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1-12-06 03:26汤爱明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科人才培训

汤爱明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时代发展需求实行的新时期强国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村产业的结构升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具有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人才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推进力量和重要保障。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比较大,而在新时期,为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就目前来看,我国乡村人才仍然面临短缺的现状,无法支撑起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加之乡村人才不稳定、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偏远地区农村人员学历偏低等情况十分普遍,加剧了现代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的难度。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将重点工作放在乡村人才培养工作上,致力于培养一批高学历、有文化素质、有专业技能的乡村人才骨干,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农村地区人员实现致富增收。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及其对象

想要保证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能够取得成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对象,而后才能陆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因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培养对象是基本前提,也是人才培养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开展的保证和基础。在乡村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上,必须做到明确、准确。通常而言,乡村人才培养对象应树立典型模范,结合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政策所提出的指导意见,建议乡村人才培养对象主要包括:各地区行政村委干部人员;各地区从事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专业人员,农村合作社经营主体,家庭农村骨干人员;当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与此同时,关于乡村人才培养,还应给出明确的年龄要求。乡村人才培养对象的年龄应不超过60周岁,按照培养对象的文化程度,对其进行逐步的分级教育。高中文化程度(包括高中)以上的培养对象,可以参加乡村振兴专科学历教育学习;初中文化程度(包括初中)以上的培养对象可以参加乡村振兴中等职业教育学习。通过对人员类别、年龄进行严格的要求,能够确保人才培养对象明确,培养工作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还应明确乡村人才培养的任务目标。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育的任务,第一是致力于优化乡村教育的培训方式,突出培养重点,尽可能地做好一手工作,创建乡村人才培养师资库,将乡村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第二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制定顺应地方乡村产业发展、满足地方乡村生产实际需求的乡村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办法,形成机制,从而强化地方乡村人才的培养管理。第三是根据乡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严谨扶持政策与乡村人才的挂钩机制,形成一套明确的乡村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目前而言,乡村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现实困境,这是由于乡村人才培养的难度大,并且横跨各个行业、部门,受限的因素过多,因此人才培养道路困难重重、充满阻碍。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确保乡村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收获丰硕成果,必须设立专门的乡村人才培养机构,以专业队伍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有效开展。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强化乡村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1]可以将乡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成立多个职能部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加以指导。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1.农科专业人才紧缺

现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农科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学生往往在就业选择过程中都会选择事业单位,而很少选择投身到乡村建设以及农业学习当中,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地点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大城市,因此,选择农科专业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加之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从事现代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极少人会选择农科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农科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于农科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存在学农却不实际务农的情况。对于一些从农村地区走出来的学生来说,由于传统的农耕工作并没有为家庭经济带来有效的改善,而辛苦的农活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无法承受农业劳作的辛苦,尽管有的学生选择农科专业,但仍觉得未来从事农业工作不够体面,也就产生了不爱农、不务农的普遍心理,这一系列因素都造成了我国农科学生的就业专业不对口,农业人才紧缺问题由此而生。

2.人才教育培训环节落实不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尽管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实施了人才教育工作,但在教育培训环节,落实情况却不乐观。一方面,参与人才教育培训的人员很多,难以对其进行管理和分类,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员流动较大、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差异大等一系列问题,也加剧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执行难度。另外,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问题、场地问题也较为普遍。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所受的限制过多,课程的设置难以统一进行调配,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乡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执行。

3.部分乡村地区贫困问题严重

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存在区域差异大的情况,有的乡村地区发展较好,但也有部分乡村地区贫困问题严重。尽管近几年城乡差异已经日益缩小,但仍有一些偏远乡村存在落后、贫困的现状。这些贫困乡村地区的设施破败不堪,基本的教育工作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当地的人口流动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若忽视了这些问题,盲目开展乡村人才培养,则无法保证乡村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针对部分乡村地区贫困问题严重的现状,必须首先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满足贫困乡村人员基本的生活所需,在贫困乡村人员衣食充足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人才教育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乡村振兴工作的难处和难题。

4.高校农科专业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开展乡村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在高校农科专业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具体来说,我国乡村地区农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农村地区资源、环境以及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很难确保质量,存在农学教育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的普遍情况。尽管我国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已经经历了一段实践,但受到城乡结构的限制和影响,目前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差别较大。农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向都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一些高校农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科技知识等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因此,在人才培养环节,农科专业教学工作更多地只停留在表面,缺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农学专业定向教育。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将农科专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却无法开展相关的农学实验,造成了人才培养工作中学生专业实验不足的情况,教学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较为老套,这些都不利于当代的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

5.农村企业发展规模问题

我国农村企业发展规模问题也较为凸显。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地区企业发展的规模也会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乡村人才的培养。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乡村企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因此,在种种新兴产业的对比下,农业产业就显得较为劣势。加之农业领域人才、技术、设备的缺失,农村企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有规模的大型农村企业带动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在一些地区,农村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这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此种因素造成农业地区土地流转问题频频发生,土地使用权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纠纷,这些都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企业发展规模受限。同时,也限制了农村人才的培养,以及农村地区走出去的美好憧憬。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落实好教育培训环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培养必须形成体系。[2]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首先应明确乡村振兴的意义以及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真正落实好乡村人才教育培训的每一步,将教育培训环节进行细化。具体来说,可以围绕地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教学培训,这样更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围绕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设置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培训课程。始终不忘乡村振兴农业发展这一基本举措,深入地区乡村产业集中区,根据地区农业产业特点,开设专门的专业教学班,对当地符合资质要求的农业人员、乡镇干部进行培训教学。与此同时,根据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对应当地主导产业,开设专门的职业农民培育班,加强农业宣传,可以在当地的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宣传教学。教育培训环节还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规律而定,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以专项技能培训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以中专教育为基础,实现中职教育与中专教育同步进行。此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农村人员,制定差异化的乡村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2.实施好乡村扶贫政策

在乡村人才培养模式践行过程中,还应多项举措并进,提升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做好农村地区的基础保障工作。实实在在地将农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农业关键技术加以传授,并且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对某些贫困地区采取帮扶措施,按照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所提出的在农业队伍中选拔新兴职业农民这一基本方针,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规范,获证后享受县政府出台的专项扶持奖励政策。

3.确保人才的培养成效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阶段性战略,实施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的培养工作实则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除了上述提到的有关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还应考虑乡村人才培养的后续工作,确保人才的培养成效。[3]可以成立乡村人才培育领导小组,对相关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为了让人才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可以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农民培育的规划、组织、协调、教学指导等工作。与此同时,乡村人才培养机构必须具备资质,应是国家承认的涉农中、高等职业学校,具备较好的办学能力以及办学资历,并且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将人才培养工作下放到基层、农村、农业生产实践当中,真正实现将教学工作执行到乡村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社区,便于农民进行学习,也便于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的开展,实现教育培训专业与农业产业的有效对接。[4]

4.拓宽农村企业的发展方向

针对农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问题,应大力拓宽农村企业的发展方向。尽管农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但其所涉及的领域却是方方面面的。[5]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针对农业的依赖很深,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影响的范围巨大,影响力十分可观,发展潜力无限。针对农村企业规模较小的问题,建议采取引进外商入驻、拓宽销售途径与渠道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更多的商机“引进来”,将更多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在此过程中,可以针对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引进更为现代化的农业教育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将一些与农业、农产品等相关的商业性质的活动组织起来,进行农业农村的相关研修。这样做既能够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更好地实现乡村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能够帮助这些农业学员了解更多有关农业致富的方法和途径。[6]从目前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执行上来看,农村产业规模的扩大、农村企业的发展绝不会仅依托个人,而是需要积极调动全员参与,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够全面加速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针对现有的农村企业,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应迅速对企业内部的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机械进行全面革新,更新农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库,并且向周边的先进县市学习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农村产业链的特点,制定出属于自己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发展制度。与此同时,农村企业还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组织农业管理队伍,攻克农业生产的技术难关。农村企业在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中,需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农学专业素养,带动当地农民,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生产知识和技能,带领农民了解现代化的农学产业,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企业大发展,也符合新时期我国有关农业领域发展、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7-8]同时,对于乡村振兴工作中乡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多专业化、有资历、有规模的乡村企业的成立和发展,都将推进我国乡村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时代发展需求实行的新时期强国战略。在当代,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的结构升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具有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实行乡村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农科人才培训
人才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