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疫病猪圆环病毒3型研究概况及防控措施

2021-12-06 23:28胡明鹏邬旭龙杰杨2周晨露钟佳雯虎池浩民郑宇凇
中国猪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猪场

胡明鹏 邬旭龙,2*唐 杰杨 敏,2周晨露钟佳雯 黎 虎池浩民郑宇凇

(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宠物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3成都久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93)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养猪产业化程度已越来越高,规模化、自动化的生猪养殖模式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近年来国内养猪业在经历非洲猪瘟、PCV3等新发疫情的打击后,加速了养猪场的快速转型升级,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和布局已发生重大改变,规模化大型养殖场逐渐代替部分散养和小型养猪场成为我国养猪业的重要力量。规模化养殖对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散养和小型养猪场仍存在养殖管理混乱、疾病防疫管理方法不完善、病原的进化和变异等现象,老病新发,新病不断,严重限制了猪场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对猪新发疫病的感染风险,从而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病是一种猪常见且多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日龄的猪均易感,临床生产中多以PCV2型病毒感染为主,主要造成仔猪多系统衰竭和皮炎症状,母猪可导致繁殖障碍,影响生产性能,同时,该病毒会对整个猪群造成免疫抑制而降低整群的健康水平,导致混合感染情况较严重[1],临床中以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等病原混合感染较为普遍。有研究报道,PCV1型病毒虽然能感染猪只,但在临床中很少引起严重临床症状[2],因此被关注度不高。而近年来发现和暴发流行的PCV3和PCV4型病毒[3],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成为目前日益广受关注的新发疫病。PCV3在2016年我国广东某猪场首次被检出报道,在短时间内相继在我国多地区陆续被检出,且正在我国猪群中流行和扩散,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1 病原学特征

PCV3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病毒为单股、环状、共价闭合的无囊膜DNA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 (Circoviridae) 圆环病毒属 (Circovirus)[4]。PCV3与其他血清型的圆环病毒一样,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基因组全长2 000 bp,GC含量约50%,包含3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ORF1、ORF2和ORF3[5]。庄金秋等[6]研究发现,PCV2与PCV3在蛋白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蛋白经过分析比对,同源性较低,推测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大多数PCV2疫苗虽然能对猪群感染PCV3起到一定保护,但是保护作用较低,目前预防PCV3的有效措施应从生物安全和早期诊断检测技术等方面考虑。PCV3对各种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病毒对酒精等脂溶性消毒剂不敏感,但苯酚、季胺类化合物、氧化剂和氢氧化钠等碱性消毒剂对PCV3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7],因此猪场在日常对PCV3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应当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来预防PCV3的感染。

在临床中采集疑似发病猪体样品,通常在血样、组织样品、精液、流产胎中均能检测出PCV3。郭钱菊等[8]研究报道,目前对于PCV3病毒株的分离还较为困难,主要原因是暂未找到适宜PCV3体外培养的细胞系,猪肾(PK-15)细胞和猪睾丸(ST)细胞等常用于培养PCV2和其他猪病毒株的细胞系,在PCV3的分离中都未取得理想结果。PCV3的分离培养成为目前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寻找合适的细胞系以及合适的分离方法,成为PCV3研究的热点。

2 流行病学特点与现状

PCV3主要传染源为发病猪和已感染猪只,主要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传播,家猪不论品种和年龄均易感,现阶段尚未清楚野猪是否感染PCV3,但已证实PCV3可以跨种传播[9],也可通过母猪胎盘和公猪精液垂直传播。PCV3的感染和流行受季节、地理等因素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PCV3最早于2015年在美国猪场被检出报道,发病猪多表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也有皮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最终通过宏基因组学研究和比对,将感染的一种新型病毒命名为PCV3。我国猪场发生PCV3感染,首次在2016年广东省一猪场检出,随后在全国多个省份发病猪场相继检出。国内学者对我国猪场感染PCV3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道,我国多省市猪场都呈现PCV3感染阳性,阳性感染率较高,并且经过病毒全基因组研究发现,PCV3的进化有加快趋势,由于基因组不断进化以及病毒株分离受限等影响,给PCV3的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刘相聪等[10]对华南地区的177家猪场的1 000多份临床样品进行PCV3感染情况调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CV3阳性检出率为29.04%(313/1 078)。

3 临床症状

PCV3感染的猪群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各个系统的炎症表现。PCV3感染的猪群死亡率上升,受孕率下降,临床症状感染猪只主要表现为营养代谢障碍、免疫机能紊乱、繁殖性能下降、皮肤和多器官损伤等症状,具体表现感染猪只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繁殖障碍、皮肤表面出现急性坏死性皮炎造成的多灶性丘疹和斑疹、腹下黑斑等[11]。妊娠母猪生产机能降低,产弱胎、死胎、甚至流产,流产胎儿体内可检测到PCV3病毒。保育猪感染发病后造成猪群免疫抑制和健康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免疫效果下降或失败,易混合感染HPS等其他病原微生物,表现精神不振,被毛粗乱,高烧扎堆,腹式呼吸,关节肿大,部分仔猪出现皮肤苍白、腹式呼吸、先天性震颤,甚至造成急性死亡[12]。混合感染PCV3的猪死亡率明显增高,病程加快,病理剖检后可见呼吸道及肺脏等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损伤。因此了解PCV3的临床特点与防控措施显得格外重要,及时认识病毒将有利于实施有效的对策,以防止其蔓延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检疫引种工作

目前,暂无疫苗可以预防PCV3,可以根据当地免疫程序做好猪圆环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PCV2疫苗虽然对升级版的PCV3病毒没有完全的抑制作用,但也可以降低系列病毒的毒力,对预防PCV3病毒也可奠定基础。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在不得已引种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检疫工作,重视购买的种公猪以及精液的检疫。由于PCV3对苯酚、季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等较敏感。因此,可使用苯酚消毒剂、2%~4%的NaOH溶液进行消毒。

4.2 改善猪群的饲养管理方式

猪场应运用科学的饲养模式,配备合理的日粮,定期为仔猪补充营养物质,提高仔猪的抗病力与免疫力,尽量减少应激。做好母猪孕期的生产管理,给仔猪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给仔猪进行注射时,养成良好的消毒习惯。在环境管理上,注意猪场的通风与保暖,减少病原菌传播。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猪场的蚊虫体内检测到PCV3病毒,表明蚊子可能是PCV3生命周期中的潜在传播媒介。阻断猪与外界生物的接触、杀灭蚊蝇、清洁猪场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管理好猪场环境卫生可大大降低各种猪病的发生率。同时,保持猪舍温度、通风适宜,地面干燥,给猪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4.3 储备检测技术

建立并完善检测技术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灵敏、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高通量的鉴别诊断技术以及高效的预报预警机制等,研发和应用可以在临床中有效快速筛查与准确鉴定PCV3病毒的试剂盒,从而建立严密和高效的防控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和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对减少猪场损失和防止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4.4 重视对其他病原体的防控

建立猪场有效的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加强对猪场常见、多发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意识,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特别是对猪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病原,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副猪嗜血杆菌(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PS)等的防控。净化和减少猪场内生物因子的存在,避免混合感染。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猪场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圆环填数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巧剪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