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与解决措施

2021-12-07 03:03任琪杨明辉陶鹏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岳阳县农技技术推广

任琪,杨明辉,陶鹏

(岳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岳阳 414000)

岳阳县是农业大县,辖15个乡镇(办事处),3个农林场,有耕地面积75.19万亩,其中水田64.3万亩。该县正处于农业发展转型时期,面临怎样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提高农业效益等问题,需按照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对农作物栽培模式进行有效推广,全面促进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1 岳阳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

1.1 推广主体发生了变化

该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由相关农业部门的农技推广人员负责,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农技推广行列当中加入了许多全新机构和主体,他们通过自身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改变了政府主导的传统的农业推广现状。这些全新机构和主体具体包括农资类企业、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这些单位的积极参与,使岳阳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

1.2 推广客体发生了变化

近年,随着就业渠道的扩展和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农村劳动力不再富余,一批种植户放弃了土地,从事其他职业,使得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客体产生了变化。当前农业种植出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种植主体由青壮年逐渐转变为妇女、老人;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渐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从事种植业的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给推广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1.3 推广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模式也相应改变,从以往面对面讲授的模式转变为线上课堂和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模式。相关推广机构和人员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对部分栽培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这使栽培技术的整体推广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 岳阳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作为农业大县,岳阳县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但是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新形势,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主要表现为受丘陵、山区等地形因素影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新形势不匹配,对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制约较大。特别是县域东部以丘陵、山地为主的毛田、月田、公田等铁山库区乡镇,农田基础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农作物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水稻全程机械化等符合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在这些乡镇难以全面推广;而在铁山灌渠末端的长湖乡、黄沙街镇、荣家湾镇的城关、鹿角等片区,因为水利条件限制,农田用水高峰期无法及时得到铁山水灌溉,使得集约化大规模农作物高效栽培技术难以推广。

2.2 推广技术人员职能较弱

一方面是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年龄结构老化。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该县现在共有种植业在编在岗推广技术人员179名,专技人员仅76人,副高级农艺师仅9人,农艺师仅46人,中高级职称占比仅30.7%。这179人中,60后到75后有78人,占比达43.6%;而80后到90后仅26人,占比仅14.5%。另一方面是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多年来,这些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属于县乡共管,人事权归乡镇人民政府管理,而工作业务对县级农业部门负责,这样的多头管理方式,常常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被乡镇调离岗位,从事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不利于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连续、有效开展。

2.3 推广客体素质参差不齐

一是部分农户文化水平偏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以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现在农村留守的农户大部分为“386199”(妇女、儿童、老人),受这个群体自身文化水平方面的限制和影响,很难理解和掌握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更加难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参与新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降低了技术推广效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此问题,将会对技术推广工作的后续开展产生严重影响[2]。二是种植理念的局限。一方面,部分农户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着自己惯有的栽培经验,对农技人员的栽培技术推广没有保持正确态度,对新农药、新品种、新技术的学习以及培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农户一味追求高产,对土地过度索取,忽略并排斥对环保、养地等技术措施的推广和使用,进而导致技术推广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3]。

3 促进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策略

为了充分保证该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深入分析,对传统做法进行改进,合理完善推广模式,从而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相关农业项目、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等资金,加大县级财政预算,加快丘陵山区乡镇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对铁山灌渠末端的边远乡镇和地区,开展清沟理渠工作,加快修复、改善水源条件,确保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在该地区的推广落实。的种植理念进行更新,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先进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对种植农户的培训力度。采用农户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用通俗语言与农户进行积极沟通;利用集中开班、基地观摩学习、下村入户等方式开展多维度培训;让农户熟悉的种田能手充当推广大使、讲解员,开展互动式、参与式培训,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除此之外,推广人员还应引导农户学习和使用推广网络平台,从而全面提升技术推广工作质量和效果[4]。二是着力人才引领,培植新型农业技术带头人。着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土专家等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从乡镇、县推广机构遴选科技指导员,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服务,并进行建档培育,促进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产业壮大、效益增加,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在农作物栽培推广区统一树立标明示范内容、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等信息的示范标牌,积极争取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的相关项目和资金支持,建设1~2个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基地组织现场观摩会,将基地打造成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辐射源和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的综合平台。

3.2 深化机构改革,推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首先,要完善长效的农业栽培技术推广机制。注重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加强对农技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联合科研和教育等单位,支持在编在岗农技人员参与学历和能力的提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建立有利于激励推广人员开展工作的绩效评价制度,鼓励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创建星级服务中心,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基层,争先创优。其次,要稳定配套的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政策保障,着力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允许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形式的增值服务获取合理报酬。最后,要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吸纳农资经营类企业、科研类企业等担当推广主体,激活民营主体在农技推广活动中的动力,着力打造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主体积极作为的高效推广团队,确保满足该县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3 创新推广理念,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传统的零散种植模式已经与目前农业发展要求不符,农户若按照传统模式,则无法高效开展农作物栽培工作。对此,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合理改进工作方法,重在对农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对于岳阳县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该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推广效果还有提升空间。为了促进该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高效开展,需要充分保障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理念,从而有效提高该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水平,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促进该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岳阳县农技技术推广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感闻书香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岳阳县:举行中小学生演讲、朗诵比赛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