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话剧表演中对节奏的把控

2021-12-06 15:20汪超杜芳
艺术品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形体话剧节奏

汪超 杜芳

一、舞台行动中节奏的具体表现

舞台行动对演员来说,可以分为内部行动和外部行动,其中内部行动即指心理行动,外部行动指形体、语言行动。

(一)内部行动中的节奏

内部行动节奏即心理节奏,是人物的思想情感的类型及程度。就表演而言,内部行动是外部行动的基础,外部行动要以内部心动为依托,基于内部行动的刺激来做出相应的外部行动,二者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就演员而言,需要在规定情境之下,对角色的内部行动进行了解,明确在每个情境之下角色内心的所思所感以及心理变化情况,直到完整地把握角色在话剧中整体的情感走向与变化,这也就掌握了角色内部行动的节奏。演员要仔细分析这种节奏,无论是欢喜还是难受,通过规定情境精确地把握住它的“度”,即情感的强弱,如果极其强烈,代表演员当前的心理节奏很强,内心的起伏大。如果情感变化快,那么心理节奏的变化也快,表现为脱离某种情绪快、从一种情绪快速地进入到另一种情绪中。明确内部节奏,为进一步确定外部节奏打下基础。

(二)外部行动的节奏

形体行动的节奏即演员做出现实举动过程中的节奏,通过四肢、面部乃至头发等形体方面的内容,实现各种动作,演员在表演中的各个动作应当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能够展现一种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就是节奏。演员在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必须要有意义,即一举一动都带有目的性和指向性,能够给舞台上的其他演员和舞台下的观众准确地传达某个信息。而把握好形体行动的节奏,演员能够进一步将内外部的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即通过角色内心的节奏,刺激改变外部形体行动的节奏,让外部形体行动有角色内心活动做支撑,就能很好地展现出形体行动的意义,同时基于角色内心的刺激改变外部形体行动,灵活地进行节奏的变化,使得内部行动节奏与外部行动节奏精准对应起来,互相刺激,彼此促进,能够令形体行动更加准确、富有感染力。

语言行动的节奏就是演员在舞台上说话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力度、语言速度、语言的张弛等方面。语言行动节奏的设计依据为规定情境,基于规定情境中角色要说的话、内心情感、对于对手的态度等,设计好语言的节奏。然后令对手产生影响,并激发出相应的情感。为了让观众准确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绪,并引发观众的共鸣,语言行动要求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感染力。基于角色的内部行动节奏,让声音的节奏根据内部节奏合理地进行变换,让观众和对手演员很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情绪的类型和程度。比如说极快的语速、强烈的语速,能够表现角色着急的情绪,断断续续、重复的语言,能够表现出角色的紧张、慌乱。通过这样的语言节奏设计,准确地展现人物当前的境遇、内心活动。

二、表演节奏控制需考虑的因素

表演节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节奏的调整要求。

(一)话剧风格与体裁

对于表演节奏的把控,首先需要考虑到话剧的风格与体裁,不同类型的话剧对于演员表演节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节奏呈现出来的情感基调不同,因此不同的风格体裁会对演员的表演节奏形成一定的制约。目前话剧风格体裁有很多,包括喜剧、悲剧、现代剧、先锋剧等,这就需要演员基于话剧风格,调整自身的表演创作节奏,从而和话剧的风格相统一。喜剧一般有着较快的节奏,且还可能比较跳跃,要求演员要收放自如,能迅速展现出某种情绪然后又改变,同时适度夸张,突出喜剧效果。在演喜剧时,外部动作节奏无论是形体还是语言,节奏的幅度、力度都要更加的充沛,这样能够进一步调动观众情绪,使其在这种夸张中感受到奇妙和喜感。而悲剧的节奏相对就要缓慢一点,节奏要更加贴近现实,避免过度的夸张给观众带来荒诞感,这样会影响戏剧的表达。内部节奏以悲情为基调,外部节奏表现要平稳而有力,这样能够让表现出的情绪更有震撼力。而现代剧的情感相对来说更加复杂,会同时具备喜剧元素和悲剧元素,这需要演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内外部的节奏。

(二)规定情境的限制

演员的表演受到了规定情境的严格制约,规定情境中明确了事件、行为、语言以及角色的性格,对于演员而言自己的表演必须要符合规定情境的要求,这也就对演员的节奏设计产生了较大的限制,不同性格的人外部节奏展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温和的人总是温声细语,举止轻柔;活泼的人说话速度快、情绪略微夸张,行为动作也比较的快。而面临不同的事件,人们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也会产生节奏的差异。演员需要根据规定情境的种种限制,来开展各种行动,体现出相应的节奏。但是为了让表演更加扣人心弦,有更好的舞台效果,演员在受规定情境制约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表演创作和创新,让人物具有特点能够更加抓人眼球,这样既能够较好地展现剧本限定中的规定情境,同时也能使表演与整体的舞台相匹配,使得画面更和谐、情感更恰当、情节更精彩。

(三)话剧创作各因素的指引

一场话剧的创作者众多,包括演员和众多的幕后人员,幕后人员又包括了导演、道具组、服装组、舞台设计、音响设计等。从戏剧艺术整体的呈现来看,导演虽然是一个幕后人物,但是他是演员表演与舞台美术的主要构思者和创作者,其审美和创作意图对于整个话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演员对于节奏的把控,还应遵循导演的创作指引。当然,导演的指引与演员独立的表演创作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融入导演的指引和建议。一方面怀揣热情做好案头工作,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排练,在排练中不断地和导演进行沟通交流,明确角色的内心节奏,控制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节奏,自己也可以在导演规定范围内,对于节奏进行适度的变化,比如说共同确定心理节奏之后,以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出语言和形体节奏,这种细节性的调整也能够给导演获取更多的灵感,如若能够得到导演的认可,就可以保持这样的节奏,给话剧节奏带来多样性。

而舞台设计者对于空间的布局、音响设计者对于背景音乐等声音的把控也会对演员节奏产生影响,虽然其影响力度远没有导演大,但是如果做好这些细节处的节奏控制,能够使得舞台整体更加的和谐。话剧舞台这个空间本身就要求演员要适度地放大自己的动作幅度与音量,以便于观众更好地观赏,同时挑战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和角度,将想要展现的动作、神态能够更清晰或以更动人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比如说迎面观众,可以让观众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能让观众有一种处于戏中的感觉;而侧向观众面对其他角色,又能让观众回归旁观者的状态。再如声音,自己动作的幅度要配合声音的幅度,跟随着背景音乐的节奏来念台词,这样能够让声音如同音乐一般富有感染力。

三、演员在创作中如何把握节奏

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掌握节奏的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谓是演员表演生命力的必备要素。因此演员必须要认识到节奏的重要性,明确表演节奏的含义,并学会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表演节奏。

(一)角色节奏要配合整体节奏

每种话剧由于风格体裁不同,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基调,这个基调对于演员的表演节奏也提出了要求。演员必须要把握话剧的整体节奏感。

对此,从拿到剧本开始,演员需要认真、反复地进行研读,了解剧本中角色的行动线索,掌握整体的剧情发展,认真地听取导演的阐述,在排练至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地捕捉整体的节奏并进行配合。话剧的整体节奏贯穿整个话剧的始末,也就贯穿了演员表演创作的始终,演员必须要根据整体节奏,约束着每个阶段的自己个人的表演节奏,使个人节奏服从全局。

(二)角色节奏设计以性格为基础

在规定情境中,性格是影响角色节奏最主要的因素。角色不同的性格进一步决定了其行为和表达方式。通过精准地表现出角色性格相对应的行为和表达方式,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征。性格会进一步指引人物对各种客观事物呈现不同的态度,这样演员在表演中,对不同的事物也要有不同的节奏。演员在表演中,如果能够明确角色性格与角色行动之间的关联,就能够有效合理地安排舞台行动,为角色设计出独特的舞台行动,展现角色的特色与魅力。根据性格对演员的外部行动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规定情境灵活设计出演员的反应。比如说一个性格狡诈、机灵的人,面对各种艰难的处境就越是能够灵活应变化险为夷,他们的动作、语言都不会有太长时间的僵持和停顿,很迅速、自然地就可以应对,对对方跑过来的难题对答如流。而对于性格老实单纯的人,一般没有遇到过什么社交险境,因此当被质疑、盘问时,身体就会变得很僵硬,四肢动作紧张不自然,回应慢需要思考较长的时间,说话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发紧。

可以看到,对不同角色性格与行动的内部关联有清晰的了解并非易事,这需要演员进行大量的日常积累,才能在拿到剧本、明确角色的性格之后,能够迅速地对角色应有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判断,演员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不同人、不同事的不同行动。

(三)利用节奏为人物打造亮点

基于当前话剧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与市场化,要求演员必须要通过节奏控制使得表演富有趣味性,这更多地需要演员把控好自己的外部行动,前后节奏构成反差亦或是突然的刺激,使观众在主观预见与演员意外节奏中的呈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有一种反差感,这样就能较大地激发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兴趣,使得表演创作更具有新意。

随着话剧的不断发展,对于演员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表演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节奏也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者所重视。本文站在实践的角度谈论了演员应当如何控制节奏,演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实力,把控好节奏,最终更好为表演艺术服务。

猜你喜欢
形体话剧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轻快漫舞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