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彦利的甜蜜事业

2021-12-06 11:26吕世申老文童
蜜蜂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伊春市蜂场产业协会

吕世申,老文童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工商局小区,黑龙江 明水151700)

2016 年,笔者有幸与伊春市的养蜂 “达人” 祖彦利相识并结为好友,从此便对养蜂事业略知一二。

昵称“山中老蜂” 的他,现已年近古稀。他开朗豁达,乐观好善,对养蜂业情有独钟,是伊春市有名的养蜂专家。他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在养蜂事业上,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酿造着更加美好的甜蜜生活。

20 世纪60 年代末期,19 岁的他,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被分配到青年点农场养了2 年蜂,从此对养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1 年,他转为正式国有农场职工,先后被调到友好区翠北铁矿厂和木材加工厂工作。当时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的年代,出于个人爱好,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山里偷着饲养两三箱蜜蜂,供家人自用蜂蜜。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把握蜜蜂室外越冬的技术要领,曾经发生蜂群全军覆没的严重失误。

1983 年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他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东凑西借到1 400 元钱,购买了集体蜂场处理的14 箱蜂进行饲养。他兢兢业业,苦心经营管理蜂群,逐渐把蜜蜂发展到30 多箱,经济效益也渐进可观。谁料到,有一年,因南方蜂场到本地放蜂,引起当地蜂群爆发小蜂螨病,仅20 多天的时间,他饲养的30 多箱蜜蜂所剩无几。由于他对蜜蜂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面对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精神打击,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坚定信心,汲取教训,继续把蜜蜂饲养下去。1997年,他办理停薪留职,当起了养蜂专业户,更加注重蜜蜂饲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学习。先后购买了《养蜂600 问》 《寒地养蜂》《适用养蜂》 《蜜蜂杂志》 等书刊,加之他刻苦钻研,学以致用,很快就成为当地养蜂的行家里手,十里八村的蜂友,经常到他的蜂场参观学习,他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养蜂经验介绍给他们。在他的帮助带动下,有20 多户人家靠养蜂,走上了致富路。

2007 年退休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养蜂上。把儿子祖宇留在身边,言传身带,传经授道,以便子继父业。父子俩每年有5 个多月的时间,在山沟的蜂场里度过。住着潮湿的窝棚,蚊虫是身边的常客,被蜂蜇得脸肿脖子粗是常事,吃饭也很简单,有时忙起来也只能随便垫一口。老伴在家开商店卖蜂蜜。由于诚信经营,蜂蜜质量好,打绿色品牌,生意红火,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产品不仅在本地畅销,还远销京津冀豫深等地。现在,他饲养的蜂群超过130箱,年产蜂蜜近5 000 千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016 年我们自驾游到伊春市,亲临他的蜂场参观考察。大家饶有兴趣地目睹了产蜜的全过程,蜂蜜质量好,浓度高,口感好。经推介,有10 多位老朋友常年食用他家的蜂蜜补养身体,蜂蜜的品质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2008 年,他当选为伊春市友好区蜜蜂产业协会会长。2014 年任伊春市蜜蜂产业协会副会长。每年冬季,市、区两级蜜蜂产业协会都组织养蜂培训班,培训蜂农达到500 多人次,他亲自为培训班授课。课堂上,他交流分享自己的养蜂经验,极力推行标准化养蜂技术,实行规范化生产。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蜂的队伍中,使甜蜜事业惠及更多百姓。” 这是他晚年的追求目标。

猜你喜欢
伊春市蜂场产业协会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丽水市林业产业协会挂牌成立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衢江区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
全球半导体行业1月份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
文娱产业纠纷新形态与仲裁解决机制
伊春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伊春市森林食品第三方物流体系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