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语境下传统武术混合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021-12-06 06:24许小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传统

许小玲 陈 浪

基于文化自信语境下传统武术混合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许小玲 陈 浪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武术教学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论文借助文化自信的激励作用,以传统武术教学为核心,开展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武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武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打造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的传统武术教学新模式,为未来传统武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化自信;传统武术;混合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继承革命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文化自信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发展。武术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历史的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继承中进行发展,因此在文化自信语境下研究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十分必要。

一 传统武术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传统美学、传统道德、传统哲学等。其中传统美学主要指的是意境、传神,即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武术套路是现在唯一一项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学意境的运动类项目,从本质上来说,武术套路是东方艺术美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太极拳等诸多黄河流域武术拳法和谐自然、上善若水的柔美意境就与我国北方地域民风美浑然天成,也完美演绎了道家“大道无为”的思想;而传统道德礼仪中武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其不仅包括武风良、武纪严、武德高,而且涵盖了武技精、武仪端、武志坚等内容。传统武术对武德修养要求较高,讲究“以德服人”“以武入道”,阐述了我国传统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传统哲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主要内容为太极哲理、道与气、天人合一等。武术讲“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通过心灵的感悟实现自然的呈现。而武术追求人体运动身心齐奏共鸣的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融合形成的泛和谐观具有一致性。

二 当前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制约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然而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尤其明显,无法将武术中具有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出去,影响武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在大众文化越来越丰富的21世纪,传统武术并不受到他们的喜爱与关注。再加上武术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成就,这就造成了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高。其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体育课程也在逐渐地改革与优化,也开设了很多西方体育项目,比如说跆拳道等。由于这类课程相比武术课程而言难度系数较低,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使大学生的虚荣心可以获得较大的满足,从而更具吸引力,进而导致传统武术课堂无人问津。最后,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传统武术文化教学,大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知识掌握较少,不了解武术的文化性、历史性与知识性,也很难发现其中具备的趣味性。再加上教师在武术课堂上以示范讲解或分解示范为主,不深入讲解武术相关动作演变的缘由,不探讨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严重影响了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我国当前高校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教学内容依然以五步拳、初级三路拳以及简化的太极拳为主,有的学校虽然体育课程名为武术,但实际上只教授太极拳。同时,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过于陈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内容枯燥、缺乏新意,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练、难记,再加上这些教学内容也很难与地方特色联系在一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武术教学内容在设计上技术性不强,学生也就没有心思继续去练习这些陈旧的内容。大部分的学生也希望通过武术课程来学习一些具有攻击性、技术性的自卫方法,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可以防身自卫、打抱不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大学生们的需要。而跆拳道、空手道等外来的武术形式却因为简单易学、教学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同学的喜爱。

(三)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传统武术教学套路过于简单,缺乏新意,教学流程基本上停留在开始、准备、基本、结束、练习的原始状态上,也总是以讲解、示意、练习、纠错的固定程序展开教学。在这项充满竞技性的运动中,教师讲述,学生依葫芦画瓢的练习成为了核心环节,同时,教师过分地强调传统武术的套路,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为了完成课堂任务,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进行枯燥的练习,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动作,长时间的练习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单一的教学套路也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发散,限制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后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练习,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练习,更谈不上达到终身锻炼的最终目标。教学是一种双边互动的活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互动,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教学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一味追求教师的教学容量,却忽略了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更无法充分开发与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教师素质薄弱,重技术轻理论

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很多武术教师缺乏基本的武术素养,进而影响到高校武术教学任务的开展。教授高校传统武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武术功底,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帮助学生去完成武术的学习,否则就可能因为示范和动作上不规范导致武术教学任务无法正常地开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长期以来,高校传统武术教学都是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教学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简单的武术套路学习。很多高校开设了武术课程,但是都是技术课程,没有理论教育,更别提武术文化课程。片面地认为武术教学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通过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这种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传统武术教学与其他体育课程学科有所不同,传统武术是一种源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文化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打击”技能外,还要向学生传达其中具有的优秀文化的精华与内涵,这对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三 基于文化自信语境下传统武术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构建混合教学基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教学平台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开展灵活的、开放的、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首先要开发和完善本校传统武术课程教学资料,教学资料来源广泛,要吸取优秀高校的经验,结合本校的特点开发一些具有较强实用性,可以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搭建网络技术平台,可以在课程平台上分享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进度、参考文献、扩展资料等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其次,要挖掘优势课程资源,使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结合,进行课程的自主设计与教学内容重组,突出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并设计相关教学案例,结合“互联网+”大赛,微视频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立项等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最后,要定期维护和更新课程网络资源,拍摄制作适合碎片化学习、体现先进教学模式、精辟阐述知识要点、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合集,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即时的查询、复习、补课、自学等,还可以和教师实现网络沟通。

(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也称虚拟环境,英文名VirtualReality,缩写VR。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人们可以借助硬件设备的支持进入虚拟世界,具有沉浸、交互、构想三个基本特征。由于VR的三大特性,创造者可以制作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或者是体验的事物,体验者进入到这个虚拟环境中就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这项技术,人们借助硬件设备,充分调动身体的感官,进入到虚拟环境中去,模拟现实中不容易或者不能实现的事情,既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危险,也可以快捷、高效地发挥人们无限的想象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有的武术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没有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融合。比如,传统武术注重“技击”二字,重视实战效果,然而,如今是法治社会,武术的实战效果也很难有机会发挥,武术在赛场上也受到很多的限制,在武术课堂上,实战效果更难以显现,学生不容易掌握动作要领,只能够通过反复的动作练习、击打沙袋、对练习等加以巩固。在武术教学中运用MR技术,可以使用虚拟人物进行武术实战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构建虚拟人物,创造虚拟环境进行演练,学生在进行武术练习的同时既可以避免身体接触的危险、降低资源消耗和教学成本,还可以感受到武术的实战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混合教学模式开展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队伍的建设与高校教学质量密不可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新时代传统武术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在武术教学中,教师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播者,其自身素质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模式中加强教师自身的武术专业素养尤其必要。首先,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教师自身的形象以及武术文化造诣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当更加深入的研究传统武术知识,了解更多的传统武术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其次,学校也应该加强对相关武术教师的培训工作,给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文化修养,以保障传统武术混合教学模式可以顺利开展。

(四)借鉴媒体传播方式,注重武术推广

传统媒体主要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新闻发布会等,传播方式具有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出新的媒体介质,新媒体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并获得年轻人的喜爱,新媒体具有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等。高校也应借助媒体传播的力量,组织引导专业的人员举办传统武术项目的文化大讲堂、专业知识讲座,重视互联网、动漫等新兴传播形式,在学校内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学校武术文化氛围。高校也应当成立武术文化协会,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充分利用本地传统文化的积淀,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创建一支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传统武术表演队伍,联手举办高校间的大学生武术文化艺术节,联手企业开发武术文化艺术品,完成如武术服、武术鞋、吉祥物、邮品、文化衫、教学光盘、训练器材等产品体系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满足当前人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

结 语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见证历史的变迁,经历朝代的更迭,传统武术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名片。武术的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武术教学也应当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学理论,2017(11):1-12.

[2]赵雪飞.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1):83+99.

[3]高文凯.高校武术教学中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华武术(研究),2020(1):107-109.

[4]王继生,丁传伟,孟凡莉.从文化自信中传承中国传统武术[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5):90-93.

[5]冯素琼.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下新时代“文化自信”构建路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49-52.

G812

A

1673-2219(2021)02-0134-03

2020-11-08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武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WQNCX092)。

许小玲(1987-),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陈浪(1995-),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