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

2021-12-07 20:38熊洪霞陈永现
湖北植保 2021年3期
关键词:丹江口市农药农产品

王 清 王 珍 成 洪 熊洪霞 陈永现

(1.丹江口市农业环境保护站 湖北丹江口 442700;2.丹江口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湖北丹江口 442700;3.丹江口市植保植检站 湖北丹江口 442700;4.丹江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丹江口 4427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极其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监管,是确保丹江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1.1 监管主体进一步明确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理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管的工作原则,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农业各部门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各乡镇对口单位、量质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通过细化和量化,层层分解到乡镇,落实到企业,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农产品种养环节组织管理体系。

1.2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配套

目前,丹江口市已初步开展了植物检疫、动物检疫、种子检测、土壤肥料化验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功能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检测项目和范围可覆盖整个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业环境检验等方面。

1.3 农业产业经营力度不断加大

(1)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近年来,丹江口市加快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订工作,积极推行模式化和图表化。全市已制定涵盖粮油、蔬菜、柑桔、茶叶、水产、畜牧等主导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

(2)加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以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和玉皇顶果园场为核心,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总面积达1466.7 hm2。

(3)继续加大产业、品种调整力度。全市柑桔等水果面积18074.5 hm2,茶园2927.3 hm2,其他园地4344.0 hm2。新建高标准桔园200 hm2、改造467 hm2,新建茶园137 hm2、改造267 hm2,新建小杂果100 hm2,使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搭配更趋合理,产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脱贫能力持续增强。

1.4 加大“二品一标”申报力度

全市申报“丹江口青虾”、“丹江口鳙鱼”、“丹江口翘嘴鲌”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抓好丹江圣和茶叶公司有机茶认证、土关垭神武道茶绿色食品认证。“二品一标”有效认证总数达到25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食品4个、地理标志产品8个),产品覆盖柑桔、茶叶、蔬菜、水产品等。

1.5 优化技术服务体系

结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技人员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结合知识更新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强化农业标准化技术和“二品一标”知识培训与普及,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质量安全意识;结合农技人员联企业、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实行“零距离”农技服务和质量监督,帮助企业和农户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实施,落实生产档案记录,规范农产品质量控制过程管理。

1.6 继续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

(1)精准施肥减量。在丹江口库区两岸柑桔作物优势区和设施蔬菜集中产区,通过农企对接推广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配合施用,化肥减一半、产量增两成;示范区推广施用有机肥1500 t,减少化肥投入30 t,实现了化肥用量减一半、生产投资省一半。

(2)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引导桔农利用畜禽粪便养殖废弃物积造施用有机肥200 hm2。

(3)调优结构减量。按照全市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多少,指导氮磷钾科学配比;遵循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区分江北弱碱性的柑桔园与江南弱酸性的茶园,完善科学施肥配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施肥带动减量。发挥柑桔、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精准施肥、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服务,集中推广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以示范作用带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1.7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重点在柑桔、水稻上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1)在柑桔上重点推广了桔园生态养鸡、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粘虫板诱杀、大实蝇食诱等。

(2)在水稻上推广运用健身栽培,深水防治二化螟越冬幼虫等农业防治方法,在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插粘虫黄板、绿板,采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防治方法,面积达100 hm2;这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减少了农药使用2~3次,减量30%以上,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实现农药减量控害零增长,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认可,效果十分明显。

(3)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用无人机对全市符合飞防条件的田块进行统防统治。如丹江口市蒿坪镇引进无人机+3D建模这种前沿技术,对该镇133.3 hm2核桃基地进行黑斑病防治;在喷洒药物的同时,操作人员利用3D建模技术记录地形。一架依照3D建模设定好路线的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近千亩的药物喷洒,还能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既高效、又环保。

1.8 指导抓好订单蔬菜基地建设

指导习家店等镇发展333.3 hm2高糖高产南瓜,指导蒿坪镇、石鼓镇引进5个辣椒新品种,发展订单辣椒333.3 hm2,发挥全市666.7 hm2订单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1.9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加大对农药经营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格农资准入管理,开展监督抽查,依法查处假劣农药、高毒、禁限用农药等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先后组织开展了“三品一标”农产品专项检查、“农资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活动,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加强检查监督,努力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在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执法车辆15台(次)、检查农资门店110家(次),发放禁限用农药公告120份,换发到期农药经营许可证20份,查扣过期农药30 kg,未发现经营国家禁用农药,取得了阶段性治理成效。

1.10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

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为抓手,对标“四个最严”,坚持“产”“管”结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扎实开展元旦、春节、五一重要节假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了节日期间农产品消费安全。元旦、五一节前共抽检蔬菜、草莓、瓜果等主要农产品36种、77批次检样,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1.11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出台了《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开展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方案》,强化督导检查。

(1)积极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农药使用情况督导检查,抽检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物。

(2)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散农户的安全用药教育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着力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行业“潜规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深入重点农产品生产单位、采取“四查四看”方式对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生产记录和农药进货、库存、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共检查生产主体10家(次),张贴国家禁限用农药公告60份。

1.12 落实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1)组织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线上网络培训。通过培训,规范了企业生产档案,完善了生产加工、检验检测、信息采集等制度,确保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管理。

(2)加大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宣传督导、检查力度,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配合,建立并健全市场准入与准出制度对接机制,落实好全市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1.13 以新老媒体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建立农药经营微信群、农产品主体经营交流QQ群,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张贴公示栏等传统媒体,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6.18食品安全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新型农民培训、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普及识假辨假、依法维权知识,提升农药经营者和农产品生产主体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的科学认识水平,引导诚信经营和放心消费。

2 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机构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属在农业、畜牧、水产以及蔬菜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都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同时,多部门分头监管还会造成监管定位模糊。近几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几家农业单位分别配备了一些检验检测设备,但由于资金限制,一方面无力配备完整的设备,无法满足检验检测所需;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一定的设备闲置和浪费,难以形成合力。

2.2 专业检测人员缺乏

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挂靠于农业部门下属各科室,专业不对口,年龄老化,青黄不接,还没有专职检测人员,检测与管理人员混用现象非常普遍,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瓶颈之一。

2.3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市还没有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各农业部门没有从事监督管理和检测的必备交通工具,监督检查和基地、市场抽样十分不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面对是各镇(办、区、处)农业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和农资经营户,点多、线长、面广,由于工作经费不足,使依法行政和监管工作均难以开展。

3 后期工作思路

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创建,是丹江口市后期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3.1 严格执行农产品核准与可追溯制度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准入与可追溯制度,加大监测监管、检验检疫力度,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我市市场。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等农产品的监督检测,围绕“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针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开展监督抽检,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3.2 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以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全面实行基层农技人员的责任区质量监管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大户联系服务工作制,努力建立起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强化检测人员培训,对现有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进行短期强化培训,让其迅速熟练各项仪器的操作,为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3 积极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维护社会公共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积极争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所需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为产品检测和人员培训等提供了基本的经费保障。

3.4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工作

按照“清洁化种植、清洁化养殖,减化肥、减农药”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着力改善农产品生产的环境基础,打造丹江口库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3.5 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

按照农时季节,抓好春秋播农资管理。推行农资配送和诚信经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台帐制度,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劣质化肥和违禁农药等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者守法生产,切实把好农兽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生产源头安全。

3.6 进一步加大宣传执法力度

利用各类媒体,结合“12.4法制宣传日”和农技培训,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促进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担当,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放心消费;同时,加强部门横向联系配合,农业执法部门应加强同工商、公安、质监、食药等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猜你喜欢
丹江口市农药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丹江口市:公开选拔名师后备人才
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丹江口市动物防疫职业化改革的做法及成效浅谈