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镇原县万寿菊种植常见问题

2021-12-06 13:2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镇原县苗子万寿菊

王 博

(甘肃省镇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主要经济价值有2个:一是作为观赏花卉用,可以切花、盆栽、绿化广场、花园等;二是采摘鲜花加工提取叶黄素,万寿菊鲜花中叶黄素含量较高,而叶黄素价格很高,可以和黄金媲美,被称为“软黄金”,因此万寿菊鲜花的收购价格也很高。

为了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镇原县2017年开始试种万寿菊,种植面积333.33 hm2,产量33 000 kg/hm2,收益达到33 000元/hm2。试种成功后,从2018年开始,镇原县大面积推广种植万寿菊,万寿菊产业成为镇原县农民的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万寿菊种植面积2 333.33 hm2,2019年万寿菊种植面积4 866.67 hm2,2020年万寿菊种植面积4 333.33 hm2。

为了提高农户种植万寿菊的积极性,镇原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广州立达尔公司,对万寿菊实行订单种植,种植户和公司签订合同,产多少收多少,确保了农户收益的稳定。2020年万寿菊收购价为1.0元/kg,2021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积极性和收入,立达尔公司将收购价格提高到了1.1元/kg。

虽然镇原县种植万寿菊已经有4年的时间,但对于很多农户来说,万寿菊是一种新作物,种植万寿菊是一项新工作,在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极大影响了万寿菊的产量,导致部分农户种植万寿菊收益不太理想,积极性下降。

1 万寿菊移栽时间不科学

万寿菊移栽后如果出现“倒春寒”或者有霜天气就会发生冻害,出现死苗现象,严重时幼苗全部冻死。因此,镇原县移栽万寿菊时间在晚霜之后,一般在5月初开始移栽。因为镇原县的万寿菊是订单种植,种苗由政府统一提供,政府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调整万寿菊供苗时间,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由于移栽过早导致的冻害现象。但是镇原县万寿菊种植面积大,政府统一供应种苗难免出现部分地区种苗供应太迟的情况,加之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大、劳动力不足,短时间内不能移栽到位,导致全县万寿菊移栽时间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移栽时间长达20多d,造成移栽太迟的地块少采摘1~2茬鲜花,从而导致种植收益下降。生产中建议种植户要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早领苗子早移栽,最迟在5月中旬完成移栽,5月下旬还没有移栽万寿菊的地块,建议改种其他作物。

2 万寿菊幼苗选择不当

好苗子是长出好植株的关键,是取得高产的第一步。万寿菊幼苗质量差,移栽后缓苗慢、成活率低、生长活力差,开的花个头小、数量少、色素含量低,最终导致产量不高、收入低。

由于镇原县目前万寿菊种苗是政府按照种植面积补贴供应,农户自己不花钱,所以一些农户在移栽时对苗子把关不严,有些苗子太小、太弱,农户嫌换苗麻烦,就将这些弱苗一起移栽到地里;另外一种农户却太过仔细,移栽时只挑长得“好”、长得“大”的幼苗,其实种苗过大,木质化过高、细胞分化能力变弱,移栽后生长活力差、缓苗慢,成活率下降,长势一般。因此,在移栽万寿菊时要选择“不大不小”的壮苗,万寿菊壮苗的判断标准:苗子高度13~16 cm、有3~4对真叶、茎基部粗0.3~0.5 cm,幼苗茎基部颜色为紫红色或者红色。在实际生产中,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把万寿菊幼苗茎基部和中间偏上部位对折弯曲,如果出现断裂现象,说明这一类苗子质量好一些;如果不出现断裂现象,说明这类苗子相对弱一些。

3 万寿菊移栽时不浇水

镇原地区万寿菊移栽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这段时间雨水较少,土壤墒情比较差,加之这个时间段温度逐渐上升,蒸发量加大,移栽后如果不浇水,万寿菊幼苗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会出现缓苗慢、死苗严重的现象。

近几年劳务输出量增大,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里干农活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少量的妇女,劳动力明显不足。万寿菊移栽时浇水,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还比较费事,很多种植户在移栽万寿菊时都不太愿意浇水,抱着“能不浇水就不浇水”的态度,导致没有浇水的万寿菊移栽后长势差、成活率低、死苗现象严重。

建议种植户在万寿菊移栽时,如果土壤墒情差,移栽后一定要浇水。根据近几年的种植经验,如果移栽后1~2 d没有降雨,移栽时需要浇水。土壤墒情差时,浇水量要大一些;土壤墒情稍好,浇水量可以少一点。另外,浇水多少也需要根据移栽时近几天的天气情况灵活调整。

4 万寿菊移栽深度不合理

为了提高万寿菊移栽效率,很多农户选择使用移栽器来移栽万寿菊,从而大大提高移栽速度。但在使用万寿菊移栽工具时,由于地块虚实程度不一、使用者的力量掌握不恰当,导致移栽的苗子深浅不一。万寿菊幼苗栽的太浅的,部分根系露在外边,不能成活;栽的深的,大半截都埋在土里面,真叶也被掩埋,缓苗很慢,也容易死掉。生产中在使用移栽器移栽万寿菊时,要掌握好力度,确保移栽深度合适,覆土时一定要进行检查,对栽植过浅或者过深的幼苗需要人工进行调整,栽植深度建议控制在5~7 cm,覆土达到种苗子叶位置即可。

5 种植密度过大

最近几年,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玉米种植密度和之前相比增加不少,很多农民都形成了“要高产,加密度”的种植观念,部分农户种植万寿菊时特意增加种植密度,有的高达45 000株/hm2。万寿菊和其他作物一样,想要取得高产,也得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但种植密度过大产量反而会降低。因为万寿菊植株是会分枝的,花开在分枝上,只有分枝多,才能开花多,要想有效分枝多,首先就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所以栽植万寿菊种植密度不能过大。生产中建议栽植33 000株/hm2左右,山地、贫瘠地等水肥条件差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万寿菊种植密度,一般不超过39 000株/hm2。

6 移栽后封口盖土不规范

部分农户在万寿菊苗子移栽后不盖土封口。移栽后不盖土封口,主要有3个不利影响:一是万寿菊幼苗会有一部分根系暴露在外边,吸收不到水分;二是土壤跑墒比较快,幼苗根系周围的水分很快从口子跑掉;三是不封口,地膜的开口处会被风吹起来,如果风大,口子越吹越大,严重时会揭起整个地膜。

有些农户封口时没有封严实,封口土里面有大土块,土块正好搁在地膜上边没有掉下去,从表面来看,口是封好的,但其实根系周围没有土,根系接触不到土就不可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过段时间,搁在地膜上边的土掉下去,口子又敞开了。因此,封口时一定要封严实,盖上土以后,可以用铁锹轻轻拍一下。

有些农户在封口时盖土太少。万寿菊幼苗移栽时盖土,除了常见的作用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万寿菊幼苗刚移栽后,如果中午遇到高温暴晒,幼苗肯定会垂下头,出现萎蔫状。当幼苗过高,尤其是徒长苗,幼苗的上半部分就会趴到地上,如果盖土太少,垂下来的部分就直接趴在地膜上边,中午暴晒时,地膜上边的温度较高,会把趴在地膜上边的苗子烫伤甚至烫死。但如果盖的土面积较大,垂下来的部分就会趴在土上,土上的温度相对会低很多,从而防止幼苗被地膜烫死。

7 “舍不得”打顶

万寿菊植株分枝越多,才有可能开更多的有效花。万寿菊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明显,顶花生长会对侧枝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万寿菊植株生长过程中要摘除顶花,促使侧枝的生长发育。但是农民在田间管理时,舍不得摘除顶花,因为顶花摘早了不能卖钱,只能扔掉,农民觉得可惜,所以都等到顶花长大完全开放后才采摘。这样做虽然看着前期的产量高,但后期的产量明显下降,导致总产量不高。生产中建议万寿菊顶花开到五成熟时及时摘除,也可以将第一茬花的采摘时间提前,结合第一茬花的采摘进行打顶。

8 病害发生严重

农作物的很多病害都可以通过伤口侵入植物体内,从而对农作物产生危害。万寿菊每茬鲜花采收后都会出现大量的伤口,这些伤口为病菌的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果采摘时有露水或者采摘后出现降雨,就会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万寿菊后期病害发生严重,产量下降。为了预防和减轻万寿菊病害的发生,生产中建议在每茬鲜花采摘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在喷洒杀菌剂时,可以配施适量的叶面肥,促进万寿菊植株和下茬花的生长。

猜你喜欢
镇原县苗子万寿菊
中秋节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厘清责任边界 推进家校一体化育人——以镇原县为例
花开幸福来
打赢“三位一体”攻坚战——镇原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Train controller and the Reggia ride
艺术百家:刘晶晶 苗子烨
苗子的“调皮”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苗子的“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