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栽培

2021-12-06 03:40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410128唐启源
湖南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再生稻稻飞虱调节剂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410128) 唐启源

再生稻“四防一增”技术是指防头季倒伏,防再生季遇寒露风抽穗,防头季抽穗高温危害,防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危害,增强再生出苗能力,以保障再生稻抗逆高产稳产。以下是机收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内容,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一、头季种植管理(3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

1.选品种 选择生育期长短适宜、耐热、抗倒伏、抗病虫、米质好、再生性好、两季产量高的品种,所选品种头季能在8月15日前收割,高温条件下发苗好、结实率高,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具稻瘟病抗性和稻飞虱抗性,米质在国标3级以上,再生出苗快、齐、壮。建议从湖南省筛选的再生稻主推品种中选择。

2.早播种 与早稻同期或更早播种,其中移栽、抛秧在3月中下旬播种,设施育秧在3月15日前后播种。确保湘中、湘北、湘南地区的头季稻分别在8月15日、8月12日、8月20日前收获,再生季分别在9月18日、9月15日、9月12日前齐穗。

3.适密种 普通机插稻田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不少于2.5千克、不少于1.7万蔸;手插秧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25千克左右、不少于1.5万蔸;抛秧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2千克、不少于1.7万蔸,建议采用点抛或有序机抛;有序机抛秧穴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千克、不少于1.7万蔸。

4.稳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45%复合肥35~50千克(优质品种或高肥田30~35千克,抗倒品种或中低肥田40~50千克)做底肥。移栽后5~7天,每667平方米追施5~10千克尿素、200克水稻专用肥(蔸都发)。晒田复水后施穗肥,一般品种每667平方米追施5千克尿素加10千克钾肥,高档优质品种只追施钾肥。

5.控病虫 重点抓好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控。纹枯病可分别在封行、晒田复水、孕穗期使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杀菌剂防控;稻飞虱根据虫情采用相应的药剂如烯啶、吡蚜酮防控。

6.干好田 做好2次干田工作:①结合控苗重晒田,按“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进行第1次晒田,6月10日前后完成,一定将田晒好晒硬;②在收获前7~10天施促芽肥后落水晒田,保证干田收割。

7.抗高温 当头季抽穗日平均温度高于35℃时,田间灌深水调温,并提前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或其他叶面调节剂。

8.适促芽 在头季稻收割前7~10天(齐穗后15~2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7.5~10千克(可加氯化钾3~5千克)做促芽肥。促芽肥也可用缓控释肥,提前施用。若头季收获时秆青叶绿,可不施促芽肥。

二、头季收获(8月上中旬)

1.适时收 头季稻在九成以上稻穗呈金黄色或见芽时抢晴收割,切忌过熟收获。

2.适留桩 留桩的原则是早收低割,迟收高割。头季稻在8月5日以前收割,留桩高度20厘米左右;8月10—15日间收割,留桩高度30~35厘米;8月20日以后收割,留桩高度40厘米以上。低位再生品种(粳稻、甬优4949等籼粳杂交稻)留桩高度以20~30厘米为宜。

3.少碾压 采用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收获,或将收割机换成250~300毫米宽度的履带干田收割。

三、再生季管理(8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

1.管好水 再生季不能缺水,淹灌(有水层)可促进发苗成穗,全程淹灌可降低稻米镉含量。

2.重施肥 头季稻收后2~3天内,结合复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5~7天后,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0~15千克,也可1次施入以上肥料。没有施用促芽肥时可适当增加发苗肥。

3.抗低温 当再生稻抽穗期遇寒露风(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23℃)时,田间灌深水调温,并提前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或其他叶面调节剂。

4.完熟收 再生稻全田成熟后再收割,但不宜过熟收获。

猜你喜欢
再生稻稻飞虱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9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长调节剂畅销品牌产品
性和谐的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