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2021-12-06 04:50安徽省涡阳县曹市镇农综站侯效峰
河北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林木害虫林业

安徽省涡阳县曹市镇农综站 侯效峰

建设与完善北方林业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同时在北方林业的发展之下,相关产业得以实现关联性发展。但在林业建造过程之中,同样面临病虫害问题。为了实现我国北方林业的稳健进步,首要应解决病虫害问题。

1 我国北方林业病虫害问题概述

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是指为实现林木健康成长、保证林木质量而使用的、一系列用来避免或防治林木生长过程中病害及虫害的措施及手段。其中,可以通过利用自然环境中能够抑制病虫害危害的生物及生物代谢产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捕食害虫的昆虫,实现病虫害生态防治是森林系统生物稳定性及多样性的保障,对林木健康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病虫害作为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导致森林生态环境失衡。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病虫害生态防治是林业发展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就相应措施效果来看,生态防治技术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基础之上保证了生态平衡,减少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威胁。

1.1 我国北方病虫害现状

当前我国北方林业建设及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病虫害问题。

第一,我国北方地区林业建设过程中,病虫害问题现象严重,范围上波及较广,整个林区都普遍存在病虫害问题,因此在治理难度大。并且在治理过程中由于涉及范围太大,防治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林业发展缺乏对病虫害的有效监控。病虫害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波及范围广且感染速度快。因此,一旦有一颗林木感染了病虫害,则会导致整个林木种植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有效的林木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预防性与有效监控。另外,一些工作即便有了预先防治工作但受到现实条件水平的限制。例如,缺少防治工作必须的经费和设备,防治工作无法通过一些辅助工具预防到位。

第三,林业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对林业工作的重视,大规模森林面积建设起来,但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方式技术仍然欠缺,在大规模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防治难度增大。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在资金、技术及人才资源配备过程中还达不到相应要求,这同样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危及程度及防治难度。

第四,病虫害防治手段过于单一。就当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来说,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很多地区在进行防治病虫害工作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未到达到防治要求。另外,通过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喷洒农药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观的贯彻与落实。

1.2 病虫害问题的特点

1.2.1 普遍性

在北方林业建设工作中出现病虫害是常见且普遍的问题。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树木的成长势必会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影响,且病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相应的经济效益。

1.2.2 规律性

病虫害问题具有一定规律性。每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特点与规律,都有惧怕的天敌。所以在进行林业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把握病虫害问题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实现天敌的适量投放。在病虫害出现规律的基础之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处理,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1.2.3 散播性

病虫害问题具有一定的散播性,且扩散速度较快。一旦有一树木感染病虫害,就会导致整片森林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针对病虫害扩散速度我国北方林业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是通过农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消除。但这种方式属于短期防治方式,就效果来看,农药、杀虫剂的使用缺乏有效性。另外,长期使用杀虫剂及农药会使病虫、害虫出现抗药性或发生变异,使防治难度大大增加。

1.2.4 可预防性

虽然病虫害问题在种类及波及范围上较难控制,但一般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有规律可循从这个角度来说,病虫害问题具有可预防性。在把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危险程度。

总的来说,我国北方林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包括以上几个特征。而在北方林业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工作会对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林业结构安排、造林质量的管理工作都会对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管理活动不仅能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北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说,林业工作管理不到位,同样会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妥善的林业管理工作,对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至关重要。

1.3 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林业建造工作的质量,应确保对病虫的有效防治。病虫害生态防治工作就是在基于这一目的的基础之上,通过采用多种生物的提取物作用于易产生病虫害问题的树木上实现对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控制与预防。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整片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北方林业的产量,同时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

基于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作用及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生态林业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确保林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整个预防工作及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之中,不可急功近利,需要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采取恰当的方式,切勿滥用物理及化学方式,以免造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从行业发展前景及生态防治角度来说,北方林业病虫害问题是急需解决问题之一。相关工作人员在防治意识及技术上需要不断提升,实现更好更快的林业建设工作。

2 北方林业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当前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过程中,可使用的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 激素防治技术

这种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主要是在激素的使用之下来达到对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一般激素防治技术也称为干扰害虫交配技术,该技术通过人为方式合理利用激素,对害虫具备的能力加以破坏。通过外部激素的使用对害虫实现诱杀,控制害虫交配,减少害虫繁殖数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降低害虫繁殖速度与繁殖数量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这种方式在目前实施过程中比较有效,通过控制病虫害虫繁殖从而从数量及范围上降低病虫害虫对森林的破坏力。

2.2 不育性防治技术

不育性防治技术主要是在了解病虫害生理功能及遗传基因的基础之上,实现对病害虫生理及遗传的破坏,使病虫、害虫无法正常发育、无法有效繁殖,从而降低其繁殖数量,破坏其繁殖能力,以此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对病虫害蔓延情况的防治来实现对其危害性的控制。当前,该方式的使用仅停留在对病虫害的预防。若想实现此项技术的长远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当前技术基础之上加强先进技术的投入,将该项技术的实施范围扩大,对技术质量加以提升。

2.3 微生物防治技术

微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多种微生物来达到对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方式与调控,如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实现对病虫害的杀害。当前,我国使用的主要为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真菌来达到防治目的。如采用红座霉、白僵霉对病虫、害虫的生理结构实施破坏,从而使其无法对树木造成侵害。

2.4 天敌防治技术

天敌防治技术,是指通过投放病虫、害虫的天敌来对病害虫实现捕杀。该种方式,不仅能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保证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当前我国北方林业种植地区一部分工作人员仍然采取农药喷洒的方式实现病虫害预防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病虫、害虫天敌数量,同时还提升了病害虫的抗药性。因此在本质上,效果作用不大。投放天敌是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北方林业的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备长远的意义。所以在林业建设过程之中,需要开展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工作。在把握病虫害问题特点及规律基础之上,完善病虫害技术,实现技术科学化。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当前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之上,实现技术的创新,争取在病虫害问题解决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林木害虫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害虫的克星
什么是碳中和?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land produces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