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视域为主

2021-12-06 08:22
关键词:以文化人培育价值观

黄 奕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1]。当前,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中国迈进新发展阶段[2],习近平多次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正确方向。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面对未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他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接受“以文化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外化显性教育和内化隐形渗透,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融合、高度统一,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强起来”奉献青春和力量。

一、大学生是“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体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们党在政治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关注青年,青年也要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养青年人的重要性,并对青年一代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殷切期望青年人一定要成为国之栋梁,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尤其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进过程中,重视青年,培育青年很关键。具体联系到习近平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我们就会知道,价值观很重要,是一个民族持久不竭的精神力量。大学生是国家希望,更是民族未来。由此来看,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大学生是文化强国的受施者

在全球化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步入“强起来”的应有之义。文化之“根”在民族,“魂”在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进入新时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强烈冲击主流价值观现象时有发生,“西胜我劣”的舆论态势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部分青年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言论和思潮蛊惑,产生了消极厌世情绪。大学生是百年来社会大潮中思想敏锐、行动敏捷、敢于奋斗的一批人,我们要赢得这场没有实弹实炮的意识形态战争,大学生是否奠定科学的思想根基?是否具有坚定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是否饱含深情的中华民族情怀?是否坚持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诸如此类具有至关重要性的问题,必须从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做起,才能得以妥善解决。

(二)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筑梦人

实现民族复兴不仅是革命者跨入崭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大学生奋进的圆梦之路。大学生是祖国建设新人,将全过程参与并见证如何努力实现中国梦。“以文化人”,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坚持发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强音,弘扬中国文化。因此,在文化强国征程中,大学生要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自己的价值观,自觉把个人价值融入中国梦,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同频共振,以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以建功立业的使命感,让自己的人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大放异彩。

(三)“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世界各国趋于开放交融,众多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竞相交锋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凝集着当代中国精神[1]。大学生思维活、学习能力强,已成为社会主义价值潮流最亮丽的风向标。“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强调“文”的作用,也注重“化”的过程,是系好理想信念“人生的扣子”、筑牢正确道德支柱的有效途径;是自觉养成优秀道德品行、展现人生风采的实践体现;是开社会风气之先,勇立时代潮头,主动作为,积极带动并汇聚全社会各方力量共筑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二、“以文化人”的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包含着教化传统,“以文化人”使得中国历史绵延不绝。我们要“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充分认识“以文化人”的战略性、引领性、实践性和持久性特征。

(一)“以文化人”的战略性特征

“以文化人”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即以什么“文”来“化人”?怎样“化”人?“化”什么样的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本源,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重要力量。“以文化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弘扬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的具体表现、具体途径。它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德之本”、中国革命文化“红色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拓创新,能引导大学生举起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奋起之笔”,共筑中国梦的“复兴情怀”。培养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实践,践行社会公德,锻造职业道德,涵养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以排头兵的姿态,带头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时代形象,营造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二)“以文化人”的引领性特征

“以文化人”的“文”包罗万象,既包含人们的价值需求,也包容各个阶层不同背景的人对文化的理解。不但强调以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影响人、培育人,更是用先进文化激励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蓬勃发展。“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筑梦途中科学“化”人,是基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青年学生思想共鸣点,用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内化信念、外化行为、全面发展的科学路径,不仅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丰富和创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同时还会产生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

(三)“以文化人”的实践性特征

“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如何“化”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人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深刻蕴含着全社会人们积极奋进的主流意识和精神力量,更是鲜明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要“以德为先”的行为规矩和品德操行。“以文化人”的“化”,就是着眼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要一点一滴渗入日常行为习惯,注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并通过知行合一,不断熏陶大学生的身心,锤炼大学生的斗志,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四)“以文化人”的持久性特征

“以文化人”是一个长期感化、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价值理念最广泛的共识,是党和人民共同营造、共同发力、自上而下、从内到外而凝聚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就是要把隐藏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理念、先进思想、至上价值等挖掘出来,立足文化育人的特点,以制度保障、宣传引导、教育感染、文化浸润、习惯养成等手段,在时间、空间、行间上持续熏陶,使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寓意等被大学生接受、认可和追求,从而产生稳定持久的影响,聚成思想、情感、内容的自觉认同,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谐祥瑞、理性积极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并注重实践和协同育人等方法。

(一)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的思想认同是根源

作始简,将毕钜。文化传承是时代的根脉和烙印,时代精神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思想认同是基础,“文”的内容是源泉。回顾中国历史,古有五千年的文化,今有百年党史,屹立着数不胜数的精神丰碑。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主渠道作用。一是上好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不论是九百多年前岳飞的“满江红”,还是一百五十五年前的福建船政学子“西学中用”,或是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今天的“山区支教”“边防驻守”,无数爱国志士满腔热血投身其中,主动担当呐喊者、传播者和领跑者责任,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些鲜活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榜样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养分。二是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传播科学,深度挖掘各学科、各专业蕴含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规律,找准育人理念的价值契合点和时代转化点,探索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大学生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重托,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和传唱人,要时刻坚守人生正确航向,保持昂扬斗志和清醒头脑[4]。通过“以文化人”来培育核心价值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根本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不断澄清自我价值观,如博览中华经典名著,从中探索人生智慧、宇宙奥密、仁爱之情等的真谛,领会“家和万事兴”“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等的精神,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情感共鸣: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是力量之源

志不立,精神就会“缺钙”。张伯苓先生说:“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因此,在“以文化文”中的“化”即是育人之意,即如何通过“文”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来实现培育优秀的“人”尤其重要。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不管是在“富起来”的改革建设中,还是在“强起来”的百年圆梦中,都需要有情怀、有追求、有理想、有愿景,也要有责任担当、有雄心斗志、有精神力量。

高校要牢牢占领校园意识形态高地。要切实落实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宿舍、进头脑、进生活,大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社会认同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如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大变革,互联网信息技术已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交、娱乐等日常活动,高校要趁势而上,大力开展特色专业、人文熏陶、媒体宣传、文明礼仪、技能实操等线上线下交互活动。积极强化大学生“主人翁”意识,给他们提供多维表现场景,让他们从“受教者”转化为“研学主角”,进而引导他们正确定位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把信仰、信念、信心之力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奋进之力,把爱家、爱国、爱党之情融入砥砺前行的筑梦征程中。

大学生要正确厘清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辩证关系。今天,党中央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创业者和奉献者,要清醒地把个人的价值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融合,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人民利益同向同行,坚持个人言谈举止与社会主流价值保持默契关系,开辟个人的理想之路与中国梦融通之道,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崇尚“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胸怀,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锤炼担负时代使命的品德,并力争激发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创新创造动力。

(三)实践体验:勤学修德与做细落实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实践是重要途径之一。“以文化人”的“化”着重在育人方式要多样,载体要丰富。只有将“内化于心”的文化知识反复实践直至“外化于行”,才能使正确的价值行为转变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实训平台。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5](P329)。高校应当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构建研学和实训基地,精心组织“思政实践”“基地研学”“三下乡”“志愿服务”“创业体验”“技能竞赛”等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劳动中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科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坚定价值目标,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升和巩固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自我培养、自我管理。大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习、观察、思考、探究、传承、弘扬等紧密结合起来,落小落微、落细落实,不断感知它、领悟它,练就过硬本领,积极自我教育,做到志存高远、精忠报国。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我培育滴水穿石的韧劲,坚持从微到大,从简到难,从日常行为规范到价值信念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学习,强化本领,手中拥有真心让人信服的“几把刷子”;善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人生风采,进而以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和行为表率,感染和引领他人。

(四)协同增值:同频共振的社会一体化培育

提升价值观培育有效途径之一是需要遵循生理和心理成长、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制度保障,形成教育合力。具体包括下两个方面:

一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以境感人。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把控、对情感的表现和意志,以及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需要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磨砺,从幼儿“我”的单一认知,到青年“我”的情感丰满,从掌握浅薄知识到逐步拥有深刻思考能力;从中小学“德育课”“思想品德课”,到大学“思政课”,每个阶段都有各自培养的目的和主要任务,都包含底蕴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人生不同阶段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一体化衔接,这样才能共同构建起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强大的育人工程,既丰富党的教育方针时代内涵,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更为高校教育指明方向[6]。

二是“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德育一体化,以情动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坚持全面推进,分类施教,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教育等各方协同育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之一,是每个人的启蒙校园,重视家庭建设,从小家到大国;注重家教和家风,从时尚潮流到社会正能量行动;弘扬传统美德,占领融媒体、新媒体育人新阵地,通过网站、电子邮箱、微博、微信、qq群、抖音等培优树典,正向激励,贴地气,树新风,这样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话语权建设,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面精神旗帜,领航社会风尚;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时代坐标,前进道路的灯塔。青年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国运兴。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生根发芽、入心入行,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融入点是关键。大学生必须坚持脚踏实地,锤炼意志,提升品格;坚持文化传承,深入实践,敢于创新;勇于肩负历史使命,拓展智慧才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展示自身价值和个人风采。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