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中蜂新鲜事3则

2021-12-06 11:26李家勤
蜜蜂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胡蜂蜂箱蜂群

李家勤

(贵州省贵阳市园林路108 号,贵州 贵阳 550005)

1 飞逃出去的蜂群又回来了

2020 年8 月17 日我养的1 群中蜂上午11:00 左右发生了飞逃,飞出的蜂群在蜂箱的上方盘旋片刻后径直飞去了箱后的山林中。由于山坡上是多年前的退耕还林地带,杂草灌木丛生,我从多个方向想进入山林寻找蜂团,但因草木浓密刺丛又多均未找到蜂团落脚之地,无奈之下只好返回整理被弃蜂箱,发现箱内卵、虫、蛹、蜜一应俱全,一时不明飞逃原因。

根据以往经验,我把虫蛹脾分放他箱中,老旧脾提出作废,箱中只留下3 张半框新脾,没想到的是下午16:00 多时我听到一阵嗡嗡声,发现弃箱巢门前聚集了不少蜂,再往来蜂方向看时正是上午逃蜂飞去的方向。我顿时明白了,飞逃的蜂群又回来了!这是我养蜂20 年来遇到的第一次。究其原因可能是昨天我把盖在箱顶的石棉瓦从横向摆放改成了纵向竖放(该箱是横放的,左右为箱长前后为宽),目的是减少西晒,改放后石棉瓦伸出箱体约0.5 m,影响了外勤蜂快速进出巢门。在我收拾完弃箱后,想到蜂群已逃不怕西晒了,又把石棉瓦恢复成横放位置箱门前又变成了空旷状态,同时箱内老旧脾没有了,只有3.5 张新脾,所以蜂群又自己回来了。这是我的判断,当否请蜂友们斟酌。

2 关闭盗蜂群巢门可止盗

2020 年9 月8 日我在为1 箱中蜂打扫卫生时,由于老旧脾较多,事先装好的巢础不够用造成开箱时间过长而引起盗蜂。虽然采取不少常规止盗措施,但一直未见较好效果。在来回忙于止盗过程中,我发现本场1 群蜂进出巢门特别繁忙,经过用撒面粉方法鉴别,认定这就是盗蜂群。当时看到那么多盗蜂来回行盗,想到被盗群性命难保,于是情急之下我立即关闭盗群的巢门,同时大开通风窗,巢门前顿时聚集了大量的回巢盗蜂。关门2~3 min后我又打开盗群的巢门,这时进出巢门的蜂拥挤不堪,待稍微平静后再全关巢门几分钟又短暂开门,如此反复多次后巢门前进出的蜜蜂逐渐减少。在其他止盗措施(如点香等) 配合下很快被盗群和盗群都恢复了正常,说明间歇性关、开盗蜂群的巢门,给盗蜂造成有家回不去的惊恐。同时由于盗蜂进出被盗群的频次大量减少,也有利被盗群自卫能力的加强,再加上人为止盗措施的帮助,盗蜂便停止了。所以说关闭盗蜂群巢门的方法不失为制止盗蜂的又一种途径。

3 致残法防治胡蜂有显效

2020 年9 月贵阳地区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在我摆放蜂箱的地盘上有一株3 m多高、冠幅3 m×4 m 的无花果树,由于雨水的浸泡正处在成熟期的无花果产生了大量裂果,因此吸引来了大批多种胡蜂的采食,其中个体最大也最霸道的金环胡蜂数量最多。为防止多种胡蜂对中蜂的骚扰,我按《蜜蜂杂志》上介绍的致残法驱赶多种胡蜂,其中对金环胡蜂的效果最好。操作方法是用捕蜂网兜逮住金环胡蜂后,用大镊子夹住其身体再用剪刀剪去其2~3 根腿前端的爪掌,使其不能抓取东西(如蜜蜂),然后放飞。这种剪爪的做法不影响其飞回巢穴,还丧失了抓取和爬行的能力,既能回巢报信警告同伙不要再去那个危险的地方,又无施展“魔爪” 的本事了。逮住金环胡蜂后最好不要用拔腿的办法致残,一则拔胡蜂的腿很危险容易被它蜇伤,二来拔腿伤重,有的胡蜂拔腿后就飞不起来了,达不到我们让它回巢报信的目的。在这棵大无花果树上当天只要致残2~3 只胡蜂放飞,整棵树上则会很少再见到金环胡蜂的身影,所以说这种方法对金环胡蜂驱赶效果最好。驱赶效果稍差的是体形小于金环胡蜂的中大胡蜂,在这棵果树上中大胡蜂数量也不少。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多群胡蜂共存,因为我观察到它们之间有厮打争食的现象。驱赶效果最差的是一种尾部全黑的中大胡蜂,即使每天致残5~6 只黑尾胡蜂放飞,树上仍有多只同种蜂在啃食裂果。在2 种较大胡蜂被成功驱赶后,招来更多身体更小的蜂类采食裂无花果。由于这些小蜂类对中蜂无害我没理会它们。

猜你喜欢
胡蜂蜂箱蜂群
蜂箱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
环保蜂箱设计
悬崖上的蜂箱
关于胡蜂防治技巧的探讨
因小失大的胡蜂
智取胡蜂巢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
蛰伏为王
胡蜂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