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稻纵卷叶螟2020年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1-12-07 20:38欧阳静吴婧莲李大珍
湖北植保 2021年3期
关键词:卷叶螟中稻荆州市

欧阳静 吴 涛 吴婧莲 李大珍 张 玉

(1.公安县植保土肥站 湖北公安 434300;2.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荆州 434020;3.松滋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湖北松滋 434200)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迁飞性害虫,最近几年在荆州水稻上发生总体偏轻,仅在局部偏重发生。2020年则为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450万亩次,造成粮食产量损失0.16%。本文根据2020年荆州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分析了该虫在本区的发生特点和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今后科学防控稻纵卷叶螟,保障水稻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1 荆州市稻纵卷叶螟的2020年发生特点

1.1 迁入期早

2020年,监利市4月8日黑光灯下见蛾,蛾量为2头,是近十年来黑光灯下见蛾最早的年份,4月16日达蛾高峰,为18头。5月15日,沙市区再生稻田间出现小虫苞,比去年同期早15天。5月19日,荆州区早稻田始见零星小苞,比去年早13天左右。

1.2 为害时间长,发生程度重

6月份开始发生为害,7月份达到为害高峰,8月份虽受高温抑制,但部分生育期较迟品种受害也较严重,至9月份寒露风来临后稻纵卷叶螟蛾量才显著下降。7月上旬各县(市区)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均较大,7月9日,公安县平均亩蛾量1220头,最高1万头,是近三年同期平均的1.5倍,百蔸卵量200粒,是近3年同期平均的5倍,7月21日,田间平均百蔸小苞108个,百蔸虫量90头,卷叶率1.8%,是近3年同期平均的4.2倍。石首市7月上旬亩蛾量1500-2000头,严重田块5000头以上,其它县(市区)亩蛾量1000头以上,中稻田白叶率1-10%,最高达90%。8月上旬第四代中稻田平均亩蛾量1100头,部分田块最高亩蛾量2万头,百蔸幼虫40-250头。9月上旬第五代迟熟中稻和晚稻平均亩蛾量1000-2000头,部分田块5000头以上,百蔸虫量20-150头。9月中旬寒露风来临后稻纵卷叶螟蛾量迅速下降。

1.3 虾稻重于常规中稻

2020年,全市虾稻面积199.1万亩,占中稻面积的34%。虾稻生育期迟,肥水条件优良,长势嫩绿,分蘖期与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期相吻合,十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取食危害。7月22-23日,公安麻豪口镇沙场村、沙市区观音垱镇丫角村虾稻田稻纵卷叶螟百蔸小苞350-400个,百蔸虫量145头,部分严重田块卷叶率达80%以上。8月15-20日,沙市区观音垱镇丫角村直播虾稻田稻纵卷叶螟卷叶率达57.5%。而同期常规中稻百蔸小苞数30-125个,百蔸虫量50头以下。虾稻田百蔸小苞是常规中稻的3倍以上。

1.4 发生面积大,残留基数高

全市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450万亩次,占中稻种植面积的76.9%。由于7月份第三代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重,加上受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局部防治防治不彻底,导致残留基数高,加重下一代发生程度。

2 荆州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

2.1 迁入量大,迁入峰次多

受虫源地发生重、虫源基数高等因素影响,2020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市有较大的迁入量。4月、5月、6月迁入期黑光灯下蛾量分别为90头、136头、225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多32头、21头、41头。4-7月上旬有明显的5个迁入峰,分别是4月16-20日、5月7-11日、6月7-14日、6月24-26日、7月2-8日。峰期蛾量分别为38头、24头、82头、37头和53头。6月下旬解剖稻纵卷叶螟成虫,全为外地迁入。

2.2 气候条件有利

一是入梅早,梅雨期长,雨量大,利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2020年6月8日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梅雨期长达43天,较常年平均偏多19天;雨日30天,较常年偏多12天,梅雨期雨量604.2 mm,比历年平均多1.5倍。降雨量大,雨日多,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多频次、不间断地迁入。据1980年以来历史资料分析,除个别年份外,荆州梅雨期雨量在310 mm以上的年份,稻纵卷叶螟均大发生。二是第二、三代发生期间,雨日多、气温低,对稻纵卷叶螟产卵与孵化有利。今年6、7月雨日数分别为15天、17天,分别比去年多5天、3天,平均气温分别为25.9 ℃、26 ℃,大于33.5 ℃的极端高温分别为3天、1天,平均气温低,高温天数少,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产卵危害。8月份平均气温29.8 ℃,大于33.5 ℃的极端高温25天,雨量59.7 mm,8月份虽然高温少雨,但对稻纵卷叶螟的抑制作用并不强,虾稻田为害仍然较重。

2.3 防治效果差

一是由于气候因素,中稻大部分田块在7月21日后施药,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且虫龄偏大,防治后田间仍有一定的残虫量,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二是农民科学防控意识较差,对稻纵卷叶螟的虫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不了解,凭老经验或经销商推荐盲目用药,防治时间和药剂掌握不准,导致施药量大但防治效果一般。

3 荆州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

3.1 加强虫情监测预警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两迁”害虫之一,具有长距离、季节性迁飞、暴发性的特点,做好预测预报是防治虫害的前提条件。特别是迁入代灯光诱测要与田间蛾量、卵量调查相结合。不同地形、不同类型稻田稻纵卷叶螟发生差距较大。赛扑星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监测稻纵卷叶螟峰次较明显,2019-2020年监测结果表明,成虫高峰期与田间蛾峰基本一致,该设备监测田块蛾量越大效果越好,避免每天人工赶蛾的繁重体力劳动。

3.2 科学开展虫害防治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特别是虾稻田,要少施、早施氮肥,避免成为害虫诱集田。要健壮栽培,提高水稻抗逆性;二是药剂防治。水稻分蘖期至圆秆拔节期最易受到稻纵卷叶螟的为害,在低龄幼虫期及时防治,孕穗至抽穗期,水稻叶片老化,但在大发生年也不可忽视,确保剑叶不受为害。防治药剂在一般年份可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不属生物农药,大发生年可选用甲维·虫螨腈、康宽、虱螨脲·虫螨腈、茚虫威等化学农药,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产生。

3.3 大力推广统防统治

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时,植保部门要宣传、指导农民及水稻种植大户等开展统防统治,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减少因天气、人力等因素导致局部田块漏防,造成水稻产量损失。

3.4 持续抓好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村村通广播、现场会、短信、电视、网络、室内培训等向农民宣传和普及稻纵卷叶螟科学防控知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确保农民能及时准确获取防治知识。

猜你喜欢
卷叶螟中稻荆州市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捉迷藏比赛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