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12-07 03:03黎晓宇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林区林业管理工作

黎晓宇

(萍乡市林业资源监测中心,江西 萍乡 337000)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政府部门相继推出多种政策和治理对策,着力推进林业事业的规划管理。林业作为生态平衡中的关键内容,想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也需要合理把控林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基于当前阶段林业规划管理情况,需要调整和创新林业发展策略,推动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规划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林业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但是在林业规划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林业可持续发展。其中,林地的被征用和占用、甚至被破坏等问题,则是制约林业产业的主要问题。部分地区重视项目建设,但是对林地保护的重视力度不足,甚至出现个别单位没有按照既定程序申请,便非法占用林地进行建设,使得林业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相应影响到社会生态平衡。还有部分人由于自身法律意识薄弱,在利益驱动下便随意进入林区,进行取土采矿,使得林区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发展。所谓生态补偿机制,也就是在自然资源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补偿机制。当前阶段,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够科学和完善,阻碍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恒稳发展。监管方式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也是制约现代林业规划管理的重要因素,整个林业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更需要重视监管工作。但是如果监管力度不够、工作人员自身责任意识不强,林业监管也难以发挥理想效果,相应阻碍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路径

2.1 加大宣传,树立林业保护意识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生态保护重视力度不断增强,林业管理工作也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局面,面对当前阶段林业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想要助推林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不断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和林业资源管理力度,树立正确的林业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林业资源培育,带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去,为了经济发展,很多时候都忽视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现在,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支撑下,生态建设不断增强,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保证林业资源供求平衡、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则需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破除既往的思维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形成现代化林业管理思想,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引领广大民众一同认识和感受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对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工作,需要林业管理部门加强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还可以邀请林业领域专家讲解相关知识,促使大家更好地学习林业资源保护技术。

2.2 制度完善,健全林业管理制度

做好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工作,则需要从当前林业部门实际管理情况出发,不断修复和完善林业管理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林业管理制度要求、规范行事,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在日常林业管理工作中,则需要各个部门科学划分职能,以法律为支撑,规范林业规划管理工作,重视林业培育,有效应对既往工作中森林资源采育失衡的问题。针对既往林业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则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制度优化。此外,想要保证林业规划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增大资金投入,引进更多先进设备,使得每一笔林业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

2.3 模式创新,转变林区经营模式

林业产业想要实现恒稳发展,则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保护林业资源、改变既往林业经营模式中的不足,全面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地方政府在林业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将市场经营和林业管理整合到一起,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中,整合多种经营方式,全面提升林业管理效能。具体的林区经营模式则需要从林区实际管理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带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2.4 系统搭建,构建生态林业系统

生态文明是当前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将生态价值观、认识观等整合到一起,带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林业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着力保护林业资源、改善林业生态问题、建设城市生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在林业保护工作中,也可以通过生态性林业生产系统的搭建,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带动生态型林业资源的建设。事实上,林业管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科学管理林业资源也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态环境的稳定[2]。在此情况下,林业管理部门在日常林业资源规划时,则可以着力打造生态型林区,以生态型林区的作用,全面增强林业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打造资源型生态林业,高效利用林业资源,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林业环境。

2.5 人才培养,提高育林人员素养

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育林人员的工作理念和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水平。通常而言,林业管护工作涉及内容多样,不仅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火,同时还需要管理木材流通情况、进行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管护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工作要求,需要林业管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在此情况下,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注重林业管护人员的培养工作,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以人才为支撑,全面带动林业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注重森林灾害预防工作。森林灾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隐患,为了将森林灾害降到最低,则需要预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制定科学且完善的灾害预警机制,采取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林业灾害防控制度,将林业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林业管护人员学习有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内容,有效应对生物灾害。病虫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林业危害,轻则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则会造成树木枯死,并且,近年来,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大,各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生态建设。面对复杂多变的林业生物灾害,则需要工作人员全面调整和优化技术管理水平,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林业管护人员。另外,还要加强木材运输规范管理培训。通过木材经营加工与运输管理培训会的召开,将林业采伐作业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规定,引领育林人员学习有关木材经营加工和木材运输管理的政策文件,全面提升林业管护人员的业务素养。

2.6 产业调整,优化林区产业布局

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迅速,面对林业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则需要着力加强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入创新型林业经营理念,整合多种林木开采手段,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措施,动态化发展林业产业,增强林木资源的有效价值,还可以将林业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丰富林业资源的表现层次和表现方式,带动林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林业产业调整的同时,也需要合理调节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林区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更加创新化的林业规划管理路径,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美化。

2.7 林区监管,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区建设,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林区监管工作,通过全过程、系统化的林区监管,将林业环境破坏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巡检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定期展开林区环境的巡检工作,一旦在林区巡检过程中发现林木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问题解决,对于那些偷伐林木资源的不法分子,则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相应予以处罚。还可以将技术手段融入其中,采用“互联网+监管”的应用方式,实现林区监管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对于那些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的单位和个人,则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追责,和当地执法部门进行联系,实现联合执法、共同监督的作用效果,强化当地林地案件监管力度,有力打击破坏林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够为林区资源管理展开全方位的过程监控,构建形成统一化的林场综合监管平台和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森林、湿地等资源,还可以打造布局科学、稳定安全的林业资源管理信息化格局,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直接借助监管平台查看林业资源管理情况。

此外,对于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森林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强化森林防火措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对于林区内残留的杂草等物质,需要工作人员提前采用人工拔、割、打等多种方式,将森林火灾隐患从源头处消除。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林业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则需要不断加强林业资源宣传力度、健全林业管理制度、转变林区经营模式、构建生态林业系统、提高育林人员素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布局、加强林区日常监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林业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林区林业管理工作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land produces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