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12-06 04:50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张国强
河北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栽种树苗造林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 张国强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涉及的多个环节联系十分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后期工程的进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林业苗木实际的培育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考虑出现的任何影响因素,选择栽种优质的树种,并加强落实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水平。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1.1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因此要选择优质的种子作为种源。苗木的种源来自植株的母体,也就是说母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种子的好坏。因此在进行种子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全面了解植株母体的情况,进行优质的品种的筛选,把成长性好的植株作为种子的来源。选好的种子首先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然后对其进行消毒,消除种子身上自带的病害和一些虫卵。之后进行种子催芽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温度和湿度,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在种子出芽之后要进行二次筛选,筛选出强壮的种子进行育苗工作,去掉出芽不好的种子。

1.2 育苗环境的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育苗地的选择问题,苗木只有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够健康成长。在进行育苗的选择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相关的土壤和水质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选择排水条件良好、土质疏松且养分好、没有病虫害的育苗地进行种植,同时还要做好消毒。另外,要针对不同苗木的特殊要求对相关的土壤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造,如通过添加草木灰的方式改善酸性土壤的环境或者加入松土对碱性土壤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从而为苗木提供良好的土壤供应。还需要对空气、水、光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技术的优化,保证育苗地符合种植条件。

1.3 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树苗的最终发展,因此要谨慎选择育苗地,充分考虑育苗地的土壤肥力、区域水位、土质情况等对苗木的影响。参考大量的实践经验,轻壤土、沙壤土和壤土都十分适合苗木的成长,但是根据种子品种的不同,对土壤的性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垂柳适合在盐碱性的环境中生长、松树适合在酸性的土壤中成长,根据苗木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应的土壤生长环境。应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土壤当中也存在病虫害问题,它会直接影响种子的出芽率,同时对苗木的生长也是十分不利的。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驱虫工作。

2 移植造林技术

2.1 确定移植造林的时间

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移植造林工作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状况,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移植。我国幅员辽阔,在移植方面南北方气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移植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在每年的3~5 月最适合进行移植造林工作的开展。苗木通常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萌发,在这个阶段进行移植造林有助于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但是南方地区没有办法确定实际的移植时间,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的气候一直十分湿润,无论什么时间开展移植造林工作都可以。另外,如果在一天当中选择最佳移植时间,早上和傍晚都可以。

2.2 造林规格

树苗在进行栽种的过程当中,栽种的疏密程度也有着相应的要求。所以工作人员要熟悉树苗自身的生长习性和成长特点,合理规划树苗栽种的数量。参考栽种的相关密度和树苗栽种的标准等相关条件,根据树苗的生长规律和当地的土壤情况,在进行移植工作之前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确保苗木被移植之后可以大批成活且生长良好。同时做好对苗木具体信息的调查收集工作也是进行苗木移植前的重要活动,明确造林图纸和实际的栽种密度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树苗与树苗之间的距离和栽种的数量,方便在树苗栽种完成之后按照苗木的成活结果进行二次补种。

2.3 苗木在移植过程中的要领

在对树苗进行大规模的移植过程中,务必熟悉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要领,尤其是在树苗的移植过程中确保树苗是活着的,这是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完成树苗的移植栽种之后,下一步就是做好移植后的树苗的相关保护工作。避免在对树苗进行移植和栽种的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操作导致树苗的树枝和树苗的根茎造成一定的损坏,要确实保证树苗根茎的完整程度,确保进行移植的树苗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在提升树苗的成活率。在树苗的移植搬运过程当中,首先要找到水分含量多的泥土对树根进行全方位的包裹,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来往的车辆,防止与其他车辆剐蹭,造成树苗根茎受损最终无法活成。移植栽种的地址尽量与原位置不远,防止水分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流失。为了保持树苗的整体湿润程度,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对树根进行喷水作业,保证树根有足够的水分汲取,从而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导致树苗在移植之后死亡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人为。因此在对树苗进行搬运移植时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当树苗到达指定地点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栽种。栽种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下面的操作。及时给树苗浇水、施肥,随着树木的不断成长要及时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以及预防病虫害的出现,要借助科学的勘测手段实时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保证树苗茁壮成长。

2.4 防治病虫害工作的开展

在树苗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当进行树苗的栽种或者移栽之后,要及时制定预防病虫害的相关方案保证树苗茁壮成长。首先要汲取以往治理的经验,在可能出现危害的时期加大监控力度,特别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切实做好各项数据的监测和收集工作,根据实际发病情况及时的治理。另外,随着林业的发展不断引入先进品种,跟随时代脚步,改革创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满足当下的预防需要。为了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可以选择在黑天或者阴天给树木喷洒杀虫药剂,大幅度消灭虫子。并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分析和研究病虫害出现的原因,并进行解决。

2.5 .栽培密度的选择

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十分复杂,因此要统筹全局做好全局的工作规划。在林业工程当中,要想确定苗木的栽培密度,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地情况以及土壤的肥力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是4±1 厘米的速生苗木,大乔木选择120 厘米、小乔木选择40 厘米最佳,至于具体的栽种流程需要结合苗木的品种进行确定。另外,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

2.6 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季节防治工作

病虫害发生具有季节选择性,不同季节病害发生的概率不同。冬春是防治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关键时机,春季则是苗木病虫害处于萌发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阶段,因此只要病虫害的外部条件改变即可防止其继续生长。春季防治苗木病虫害工作要结合病虫害繁衍的链条,对于冬季低温的林业工程苗木要及时喷洒药剂,预防冻伤处有害病菌的滋生。

2.7 加强肥料的控制

在培育树苗的成长阶段加强对肥料的控制,提高树苗的品质。在进行苗木培育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土壤的选择工作,根据树苗的成长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施肥工作,精准控制化肥的用量。栽培树苗种子时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肥料,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供给充分。底肥需要精确的控制用量,防止浪费。在苗木栽植完成之后根据其成长状况可进行适当的追肥,实现化肥的合理利用。一般情况下施加氮肥有助于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种子的发芽程度适当增加肥料。根据不同种子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底肥应当进行发酵处理,一般来说底肥的用量在每平方米150 克最为合适,可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

3 结语

总而言之,推动林业产业的建设离不开对树苗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育和相应的移植造林工程。这是由于树苗的成活情况和移植效果直接对造林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质量,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不断优化苗木培育的质量和造林水平。

猜你喜欢
栽种树苗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移栽树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数字
有 时
合影
三棵桃树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