等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偏重于从时事、群众路线、生产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四个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总之,此次整风展现了中共全面执政初期全方位保持冷静、谨慎的动向。

一、以土改、生产为中心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该指示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党员干部中的不良倾向以及教育训练的滞后状况,要求各地各级党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做出整党整干计划”。(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1950年5月1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随后,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为了保证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这一目标,“全党应在1950年夏秋冬三季,在和各项工作任务密切地相结合而不是相分离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2)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950年6月6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949.9—1950.12》(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96页。

上述文件表明,中共决策层认为这次整风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经济建设。具体开展方式而言,提出整风要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与各自的中心工作任务相结合,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找问题。由此各地各级党委被要求从准确把握工作重心入手,制定适合自身的整风方案。

鲁西大部分地区为老解放区,1950年年中正处于土改工作的收尾阶段。对鲁西地区而言,此时新区的土改及老区的土改收尾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点。因而,从与当前的中心工作密切结合的指导方针出发,鲁西各地党委做出了将整风与土改相结合的决定,以期通过整风改善党员干部作风,帮助土改顺利收尾。如德州地委指出通过整风可以改善领导,转变作风,“整党搞好,可以保护结束土改”。(3)高原:《怎样正确开展整风运动——高原同志在地委扩大会上关于整党工作的报告》(1950年9月11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学者指出1950年的整风“带有强烈‘务实’色彩”。(4)赵亮:《惯性思维的张力与抑制——对1950年党的整风运动重点转移的反思》,《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

在那些土改工作已进入尾声阶段的地区,从土改转向生产便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整风还被视为由土改转向生产建设的重要保障。如平原省省委指出:“农村支部的整党,应密切结合冬季的生产。”(5)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平原省委关于今冬明春工作计划与安排的指示》(1950年11月5日),《平原建设》(第14期),第21页。聊城县委认识到,“现在正处于全国胜利、全国大转变的时点,中央又提出整党运动,这是适合形势要求,整顿一下思想作风,是为了顺利转入生产。”(6)聊城县委:《县委关于区委联席大会思想作风启发与大会讨论总结》(1950年6月14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这种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中心的认识,在鲁西各地的整风实施方案中也有所体现,如通过整风,“以达到提高干部思想与能力,转变作风,全面领导好群众的生产建设”。(7)聊城县委:《1950年10月10日整党计划草案》(1950年10月10日),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甚至干脆提出“整风任务也叫保证任务”。(8)德州地委秘书处:《德州地委下半年工作计划(修正草案)》(1950年9月24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

从鲁西农村基层整风的具体方式上看,与领导机关的整风存在明显区别,不是依靠学习文件,而是强调在结合实际工作中进行。在整风动员时,上级党委除了讲解整风是为了实现结束土改、转向生产之外,还将这种宏大目标与具体细小的实际工作相联系,试图从更加微观的层面指出如何实现整风与工作任务的结合。如平原省试图将整风与检查工作相联系,通过推动评生产、评政策、评作风的评比运动,“具体分析好坏典型,进行评选表模”(9)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印:《平原省委关于集训党员整顿支部的计划》(1950年11月15日),《平原建设》(第14期),第34页。,来强化整风与具体的生产检查工作的联系。夏津县的经验是:“(整风工作队)到村后,在了解支部情况的同时就注意检查、了解生产等工作,根据支部情况及生产情况具体制定整党计划。”(10)夏津县委:《关于整党必须与春耕生产结合的指示》(1951年2月21日),档案号:1-3-3,夏津县档案馆藏。注:此处的整党指1950年整风,下同。聊城县从整风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关系中指出:“整党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去进行,目前秋收、选耕、松地、征粮入仓等任务繁重,务使整党与各项任务结合起来,防止单纯的孤立整党。”(1)聊城县委:《干部整党会议、整党计划(草案)》(1950年10月21日),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上述文件表明,鲁西地区各级党委清楚地期望将整风思想层面的“务虚”与工作上的“务实”有效的结合起来。

毋庸置疑,1950年的鲁西整风也出现过以往整风中常见的盲目、混乱乃至过激偏向。例如,当时平原省个别地区在整风伊始对整风的期待值过高,出现将整风“与整顿青年团、政权、民兵、妇女等工作”结合起来的情况,有的“甚至提出与扫除文盲工作相结合”。为此,平原省委做出了“必须集中全力解决当前存在于基层组织中的主要问题,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切问题”的指导。(2)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目前整训中应加注意的几个问题》(1950年12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1页。再如,有的地方在整风开始时仍坚持老一套的方式,“像开党的小组会似的每人检讨一遍,牵扯问题很多,失掉中心,伤害干部情绪”。(3)德州地委:《关于我区整风情况与整风中所遇到问题及其经验的报告》(1950年10月20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还有的地方“光学文件,容易啃名词,钻不进去,结果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还是得不到纠正”。(4)德州地委:《德州地委关于整党工作计划》(1950年9月9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更有甚者,有的党员认为“从检查工作中批判作风‘不疼不够劲’,不如先追思想追责任、整人、检查深刻”。(5)聊城地委:《聊城地委召开干部整党会议情况的总结》(1950年10月11日),档案号:4-1-2,聊城市档案馆藏。从多种档案文件中看,鲁西地区各级党委对上述问题的发现和纠正还是及时的。

1950年鲁西地区的整风显示出以土改、生产为中心的特点,当地各级党委力图避免以往“孤立整党”的偏差,试图将整风目标与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试图让当地的整风运动有中心、有重点地开展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当中,鲁西地区各级党委在努力纠正各种整风中的盲目混乱乃至过激偏向的同时,始终怀抱着一个和缓的、稳健的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目标远景。从整风运动“关系着今冬土改能否搞好,关系今后生产能否顺利进行”(6)高原:《怎样正确开展整风运动——高原同志在地委扩大会上关于整党工作的报告》(1950年9月11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到整风是为了“迎接今冬的结束土改与进行长期的生产建设任务”(7)德州地委:《德州地委关于整党工作计划》(1950年9月9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再到“整纪的目的主要是建设完成生产任务,保证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实现”(8)聊城县委:《县委关于区委联席大会思想作风启发与大会讨论总结》(1950年6月14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可以从中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被一步步纳入国家建设的任务之下,虽然被一些学者认为形似1947年至1948年土改整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延续,但这里面可能有一点没有被注意——中共在全面执政初期的冷静、谨慎与智慧。

二、“和风细雨”的教育

在保障经济建设这一大前提下,在密切结合本地生产工作这一明确方针的指导下,“防止单纯的孤立整党”,即避免以往战争年代常常会出现的疾风暴雨式的整肃运动成为鲁西各级党委指导本地农村基层整风的主基调。由此,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一开始就被划定在一个“温和”的范围内进行——强调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基本知识和改进工作作风,强调党员自我学习和自我改正。由此,1950年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从开展方式到内容也就更多地带有“和风细雨”(9)学界对中共整风运动中的“和风细雨”问题讨论不多,值得深入研究。参见黄正博:《对延安整风中“和风细雨”似的教育之分析》,《教学方法研究》,2015年7期。的色彩。如德州地委指出:“整风运动主要是思想教育运动,是自我学习自我改正运动,要通过此次整风,把全党思想水平、政策水平提高,进而改进工作作风。”(10)高原:《怎样正确开展整风运动——高原同志在地委扩大会上关于整党工作的报告》(1950年9月11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在平原省委的一份文件中,有待整改的党员工作作风问题被一一罗列,绝大多数都达不到严厉惩治的程度,显然可以采用“和风细雨”的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去解决。

在温和地进行党员教育和作风整改的基调下,1950年鲁西农村基层主要从时事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生产政策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四个方面对农村党员干部展开综合的整训。(11)《华北局关于集训党员和整顿支部的计划》(1950年10月23日),《平原建设》(第14期),第8页。

时事教育。鲁西农村基层的整风教育是从时事教育开始的。当时国内抗美援朝运动刚刚开展,鲁西地区各上级党委发现部分乡村党员干部存在恐美或和平麻痹思想,并认为这些错误认识会阻碍抗美援朝运动在基层的顺利开展,降低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对其他工作的热情,不能专心投入生产工作。例如,聊城县委整党委员会的一份材料反映,聊城六区下马张村党员刘怀玲及何中立(村长)说:“中国出志愿军是多管闲事,兵力分散,更打不过美国。”(1)聊城县委整党委员会:《聊城六区下马张行政村一批整支重点工作报告》(1951年1月30日),档案号:3-1-30,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为此,平原省省委提出,在当前的党员整训工作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极为重要,不仅可以解决党员中各种糊涂思想,提高其自觉,加强各种工作,并可经过整训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深入到农村去”。(2)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目前整训工作中应加注意的几个问题》(1950年12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2页。当时鲁西农村的基层整党工作普遍与抗美援朝教育相结合,“主要是用抗美援朝运动教育,认真分析农村情况,贯彻帝国主义侵略本质教育,树立敌情观念”。(3)《十一、十二、一月份整党工作总结与今后领导整党工作意见》(1951年1月29日),档案号:3-1-35,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

鲁西多地的整党文件一致认为,经过抗美援朝的时事教育,党员干部普遍“认清美帝本质,初步肃清恐美情绪,认识了正确的中朝关系”(4)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平原省委宣传部关于第一期农村党员集训情况向华北局宣传部的报告》(1951年1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6页。,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诸多变化,树立了胜利的信心和敌情观念,激发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教育过程中有干部在讨论时说:“美国式武器虽然好,士兵不顶打,士气不壮,心不一致,不能打胜仗。”(5)聊城县委:《聊城二区重点整党工作总结》(1950年12月20日),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聊城四区的党员干部经过时事教育后,“明确了对哪些人宽大,镇压哪些人,哪些人是破坏分子,划清了敌我界限”。(6)《四区整党重点总结报告》(1950年10月),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整党文件显示,许多党员干部经教育后表示要从实际行动中支援抗美援朝运动。如聊城县李庄(自然村)路普林(支委)针对增纳二次地方粮问题说:“为了打美国鬼子我再多拿一半我也愿意。”(7)《第一批农村整支工作报告》(1950年12月29日),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

群众路线教育。强迫命令和命令主义作风是农村基层整风的重要对象,在鲁西农村基层,主要是通过展开群众路线教育来加以纠正。对于乡村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强迫命令作风的原因,当时党内是有共识的。华东局通过分析指出,“乡村干部的绝大部分是本质好,水平低。”“不懂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会运用合法斗争的各种方式,以及某些任务布置过急、过重,政策又没有讲清楚。”(8)《中共中央转发华东局关于整训乡级干部的报告》(1950年10月14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第194页。关于这一点,鲁西各地上级党委也有同样的发现和认识。如一些党员干部“由旧社会带来的特权思想、封建家长统治思想,认为群众落后,不强迫不行”(9)夏津县委:《冬季整训工作总结》(1951年4月15日),档案号:1-3-7,夏津县档案馆藏。,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强迫命令不可多用,也不可不用”(10)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平原省委宣传部关于第一期农村党员集训情况向华北局宣传部的报告》(1951年1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7页、第8页。。

从档案材料上看,在鲁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被挖出来”的强迫命令案例比比皆是,其表现也是林林总总。例如,聊城县五区党员干部在发动群众打井时急于求成,没有做到“发动群众起来自觉打井,而是单纯考虑怎样完成数目字,强迫命令群众打井”(11)聊城县委:《关于召开干部整风大会的总结报告》(1950年11月3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还有的党员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常用简单的粗暴的方式进行工作,甚至打骂群众”(12)德州地委:《德州地委关于整党工作计划》(1950年9月9日),档案号:1-2-4,德州市档案馆藏。。

鲁西地区的上级党委认识到,这些强迫命令的作风将造成群众的极大不满,会严重恶化党群关系,更会“成为当前阻碍经济建设的最大危险”(13)聊城地委:《聊城地委召开干部整党会议情况的总结》(1950年10月11日),档案号:4-1-2,聊城市档案馆藏。。为此,鲁西地区上级党委采取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的方法来整治强迫命令的作风。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各上级党委苦口婆心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讲解,如何在布置任务时将政策与任务结合起来,如何把工作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在群众路线教育中也不乏对党员干部的技巧性指导,“任务来了一定要交代清楚,交代具体,要先考虑如何做使群众自觉自愿,不要只少数人干,而是通过积极的团结中间,带领广大群众,应考虑如何地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1)聊城县委:《县委关于区委联席大会思想作风启发与大会讨论总结》(1950年6月14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

从当时的档案文件中可以看到,鲁西地区农村基层的群众路线教育收到了成效。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认识到“强迫命令对工作的危害”,认识到要靠思想去执行政策,“发现群众创造,总结群众经验”。(2)聊城县委:《关于召开干部整风大会的总结报告》(1950年11月3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以打井为例,党员干部在布置任务时不再盲目,而是认识到:“打井是一个任务,务必明确打井的目的,是使群众增产致富,是由旱田变水田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为了发动互助增产的方法之一。”(3)聊城县委:《聊城地委召开干部整党会议情况的总结》(1950年10月11日),档案号:4-1-2,聊城市档案馆藏。

生产政策教育。鲁西各级党委在整风中认为,随着大部分地区土改结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两种偏向。一种表现为,土改后部分党员产生“革命成功”思想,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或躺倒不干。例如,聊城县档案文件中显示部分党员“要享受、要安逸、思想松懈普遍存在,认为战争胜利土改结束,别无再干透(头)”(4)聊城县委:《县委关于区委联席大会思想作风启发与大会讨论总结》(1950年6月14日),档案号:3-1-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另一种偏向是,随着土改后生产情绪高涨,许多党员干部出现所谓“生产自流论”(5)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华北局关于农村生产方向与党员干部的民主作风问题给平原省委的指示》,《平原建设》(第1期),第3页。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是指,一些党员干部不愿将精力放在组织生产上。他们认为“农民自己会生产,不用领导”(6)聊城县委:《上半年宣教工作总结报告》(1950年6月27日),档案号:3-1-23,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显然,上述思想与当时中共所提倡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方针不相符。为克服由“革命成功”思想以及“生产自流”思想带来的不作为,促使党员干部在生产上发挥引领作用,并组织农民发展互助合作,在1950年的整风期间,多种形式的生产政策教育在鲁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间开展起来。档案文献显示,聊城一区农村“涂写了地委印发的二十八条标语口号,贯彻了生产政策,使群众了解了政策,且暴露了过去的思想顾虑”;四区则“运用社会力量宣传生产政策,通过小学民校黑板报广播筒等方式,将“省府布告十三条生产政策”作了宣传。(7)聊城县委:《上半年宣教工作总结报告》(1950年6月27日),档案号:3-1-23,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一些档案文献记录下了经过学习教育后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如聊城七区党员李春香说:“经济是国家的命脉,生产领导不好,民不能富,国不能强,社会也不能前进。”(8)《聊城七区上传一批整支重点工作报告》(1951年1月30日),档案号:3-1-30,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除了思想上的变化以外,党员干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积极领导生产后,锄麦、植棉、打井、开渠等一系列生产工作有了向好的趋势。如聊城阳谷八区某自然村支部整党后,“种棉花超过去四倍多,打井超过三倍”(9)《一九五零年冬一九五一年春农村整党工作的总结报告》(1951年3月16日),档案号:3-2-16,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作为执政党,党的任务与所处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是与形势、工作任务的急速变化不相符的是,许多农村基层的中共党员没能完成自我身份的转变,“绝大部分农民新党员甚至往往缺乏起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或者最基本的文化”。(1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其实,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学习党的基础知识、了解党的政策和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的动力。平原省在整风动员与集训工作中了解到,“不论新区老区、新党员老党员,多数学习要求较迫切,最主要最普遍的要求是:应形势,学办法”。(11)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平原省委宣传部关于第一期农村党员集训情况向华北局宣传部的报告》(1951年1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4页。为此,通过整风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也是这次整风的重要内容。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党员权利与义务、党群关系、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纪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鲁西农村基层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一是对党的基本知识进行专门的“名词解释”性讲解。如聊城六区下马张行政村在教育过程中着重强调讲解党员权利与义务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1)聊城县县委整党委员会:《聊城六区下马张行政村一批整支重点工作报告》(1951年1月30日),档案号:3-1-30,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另一种是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利用党的基本知识进行“问题”性解释。如平原省指出有些地区“结合对现实斗争、生产工作检查中所暴露了的问题进行了学习,有些地方抽一定时间进行了专门学习,对党与群众关系,个人与组织关系,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了认识上的提高。(2)中共平原省委平原建设编委会编:《平原省委宣传部关于第一期农村党员集训情况向华北局宣传部的报告》(1951年1月),《平原建设》(第18期),第8页。聊城四区则根据工作中组织观念不强、强迫命令严重的问题,利用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宣讲,来贯彻群众路线和团结多数的思想,启发落后。(3)《四区整党重点总结报告》(1950年10月),档案号:3-1-18,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藏。

三、结语

1950年鲁西农村基层整风的宗旨是紧密结合当前中心工作,整风的基调为“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改造,整风的内容里没有阶级斗争和严厉惩治这两个选项,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改进工作作风上,更强调党员自我学习和自我改正。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整风是否效果更好?这是一个可以继续细究的问题。当然,中共强大的训导能力,以及极力使农村党员干部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执着仍令人印象深刻。

1950年鲁西农村基层“和风细雨”的整风可能并不是孤立事件,“和风细雨”可能透露着一个新时代的重大动向,“和风细雨”与中共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不搞“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是一致的,“和风细雨”隐约体现了中共在全面执政初期全方位地保持冷静、谨慎的智慧。在1950年整风之后的几年里,中共在各个领域谋求大踏步的变革时冷静和谨慎仍在。有学者很早注意到这一点,并这样评论中共“八大”时期的执政基调——“党将以一种像‘和风细雨’那样的基调更低的方式进行整顿,以使它成为经济建设中一支更有效的力量。”(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猜你喜欢
整风聊城市聊城
田间趣景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聊城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natural law thoughts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The Fantasy of future catering industry
以“小整风”经常“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